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概述了枣品种选育成果和杂交育种基础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品种选育主要回顾了实生选种及其成果;杂交育种重点阐述了授粉生物学、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胚败育机理和胚培养等基础进展;同时对雄性不育种质鉴定,实生后代性状遗传规律,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实生后代进行杂种鉴别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枣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枣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育种实践证明,用早熟品种梨做亲本,在某些组合中常常遇到杂种胚发育不全或出苗率低等问题。应用种胚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在发育早期可能败育的杂种后代,形成杂种植株。早在三十年代,用胚培养技术获得桃、樱桃等  相似文献   

3.
枣的胚败育及幼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对30 个枣优良品种坐果后30 d 的胚败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败育率高于75 %的高度败育品种占53.4 % , 败育率介于25 %至75 %的中度败育品种占3.3 % , 败育率低于25 %的轻度败育品种占43.3 %。以优良品种‘冬枣’、‘金丝丰’等为试材, 对坐果后10~70 d 幼胚进行培养的结果表明, 枣离体胚接种后主要有3 种生长方式, 即形成愈伤组织、子叶间小叶增生和胚直接萌发成苗。本文还提出了提高枣胚培养及胚培养苗移栽成功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胚挽救技术在葡萄育种上的研究应用,为培育优质无核葡萄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和崭新的途径,丰富了无核葡萄有性杂交的组合方式,提高了无核葡萄品种的选育效果。无核葡萄胚的发育受基因型的严格控制。胚龄越小越难培养,而胚龄越大则存在胚萎缩退化的可能,所以掌握无核葡萄胚珠败育时期,确定胚珠接种的适宜时间,是胚珠培养能否成功的前提。郭修武等人研究了胚珠接种时间和培养基种类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  相似文献   

5.
核果类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和育种成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国内外核果类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培养基对桃、杏、李和梅胚培成苗的影响,对在核果类果树胚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分析了低温处理和胚龄对胚培成苗的影响,即核果类果树胚培养需要一定量低温处理,胚龄越长胚培成苗率越高(胚败育除外)。最后阐述了应用胚培养技术在桃和杏品种选育中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5):1-6
中国是辣椒种植面积与产量第一的国家,全国辣椒产值和效益居各类蔬菜之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育种家们分别利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选育、雄性不育系选育、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航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培育出各具代表性的品种,促进了我国辣椒产业的发展。笔者对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辣椒育种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柑橘育种,三倍体无籽育种一直都是各育种专家比较重视的柑橘育种方向之一。利用二倍体与四倍体进行有性杂交仍是目前柑橘获得三倍体育种材料的重要途径,但柑橘二倍体作母本与四倍体材料人工授粉受精后产生的三倍体杂种胚在杂交果实生长发育途中极易败育,与此同时杂种胚的获取亦容易受二倍体母本胚性干扰。利用幼胚试管培养技术~([1~3])可有效克服柑橘二倍体作母本与四倍体杂种胚败育问题,及有助于直接分离单、多胚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品种‘Fresno Seedless’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铁矾媒苏木精染色法,对‘Fresno Seedless’葡萄的幼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败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以期确定其幼胚和胚乳开始败育的时期。结果表明:‘Fresno Seedless’葡萄合子于花后16d开始分裂,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发育至球形胚时期,开始退化败育,时间为花后38d;‘Fresno Seedless’葡萄初生胚乳核于花后6d开始分裂,待胚乳细胞基本充满胚囊后开始退化败育,时间为花后32d。胚囊内胚乳首先从胚囊珠孔端开始败育,随后合点端胚乳开始败育。因此,‘Fresno Seedless’葡萄的胚挽救最佳取样时期是花后32~36d。该研究结果为利用‘Fresno Seedless’葡萄做母本进行胚挽救育种的大田取样时期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粒、无核是鲜食葡萄育种的重要目标,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胚挽救进行无核葡萄育种的流程及胚培养技术要点,以无核葡萄作为母本,优质大粒的欧美种或欧亚种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在胚没有完全败育前采集田间幼果,无菌条件下利用培养基促进胚的萌发,进而培养成苗,获得无核葡萄种苗。  相似文献   

10.
枣树免去雄杂交育种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枣树杂交育种中,因其花朵很小去雄难、坐果率低、胚败育严重,常规人工授粉杂种得率通常只有万分之一左右,致使杂交育种长期徘徊不前,至今未有人工杂交枣新品种问世。作者历时10余年,以解决去雄难和胚败育严重两大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在系统研究枣树不同种质结实特性和花粉育性并攻克幼胚挽救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枣树免去雄杂交育种的高效技术体系,并在育种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人工控制杂交,成功获得了2 个组合的211 个杂种后代。从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免去雄控制杂交、授粉方法、胚培养及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等方面提出了枣树杂交育种的设计方案与实现途径。并对今后枣树杂交育种的攻关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樱桃果实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极具市场潜力的水果之一。但是由于其易裂果、不耐贮藏且抗性较弱,使樱桃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因此加快樱桃优良品种的选育十分重要。采用传统育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所需周期较长、工作量大,且杂交胚败育率较高,严重阻碍了樱桃育种工作的进程。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可以克服樱桃传统育种的局限性,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笔者分析了樱桃茎尖、茎段和叶等器官培养以及胚培养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和激素组合等;综述了有关樱桃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的遗传转化,包括转化方法、转化材料、所用基因类型、转化植株的鉴定方法、转化结果以及转化率等,并对生物技术在樱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在樱桃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枣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王玖瑞  刘孟军  代丽 《果树学报》2002,19(5):336-339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品种的快繁体系,而且,应用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脱除枣疯病病原-植原体的无毒苗。应深入研究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叶片培养、胚乳培养及胚培养,并尽快应用于枣树的转基因育种和倍性育种。特别是幼胚培养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从而解决因优良品种胚败育难以获得杂种后代的问题,实现枣树的杂交育种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辣(甜)椒雄性不育选育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辣(甜)椒雄性不育选育和应用研究概况,包括核胞质型雄性不育系和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遗传与来源,花器和植株的形态、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生化研究、败育机理,以及在杂优利用杂种一代品种选育和杂交种生产中的应用等.对该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磨盘柿杂种败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磨盘柿是我国优质涩柿栽培品种,为了有效利用这一育种资源,以3个日本甜柿品种西村早生、太秋、花御所为父本,对其杂种形成与败育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磨盘柿经人工授粉后可以形成种子,但形成的杂种数量会受到父本基因型的明显影响,完全甜柿花御所作父本形成种子数量极少;(2)磨盘柿杂种的异常比例极高,败育主要分为早期败育和晚期败育2种类型,早期败育表现为胚乳的早期退化,种脐处出现的异常突起引发了大量种子的晚期败育;(3)杂种败育和胚败育之间不存在明显同步性,可以借助胚挽救技术获得杂种幼苗。  相似文献   

15.
试管嫁接提高柑桔三倍体组培苗成苗率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三倍体类型是柑桔育种的热点之一。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是获得三倍体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三倍体胚有早期败育的现象,为了获得三倍体植株,幼胚须进行早期离体培养。本实验室以异源四倍体柑桔体细胞杂种为父本与二倍体有籽品种或类型杂交,通过幼胚早期离体培养,获得了一批三倍体植株。但是,由于三倍体幼胚离体培养再生的试管苗大部分生长势很弱,生长慢,根发育不良,难以形成完整植株,即使成株,移栽成活率也较低。为了提高三倍体幼胚成苗率及移栽成活率,获得生活力强的三倍体材料,我们进行了试管微嫁接及不同时期移栽的试验。1材…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述了果树胚胎败育的解剖学分析、内源激素及基因调控与胚胎败育的关系,并对影响胚挽救技术因子——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和糖类物质、活性炭以及光照条件进行简介,提出目前果树胎败育研究中的热点以及胚挽救技术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技术在柑橘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理化诱变、原生质体融合、外源基因转化等柑橘种质保存及新种质创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基础研究地位。目前随着柑橘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胚性愈伤组织作为柑橘理化诱变、原生质体融合、外源基因转化的理想起始材料,其在柑橘种质创新研究中的基础应用作用更为明显。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目前主要可通过败育的成熟胚珠、未成熟胚珠、实生幼苗胚轴茎段、子叶以及花药培养等途径来诱导获得。  相似文献   

18.
以汤姆逊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6-BA对葡萄胚珠败育及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2周用不同浓度的6-BA处理汤姆逊无核葡萄花穗,可以延缓胚珠败育5 d以上;6-BA处理的胚珠在花后45 d接种萌发率达到最高,均在6.9%以上,是对照的1.7倍。说明6-BA可以延缓胚珠败育,扩大无核葡萄育种母本选择范围,提高无核葡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其主持的重庆市“九五”六大作物联合攻关中的“春秋兼用型辣椒新品种选育”项目中,成功选育出春秋兼用型辣椒新品种“渝椒5号”。这是一个面对辣椒生产和市场的迫切需求,瞄准辣椒育种研究的前沿,在西南地区较早利用生态育种理论,采用自然逆境鉴定和人工胁迫鉴定结合、重庆鉴定与异地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由所选育的辣椒优良自交系而创造的新品种。渝椒5号的育成,实现了重庆辣椒育种由经验走向科学育种的突破。该品种丰产抗病、抗逆、商品性好,适宜春秋不同季节种植,可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重庆三峡库…  相似文献   

20.
正胡明文男,研究员,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站长。长期致力于辣椒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二等奖等。26年来始终站在辣椒育种的科研尖端,选育审定了贵州第一个辣椒杂交品种黔椒1号,第一个辣椒三系杂交品种黔椒11号,创造性提出贵州山地辣椒选育推广"干鲜兼用品种"及"一次性采收品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