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16-17418
[目的]研究建立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空白无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衡施肥-1处理;平衡施肥-2处理;平衡施肥-1+油莱秸秆(3000kg/hm^2)处理。其中,CK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P2O5:K2O=180kg/hm。:75kg/hm^2:0,全部肥料作基肥,不追肥;平衡施肥-1处理氮磷钾肥用量为N:P2O5:K2O=180kg/hm^2:60kg/hm^2:90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0%:30%:20%分3次施用;平衡施肥-2处理氮磷钾施肥量同平衡施肥-1,但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0%:30%:30%分3次施用;油菜秸秆(有机肥)作基肥,所有施肥处理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结果]总体上,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生物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结论]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氮肥运筹方法不当,仍是目前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的施用上,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同时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减轻氮肥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杂交中稻品种——中浙优1号在一定磷钾肥施用水平下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合理施氮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测定不同施氯量的中浙优1号生物学性状(株高、有效穗数、成穗率、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稻谷氮含量),同时计算理论产量?[结果]水稻最高茎蘖数有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氮肥用量对生育进程及茎蘖数日均增量、总穗粒数、茎孽成穗率等影响不大,但结实率、稻谷氮含量有随氮肥用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而千粒重则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表现负相关。[结论]施P2O8;45kg/hm^2.K2O9kg/hm^2情况下施氮135kg/hm^2产量最高,达7613.25kg/hm^2.在类似肥力类型土壤上以氮磷钾比为1.00:0.33:0.67,其中氮肥的45%作基肥、20%作分蘖肥、35%作穗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水稻生长动态和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论据。设计不同施肥组合观测水稻的生长动态和穗粒结构。不同施肥处理对总茎蘖数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峰苗数随氮肥的增加而快速增加,随磷肥的增加呈直线下降,钾肥与高峰苗数为非线性关系,叶面积系数与施氮量几乎呈直线关系,氮、磷、钾科学搭配可以取得理想的生长状态。氮肥对提高有效穗数是最重要的。在氮、钾肥一定的前提下,产量随着P2O5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在氮磷肥施用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产量随着K2O的增加而增加。N=232.50 kg/hm2、P2O5=75.00 kg/hm2、K2O=150.00 kg/hm2是科学合理的组合。  相似文献   

4.
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士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563.18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肥用量是N 134.39kg/hm^2,P2O5 26.67kg/hm^2,K2O 74.19kg/hm^2,N、P2O5、K2O比例1:0.2:0.55。同时,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的增产和效益作用中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史大于磷肥。研究结果为水稻合理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中低产沙泥田氮磷钾肥推荐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中低产沙泥田上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3414”小区试验,初步获得了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施肥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建议同类中低产田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为:145.3kg/hm^2、53.7kg/hm^2和113.0kg/hm^2,比例为:1∶0.37∶0.78;在沙泥田上施用氮肥和钾肥要“少量多次”,以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半干旱地区绿豆氮、磷、钾施用量,筛选出绿豆高产、优质施肥模型。[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法,分析氮、磷、钾产量效应,比较氮、磷、钾肥交互作用对绿豆产量效应,建立氮、磷和钾肥与产量的效应方程,确定绿豆最佳施肥量。[结果]氮肥、磷肥、钾肥的平衡施用能明显提高绿豆产量,3种肥料对绿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磷肥钾肥氮肥。氮肥、磷肥、钾肥的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25.63、77.42和33.36 kg/hm~2。[结论]"绿丰5号"最佳经济施肥比例为N∶P_2O_5∶K_2O=1∶3.03∶1.30。  相似文献   

7.
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银川平原白菜茬种植水稻的氮磷肥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是水稻产量构成的主要影响因子,施氮肥在株高、穗长、穗粒数、穴穗数等各项生育指标方面都有显著增长,但高氮肥力及生育后期连续阴雨天使成穗率和千粒重低,实际产量受影响.单施磷肥赔本,单施高量氮肥净收益也不高,应实行氮磷配合,并适量施肥,水稻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1.6kg/666.67m2,施磷量为3.64kg/666.67m2;最大利润施氮量为11.2kg/666.67m2,施磷量为3.17kg/666.67m2.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银川平原白菜茬种植水稻的氮磷肥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是水稻产量构成的主要影响因子,施氮肥在株高、穗长、穗粒数、穴穗数等各项生育指标方面都有显著增长,但高氮肥力及生育后期连续阴雨天使成穗率和千粒重低,实际产量受影响。单施磷肥赔本,单施高量氮肥净收益也不高,应实行氮磷配合,并适量施肥,水稻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1.6kg/666.67m^2,施磷量为3.64kg/666.67m^2;最大利润施氮量为11.2kg/666.67m^2,施磷量为3.17kg/66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不断完善张家港市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在沿江潮土上进行了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是氮肥>钾肥>磷肥,增产率分别为33.44%、5.41%、0.51%。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增穗增粒明显,磷肥主要是增粒,钾肥主要是增穗、增粒效果差于氮肥和磷肥。水稻产量达7359kg/hm2时,每100kg产量平均需吸收N肥1.67kg、P2O50.89kg、K2O3.19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乏时,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K2O>N>P2O5,每1hm2土壤供N量71.2kg、P2O554.3kg、K2O218.1kg。在施肥缺素时,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碱解氮平均为0.41、速效磷0.98、速效钾1.17。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率N>K2O>P2O5,尿素N吸收率平均19.06%,过磷酸钙P2O5吸收率平均12.46%,氯化钾K2O吸收率平均14.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为天9号的最佳氮、磷、钾、锌施肥配比。[方法]以为天9号为供试品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为天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是影响为天9号产量和米质的最大控制因素,最佳施肥组合为N2P3K3Zn3,即氮、磷、钾、锌肥用量分别为195、150、150、15 kg/hm2,可获得9 750 kg/hm2以上的高产。[结论]为天9号高产优质的施肥原则为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微量补充锌肥。  相似文献   

12.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建立水稻施肥的数学模型,为水稻的肥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对水稻品种黔南优2058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肥的影响相当。氮磷、氮钾、磷钾存在互作效应,合理配施氮磷钾,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超过最佳施肥水平,水稻产量下降。氮磷钾互作效应在0~1时增产效果明显。经模拟寻优,在该试验条件下,黔南优2058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216.75~263.85 kg/hm2,磷肥92.55~118.20 kg/hm2,钾肥151.35~202.20kg/hm2,这时水稻产量高于8 796.00 kg/hm2的可能性为95%。[结论]以该研究建立的优化施肥方案为参考,结合不同产区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江山市水稻配方施肥对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江山市水稻种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二优培9为供试品种,氮、磷、钾肥各设4个水平、18个组合处理,检测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施氮肥180.0 kg/hm2的组合处理平均产量最高,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没有氮明显,钾肥的施用量越高产量越高。产量最高的组合处理为氮(N)180.0kg/hm2、磷(P2O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产量为9 271.5 kg/hm2。[结论]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最佳施肥配方推荐量为:氮(N)180.0 kg/hm2、磷(P2O5)52.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潜江市平原河网区水稻的养分利用效率。[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习惯施肥和配方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肥料投入、养分表观协同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水稻籽粒和茎叶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3者配施时肥料的表观利用率最高;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能提高肥料的农学效率、肥料养分利用率,并能促进氮的吸收,可增产3.45%,增收944.2元/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熟制高产晚稻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推荐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水稻高产区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研究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高肥力地区施肥效果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增产,经济效益显著,而不合理施肥则经济效益极低甚至亏损。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晚稻最高施肥量为N249.9kg/hm^2、P2O5 62.2ks/hm^2、K2O 128.7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89.2kg/hm^2、P2O5 55.2kg/hm^2和K2O 101.1kg/hm^2。[结论]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是水稻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中,以杂交中稻两优培九为材料,设4种土壤水势(淹水、0、-30和-60 kPa)和5种氮肥水平(0、1.5、2、2.5和3.0 g/盆),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水势与氮肥水平对水稻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不施氮时,各水分处理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为1.5 g/盆时,0 kPa水势下水稻产量最高。其他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均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应土壤水势下增施氮肥可增加水稻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各部分干重,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增加产量。但施氮量过多,则造成水分胁迫,不利于增产。[结论]水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梁平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重庆市梁平县水稻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优527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拟合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水稻的推荐施肥量。[结果]水稻有效穗数、株高随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实率随施P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磷钾肥对千粒重没有明显的影响。施氮(N197.0kg/hm2)水稻增产1133.0kg/hm2,增加纯收入1311元/hm2;施磷(P2O577.0kg/hm2)增产1024kg/hm2,增加纯收入2807元/hm2;施钾(K2O77.0kg/hm2)增产432.0kg/hm2,增加纯收入495元/hm2。[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施磷效果最好,氮肥次之,钾肥有一定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N)、磷(P2O5)、钾(K2O)肥最高产量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72.5、82.5和75.0kg/hm2,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42.5、67.5和60.0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在氮肥基础上磷、硅及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丰两优1号、Ⅱ优838、丰两优4号、Y两优2号和Ⅱ优52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硅及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硅可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千粒重,施磷可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有效穗。与对照相比,磷硅互作可提高水稻产量,Y两优2号和Ⅱ优52这2个品种的产量增幅最大,分别达10.06%和10.90%。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磷硅互作处理下明显高于单施磷肥或单施硅肥。[结论]试验结果为优质高产水稻的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秸秆全量还田替代磷钾肥量。[方法]以常规化肥用量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替代不同比例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条件下,常规化肥施用水稻产量较秸秆不还田处理降低2.0%。各处理以秸秆还田替代30%磷钾肥处理最高,且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秸秆还田替代30%磷钾肥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产值增加0.6%,纯收入增加1.2%。[结论]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以秸秆还田替代30%磷钾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