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振英 《作物杂志》1995,11(4):23-24
大豆穴播栽培技术邱振英(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齐齐哈尔市161041)1990~1992年连续三年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应用等距穴播栽培技术,平均大豆公顷产量3066.5公斤,最高达3544.5公斤,比对照增产13.5%~45.1%。试验在所...  相似文献   

2.
吕明春 《作物杂志》1991,7(4):23-23
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博兴县进行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1988年全县11.1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57.3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增55.9公斤,其中3.12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8.1公斤;1989年又夺得了15.3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48.3公斤的丰收,其中有4.15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4.3公斤。其栽培技术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1984~1988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腹心地带宝清县,进行了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化探讨。5年中,种植面积由600亩,逐渐扩大到20万亩;最低亩产170多公斤,最高亩产302公斤;总增产大豆2575万公斤,增益1777万元。通过连续科研实践,大面积示范和生产验证,初步明确了宝清县一带春大豆生产,每亩稳产170公斤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吉林地区大豆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我们于1981~1984在吉林省沿江河淤土地区的永吉县乌拉街乡,进行千亩以上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获得平均亩产159~164公斤,比该乡历年平均亩产90~110公斤增产45~50%,1984年永吉县推广该项增产技术15万余亩,平均亩产154公斤,比当年全县大豆平均产量125公斤增产23.2%。  相似文献   

5.
大豆窄行密植是美国大豆专家 RLCooper教授研究成功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一般可增产 23%~ 25%,每公顷最高产量可达到 4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6.
许恺  许占国 《种子科技》2008,26(2):62-63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2006—2007年,结合我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我们在贾镇进行了万亩多抗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攻关示范,品种为聊麦18号。经过专家组测产验收,优质高效示范田1.5万亩,平均亩穗数33.3万穗,穗均粒数44.2粒,千粒重47g,平均亩产520.0kg,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亩产380.7kg增产139.3kg,增产36.6%。  相似文献   

7.
陈钢  栗雨勤  秦建国 《种子》2001,(4):21-22,25
对优质蛋白玉米鲁单207等品种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鲁单207的抗旱性优于对照冀单29,抗旱指数为1.13,旱处理产量结果,鲁单207平均公顷产6688.5kg,比对照冀单29增产7.6%。水处理结果,鲁单207平均公顷产8673.5kg,比对照增产2.6%。大田试验结果,鲁单207平均公顷产7099.5kg,比对照冀单29增产9.2%。  相似文献   

8.
姜晔 《种子世界》2007,(6):39-39
黑河19大豆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秆强、喜肥水、不炸荚、适应性广,一般产量2488~2861kg/hm^2,增产幅度10.02%~13.90%,高产攻关或窄行密植可达3750kg/hm^2,2002~2004连续3年累计推广面积81万hm^2,增产大豆2.2亿kg。  相似文献   

9.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0~250kg,较常规垄作平均增产15%~20%。199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开始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15-15
该品种是以优质品种“黑皮蔸”为母本,多父本自然杂交,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苎麻新品种。其特点是:1.原麻产量商,平均亩产150—200公斤,高产可达2150公斤以上,比目前当家品种“芦竹青”增产10%以上,在丘陵山区可增产20%-30%;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农科院于2004年初承担了辽宁省财政厅下达的"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通过2004-2006年3年的项目实施,推广种植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43、辽单136、辽单565等合计113.3万公顷,优质大豆新品种辽豆14号、辽豆15号、辽豆16号等合计21.3万公顷,同时推广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促进优质玉米、大豆良种产业化发展,提高我省玉米、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带动玉米、大豆产业化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通过一年的实施,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9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与河南浚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一个坚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农业部定为“八五”国家重点扩繁品种。1990-1991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29.5公斤,比对照种橡玉1、5号亩增产687公斤,为14.9%,居首位。在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中。1991年早熟组预试平均亩产581.8公斤,比掖单2号亩增产105.8公斤,为22.2%,居首位;1992-1993中熟区试中,晋、鲁、豫、皖、苏5省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掖单2号增产68.8公斤,为15.4%,居首位。1993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3.
《种业导刊》2012,(11):45-45
日前在河南省永城市召开了院市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现场会,由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郑59”等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通过示范项目实施,高产创建区(万亩)平均每667m2产量达218.9公斤,打破河南了省夏大豆连片(万亩)种植高产纪录,较非试验区每667m2产量增14.1%。特别是大豆芝麻高产高效套种问作取得新突破,比单独种植大豆可提高六成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2,(11):45-45
近日,从豫南水稻产区信阳连连传来佳讯:一是省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取得成效,预计粳稻年推广面积可达13.33万公顷(200万亩)以上,平均每667m2比籼稻增产稻谷50公斤以上;二是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实施的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高产示范项目测产结果喜人,机插秧示范方(百亩)每667m2平均产量781.8公斤,人工栽插高产攻关示范方(百亩)每667m2产量达826.5公斤。  相似文献   

15.
在淄博市的气候和土壤肥力条件下,从1987~1990年连续3年在水浇平原区开展了“10万亩吨粮田综合技术开发研究”,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的种植制度,组配了以改革种植规格为主要内容,以夏玉米增产为突破口的改、换、稀、密、配”5项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并大面积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我市地处山东省的中部。年平均气温在12.2~13.1℃,年降雨量575.6~679.0毫米,年日照2460.9~2813.5小时。粮田面积24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占71.6%,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种植面积占86.7%,是全省有名的精种高产区之一。1987~1990年率先在全市水浇平原区开展了“10万亩吨粮田综合技术开发研究”课题,每年开发面积12.2521万亩,第一年度平均亩产973.7公斤,第二年度平均亩产1022.3公斤,第三年度平均亩产1060.4公斤,分别比开发前3年亩增204.9公斤,253.5公斤、291.6公斤。并于1989年在桓台县唐山镇建成了江北第一个吨粮镇,1990年在桓台县建成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县,现将主要配套栽培技术与研究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常盼盼 《种子世界》2021,(12):0006-0008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种作物。我国大豆种植的历史悠久,东北、华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为保证大豆种植的高产高收,必须重视大豆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培育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解决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大豆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覃德斌 《种子》1999,(1):76-77
为了加快我区杂交水稻发展的步伐.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我区杂交水稻的市场竟争力.从1995年起到1997年.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攻关时作.进行了2000多公顷高产制种示范竞赛.共有20个项目县(市)参加.其中每点超高产试验6.7公顷以上.高产示范33公顷以上.经过三年的实施.普遍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1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竞赛成绩喜人,效益突出超高产试验三年实施而积3H公顷.主要是博优、枝优、特优、金优系列组合.平均产达到5930切从l。。’,总产13O多万kg。比1995年增产593、。而上高产示范三年…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栽培技术在生产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高产、优质是大豆科研工作者育种奋斗的目标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同时,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是保证大豆能够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播期与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并对我国今后大豆产业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世浙 《种子》1999,(2):78-78
红富糯系我所用丽糯作母本与成糯24作父本杂交、于I99O年育成的超高产、优质粳型白糯新品种。ig93年推荐参加省区试,其代号为9-4,平均公顷产567Okg,比对照类幅糯增产3O8%一名列第一。在八个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增产的有7个点.均大干8%以上.其中六个《达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994年平均公顷产5955kg,比对照增产ZI.2%,亦居首位,7个试点增产的有6个点,均达8%以上。因表现突出,1994年提前进入全省生产示范。在贵州省遵义、黔东南、黔南三地区生产示范结果,均比对照显著增产一分别为141%、26.5%、345%;1995年在贵州省遵…  相似文献   

20.
棉花株型栽培的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株型栽培的形态指标为,株体矮化30%左右,群体密度提高20%以上;形态特点是株矮、枝短、叶小、叶厚、铃大;增产机理表现为群休早发早熟效应、铃位内移效应、抗逆效应和产量结构效应。株型栽培技术的核心是以地膜、优种为基础,通过化学生长调节剂(DPC)和农业措施(水、肥、中耕等)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将棉花生长形态调控为理想的群体株型。一般缩节安(DPC)调控强度为每公顷施量90~120克,分3~4次喷施;灌水和追肥时间适当提早,每公顷施纯氮150~225公斤,并要与磷钾肥平衡施用。经1992~1994年在山西、山东、江苏等地试验示范,在公顷增产皮棉168~354公斤,平均增产300公斤左右,增产率为9.2%~2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