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通过不同pH、糖浓度、酒精度对黑米色素和葡萄皮色素及复配色素在不同条件下花色苷稳定性研究。比较了两种色素的稳定性差异,除了在酸性环境条件下(pH值3~5)葡萄皮色素的稳定性高于黑米色素外。其他在不同糖浓度条件下,黑米色素稳定性高于葡萄皮色素,它们的稳定性与糖浓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乙醇浓度条件下,黑米色素稳定性也高于葡萄皮色素。复配色素在(乙醇浓度15%、pH3.0)和(糖度10%、pH3.0)条件下稳定性随着黑米色素成分的增加而上升。因而黑米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相对葡萄皮色素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该文综述了湖南省刺葡萄种质资源的加工与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刺葡萄籽、刺葡萄皮中的色素、刺葡萄酒及刺葡萄汁的加工工艺与利用状况。为刺葡萄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以利于刺葡萄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葡萄皮单宁的分子量和聚合度,选取青霉(Penicillium sp.)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微生物菌株对葡萄皮单宁进行生物降解。以儿茶素的生成量和转化率为指标,分析碳源、氮源、时间、温度、pH和诱导培养基中单宁质量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碳源和氮源有利于青霉和米曲霉菌株的生长;时间为葡萄皮单宁降解得到不同中间产物的关键参数;温度、pH和葡萄皮单宁的质量浓度对菌株活性和降解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青霉对葡萄皮单宁的降解效果好于米曲霉。青霉最佳降解条件:培养时间24 h,温度28℃,pH6.5,单宁质量浓度12.5 g/L,儿茶素最大生成质量浓度0.32 mg/mL,转化率52.3%;米曲霉最佳降解条件:培养时间36 h,温度28℃,pH 6.5,单宁质量浓度10.0 g/L,儿茶素最大生成质量浓度0.16 mg/mL,转化率32.2%。因此,可通过生物降解法调控葡萄皮单宁的化学组成,适当降低单宁的分子量和聚合度。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葡萄皮渣为原料,通过研究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对皮渣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影响,来筛选适宜葡萄皮渣固态发酵的菌种。结果表明:单一菌种中白腐真菌的处理发酵效果较好,其腐殖酸含量、全氮含量最高;复合菌种中白腐真菌、白地霉、黑曲霉的复合处理腐殖酸含量、全氮、全磷含量均最高,且全氮、全磷含量高于单一菌种处理。综合考虑可用白腐真菌、白地霉、黑曲霉的组合来作为发酵葡萄皮渣生产有机肥的菌剂。  相似文献   

5.
天然食用色素中具有醌类结构的不多,常用的主要有茜草色素、紫草色素、牛舌草色素、酸枣色素、紫胶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等,概述了这几种醌类色素的特性,综述了近几年醌类色素的提取和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接种量对葡萄皮渣发酵制有机肥过程中的腐殖酸、全氮以及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接种量为20%的物料培养基中,腐殖酸含量、全磷含量最高,全氮含量较高,是发酵有机肥料的最佳接种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天然并兼有生理功能的食用着色剂(也称色素)备受推崇。随着食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加之天然色素比人工合成色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该产业发展颇具潜力。目前,全世界食用色素的销售额每年约9.4亿美元,除去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约占5.4亿美元。而且随着消费者天然色素在市场上的份额还会大  相似文献   

8.
天然食用色素中具有醌类结构的不多,常用的主要有茜草色素、紫草色素、牛舌草色素、酸枣色素、紫胶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等,概述了这几种醌类色素的特性,综述了近几年醌类色素的提取和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辣椒色素     
《技术与市场》2003,(6):26-26
色素使食品更加诱人,色素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而常用食品色素包括两大类: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由于合成色素价兼,因而长期用于食品工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合成色素在体内传输代谢过程中会对人类造成致畸、致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市场》2007,(1):4-5
食用色素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曾一度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食品色素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提高,发现有的合成色素存在着无营养价值,化学毒性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以及在合成过程中还可能被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等缺陷.因此,目前世界上合成色素的使用量不断减少,甚至有些国家已完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色素.而安全性好,且有一定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的天然色素又重新获得重视,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国外对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很快,早在1975年,日本国内的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就已超过合成色素.美国目前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化学合成色素的5倍.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国内近年来天然色素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食用色素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已达20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万吨,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是国内日前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可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也增加了食品的嗜好性和促进人们的食欲.  相似文献   

11.
为将榛子壳棕色素能作为功能性色素应用,以榛子壳二次纯化色素、一次纯化色素和未纯化色素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并对二次纯化色素进行初步定性分析。以·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为指标,研究3种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考察3种色素对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抑菌活性及测定了3种菌株大肠杆菌、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采用特征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对榛子壳二次纯化色素进行了初步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色素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二次纯化色素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一次纯化色素及未纯化色素;二次纯化色素对黑曲霉、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30和15mg/mL;一次纯化色素对黑曲霉及大肠杆菌表现出抑菌活性,MIC分别为30、15mg/mL,未纯化色素对供试菌株无抑菌作用。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榛子壳棕色素含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发现食品中大量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有些国家已开始禁用合成食用色素。不少国家再次把注意力从合成色素转移到天然色素的研究上来。为满足食品工业对红色食用天然色素的需要,我们对西双版纳的一种热带红色食用色素植物——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色素的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 胭脂树,也叫红木,原产热带美洲,  相似文献   

13.
紫胶中含有溶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两类色素,可溶于水的色素叫紫胶色素。以往提制紫胶色素的方法,工艺较烦,用水量较大,操作费工费时,而且洗水和杂质带走部分色素,使得率难于提高。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为把虫胶工业尽快地搞上去,我们于1975年7月对提制色素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找到了从虫尸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原胶中的色素绝大部分在胶虫的尸体中,而虫尸只占原胶重的1/10—1/5。从原胶中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着眼于味、香,而且着眼于色、美。因此,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往往含有一些有碍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而渐渐被人唾弃;天然色素来源于植物,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多营养、有特殊风味,且大多数植物色素兼有药效,故为人们所崇尚。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学》2021,57(3)
【目的】分析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探究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为充分利用巴里黄檀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同类红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巴里黄檀木制品加工废料(刨花)中提取色素,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MS)法分离鉴定色素成分,对色素主要成分进行定量;探究p H、金属离子、温度和紫外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分析色素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中鉴定出荭草素、葛根素、牡荆素、异鼠李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高车前素、白杨素、黄豆黄素、蓟黄素、樱花素、柚皮苷、染料木素、锦葵素、香叶木素、美迪紫檀素、芒柄花黄素、高丽槐素和6-羟基黄酮共19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芒柄花黄素相对含量为2.27%;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差,p H9后溶液出现沉淀;K~+、Na~+、Ba~(2+)、Ca~(2+)、Mg~(2+)对色素几乎无影响,Al~(3+)对色素有增色作用,Gr~(6+)、Cu~(2+)、Fe~(3+)使色素产生沉淀,破坏作用较大;色素高温加热2 h内稳定性较好,长时间高温加热对色素有增色作用;紫外光照射对色素有缓慢增色作用;色素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能力。【结论】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为黄酮类色素;色素在酸性至中性环境下较为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Gr~(6+)、Cu~(2+)、Fe~(3+)存在时不稳定,长时间高温加热和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色素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色素作为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天然色素色泽自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所以合成色素渐渐被天然色素取代。坚果果壳作为剩余物,往往作为废弃物,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经研究发现,坚果果壳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可以提取出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被应用于奶制品、糕点等食品中,从而做到废弃物的高价值利用。国内在坚果果壳色素的纯化和结构解析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进展,其中包括膜分离、柱层析、溶剂分离的纯化方法,以及化学、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探究坚果果壳色素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木本植物食用色素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镜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42-47,32
食用色素系食品和医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添加剂,而合成食用色素因在人体内的累积中毒、致癌等严重毒性而被限量或禁止使用,因此开发无毒和无副作用的植物天然色素已成为食用色素开发的主流。本文回顾了木本植物的抗氧化、抗癌、抗辐射、预防疾病等多种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以及我国近年木本植物天然色素资源的研究成果,并对木本植物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的优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红枫鲜叶片中Cy3G、Pn3G、Mv、Cy、Pn和Cy3G5G等6种色素。其中Cy3G和色素1是红枫鲜叶片中两种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均超过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25%以上,分别占总含量的38.48%和27.3%,鲜叶片中实际含量分别为2.502mg/g和1.775mg/g。除色素1外,较大含量的色素还有色素2(保留时间为18.343min)和色素3(保留时间为17.463min),分别占总含量的6.32%和5.59%,它们可能在红枫叶片呈色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未知色素的结构和含量需要进一步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红松松籽壳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松松籽壳是红松种子的外种皮,在红松松籽壳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试验以红松松籽壳色素为对象,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松籽壳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耐光性和耐热性强,在pH为6-14范围内稳定。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氯化钠的加入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氧化剂、还原剂及苯甲酸钠不利于保持色素稳定性。金属离子K+、Na+、Ca^2+、Mg^2+、Zn^2+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Al^3+、Cu^2+和Fe^2+则对该色素有显著破坏作用。红松松籽壳色素是一种潜在的天然着色剂和理想的食用色素来源。  相似文献   

20.
坚果果壳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果果壳色素是一类天然色素,具有安全性和功能性两大特点。对坚果果壳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以及功能性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坚果果壳色素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