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中国的生态农业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理论思维,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四性”,即综合性、适应性、高效性、持续性;将其技术内涵概括为“三体系”,即突出第一性生产体系,优化物质循环转化体系和改善人为调节体系,并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十种”生态农业主要技术类型。我国生态农业试点建设成就已初步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找到了农业持续发展重要途径,生态农业正在实现由部门性科研活动向社会性产业实践的转变;预言九十年代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必将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会出现“十个方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可按照生物组织层次分为:在景观层次,以农业土地利用布局为核心的景观模式; 在生态系统层次,以农业生态系统组分能物流连结为核心的循环模式; 在群落层次,以生物种群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立体模式; 在种群层次,以食物链关系设计为核心的食物链模式; 在个体与基因层次上,以动植物品种选择为核心的物种与品种搭配模式.处于上一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可以与向下各个层次的模式套叠,形成复合模式.生态农业基本类型属于基础分类,不排斥其他根据方便利用、容易理解的其他分类方式.这种基本类型的区分有利于认定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有利于模式改进、模式筛选和推广、模式标准制定及模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山西省生态脆弱性的控制影响因素和基础影响因素,计算了山西省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标值,并结合农业经济指标将山西省分成5个生态农业经济类型区,指出生态农业经济分区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生态农业吸收了西方生态农业的优点,又符合中国国情,因此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生态农业一直徘徊在小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层面上。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许多地区依靠当地优势资源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分为整体协调、调整结构、科技教育、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品牌经营、健康产品、农林复合和生态旅游十大类型。通过对这十种类型进行分析,本文提出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需要注意五个问题,即:克服小农经营障碍、杜绝照搬欧美模式、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加速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针对这五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意在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心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南靖县坑内小流域作为单元区域,通过对区域调查,总结出林、果、竹、草综合治理后的区域生态农业成果,根据SD139—85水利经济计算规范分析了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此区域有较明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可操作性,是值得推广的区域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确立了适合山东不同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主导产业,并提出符合各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8.
根据农业部在80年代两次组织评选出的全国24个优质梨产地的生态资料,用微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汉字dBASE III 建立数据库,统计出我国优势梨的品种构成比例,产地分布区域及其适宜的生态指标,并分析了这些优质梨主栽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能,为我国今后大力推广优质梨品种,实现良种区域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中溴和碘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世汉  邢光熹 《土壤》1996,28(1):21-23,33
  相似文献   

10.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以杭州市浮山综合生态场为例,介绍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分析了该场沼气工程的设计和系统结构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1983~1993年该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总孔隙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针阔人天混交林。土壤容重为:针阔人天混交林〉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0~40cm土层饱和蓄水量落叶松人工林最大,为2326.24t/hm^2;天然次生林较好,为2258.6t/hm^2;红松人工林次之,为2252.29t/hm^2;针阔人天混交林最差。为1851.11t/hm^2.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量最好,为136.63t/hm^2;针阔人天混交林较好,为56.08t/hm^2;红松人工林次之,为54.29t/hm^2;天然次生林最差,为40.1t/hm^2。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落叶松人工林(2462.87t/hm^2)〉红松人工林(2306.58t/hm^2)〉天然次生林(2298.87t/hm^2)〉针阔人天混交林(1907.19t/hm^2)。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现场勘查等工作手段,分析了宝鸡渭河北岸黄土塬边滑坡的基本类型、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宝鸡渭北黄土塬边滑坡主要受地质构造、河流侧蚀、地层岩性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分布在渭河北岸、千河西岸、金陵河东岸、长寿沟等黄土台塬塬边斜坡地带,呈现不均衡性、成群成带性以及同一地点继发性与递进性等特点,滑坡发育分布密度最高可达96.8%。此外,滑坡类型主要有黄土层内滑坡、黄土接触面滑坡、黄土切层滑坡三种类型,以黄土切层滑坡最为发育,占渭北塬区滑坡的80%以上,这类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阶地黏土层、三趾马红土层和三门组黏土层中或其表面,滑坡规模巨大,威胁严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工程堆积体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及易氧化有机碳(EOC)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别设置乔木、灌木、草地和裸地这4种类型样地,分层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 cm的土壤并测定其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之间SO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乔木、灌木、草地和裸地下SOC均值依次为45.73,41.81,34.75,21.11 g/kg,植被恢复显著提升SOC含量,且表层土壤提升效果优于深层土壤。(2)乔木和灌木下土壤碳库活度(活性有机碳与非活性有机碳之比)显著高于草地,乔木、灌木下SOC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3)全氮(TN)、全磷(TP)、水解氮(HN)与SOC、EO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SOC的提升起主要作用。因此,混种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有利于SOC的提升和积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江平原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和分布,探讨了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沟渠系统虽然都是在湿地的基础上开挖而成,但是分散于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及其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湿地开垦为农田利于沟渠各层沉积物DOC的累积,水田和旱田相比,旱田更有利于沟渠各层沉积物DOC的累积;沟渠沉积物DOC垂直分布随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穿过型沟渠和边界沟渠相比,边界沟渠沉积物DOC垂直分布显示出更强的沉积特点。挖沟排水和土地开垦耕作,不仅导致大量DOC向沟渠迁移并沉积在沟渠中,而且最终导致不同沟渠沉积物中DOC的含量和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汤松波  习丹  任文丹  旷远文 《土壤》2018,50(1):122-130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和动态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南亚热带鹤山6种不同植被类型(灌草、马尾松林、桉树林、乡土树林、马占相思林、季风常绿阔叶林)SOC干湿季、空间(0~10,10~20,20~40 cm)变化特征、土壤惰性指数及其与土壤有效氮(TAN)的关系研究表明:(1)6种植被中,干季SOC含量显著高于湿季,SOC含量随土层深度降低,马占相思林SOC含量最高,马尾松林和灌草最低;(2)6种植被SOC储量在0~10 cm土层所占比例最高,占0~40 cm土层SOC含量40%以上;(3)土壤惰性指数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常绿阔叶林、乡土树林和马占相思林烷基碳和ROC惰性指数高于桉树林和马尾松林,揭示这3种植被SOC具有更高稳定性;(4)SOC与土壤TA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揭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选择豆科植物,辅以乡土树种营造常绿阔叶林,有利于提高森林潜在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研究了重庆市长寿区代家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坡位坡耕地的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含量要远低于有林地,坡耕地和果园的速效养分要远远大于疏林地、荒草地、桑园及有林地的速效养分,果园-疏林地-有林地及有林地-桑园-坡耕地.这两种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坡面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同坡位上,土壤养分含量也不同,TP含量虽然在各个坡位中有一定差异,但只在坡顶相差很大,坡中和坡脚的含量不大.坡耕地的速效K含量要远远高于果园和有林地,果园和有林地的速效K含量相差不大.坡面土壤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与坡位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needs information about sustainable use of the lan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ifferent field types 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Central Spanish Pyrenees (flat fields, four different terrace fields, sloping field and shifting agriculture) related to different geoecological variables: slope, exposition, altitude, distance to the villages, rainfall (intensity and volume), lithology and demographic pressure. Agricultural land patterns were mapped in five valleys in the Central Pyrenees from aerial photographs (1957). These maps were digitised and implemented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n a scale 1:50,000. We determin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eoecological variabl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agricultural patterns at local and regional valley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area occupied a large extension, despite physical environment limitations, extending even in marginal slopes, with little agricultural skills, creating a complex landscape with different field patterns. At the local scale (valley), slope and distance are the more influence variables to expla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field types. At the regional scale, in the Western valleys, sloping fields and shifting agriculture predominate, while terraces dominate in the Eastern valleys. Distance to the village and rainfall intensity is the more determinant factor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各粒径砾石含量大多服从正态分布,且山区和平原丘陵区之间的砾石总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重力分选作用明显,且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加,分选程度增大。在室内进行工程堆积体下垫面设计时,山区堆积体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50%~60%,其中,细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20%~30%,中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10%~15%,粗粒砾石和巨粒砾石含量宜设置为10%,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3∶1.5;平原丘陵区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15%~20%,其中细粒砾石、中粒砾石、粗粒砾石、巨粒砾石含量分别宜设置为5%~10%,3%~7%,2%~5%,2%~3%,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5∶2.5。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唯独我国的沙漠分布在温带。根据有关文献和1994年我国沙漠化普查资料,介绍国内外现代干旱和沙漠化现状,分析青藏高原隆升、末次大冰期、水土资源分布、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干旱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形成和分布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建议要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节水林牧业和依法治沙,彻底改变“三北”地区的干旱荒漠面貌。  相似文献   

20.
在广泛收集乌冈栎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常用的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结合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水热综合指数(S)、年均生物温度(BT)、可蒸散量(PET)和年均可能蒸发量率(PER),以及单一的气象因子一月均温(TM-Jan)、七月均温(TM-Jul)、最高温(TMax)、最低温(TMin)、年均温(TM-A)、年均降水量(PM)等,对乌冈栎在东亚地区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冈栎在中国地理分布在23°-34°N、100°-120°E,日本分布在26°-37°N、128°-140°E,均属于亚热带分布。气候环境指数研究的结果表明乌冈栎各项指数平均值均较低,与亚热带分布的青冈的指数接近,因此其性质为亚热带耐寒树种。通过热量曲线的比较,反映了中日两国乌冈栎分布范围的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乌冈栎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并将其分布区划分为5类,包括:日本区(A)、中国华东区(B)中国西南部区(C)、中国西北部区(D)和中国南部区(E)。最后建立了乌冈栎生物地理模型,对预测该物种的分布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