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声地呼喊自己的爱情:我喜欢张菊花!张菊花,我喜欢你!———在那保守的年头,父亲  相似文献   

2.
父亲变卦     
《新农村》1999,(7)
父亲是农民,他家祖祖辈辈也是农民。父亲在祖父砌垒的三间泥草屋里长大,又在这里娶了我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5人。为了养活我们,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命往生产队的大田里甩汗珠。大自然的风刀霜剑给他脸上刻下了皱纹,田野里的泥垡秸秆使他的脚板磨出了厚茧,沉重的肩担压弯了他的脊梁。坚硬的锄杆、锹杆把他的双手凝成  相似文献   

3.
陈亦权 《农家顾问》2011,(10):24-24
28年前,一位姓胡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回到位于广州西郊的家乡,他的父亲从1960年开始.就一直经营着一家小打铁铺。他看着父亲年岁增大.对打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便劝父亲退休,可老父亲却深爱着打铁,舍不得关门。  相似文献   

4.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村民林某为了使耕地连片开发,便与邻居张某互换了3亩耕地,并签订了书面协议,期限三年.但未到村委会备案。2006年5月底,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张某的性命。张某去世不久.张某的儿子提出,他父亲与林某签订的换地协议无效.他要继承他父亲的那块田。请问,林某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最近.徐州市民王先生的父亲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骨折,住院治疗花了不少钱。事后王先生想给年近69岁的父亲买一份意外伤害险,但他跑了几家保险公司都没有买到。  相似文献   

7.
李阳波 《新农村》2010,(5):46-46
当村里的乡亲还沉浸在袅袅不散的年味里时,父亲总是第一个亲近大地,因为他不能离开自己的舞台。父亲将粪肥均匀地撒在田地后.便坐在春天的土壤上抽烟或远望。这是一天里最轻松惬意美好的时光!早春料峭的风.肆意拉扯着父亲灰白的头发,却无法撼动他额头上纵横的沟壑。父亲的目光飞过一片一片的田野伸向远方,  相似文献   

8.
为孩子取名     
《农家致富》2006,(7):57-57
一对夫妇给他们刚出生的孩子起名时.发生了争吵。她想让孩子跟她父亲的名字,他想让孩子跟他父亲的名字。最后不能达成一致,他们到村长那里兽求调解。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父亲是一个小贩.圩市日就在圩上摆摊卖些针、线、纽扣、食品、酒水等小商品。在经营过程中常有人问他有没有蔬菜种子卖?因此,我父亲觉得有必要增加经营蔬菜种子这个项目。上个月.我父亲专门到县城批发了200多元他认为比较适销的包装种子上圩销售.结果还没卖多少就遇上了县农业局的执法队。执法队要求查看我父亲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 江苏农民杨志外出打工较早.但成功较迟.中间走了不少弯路。记得刚外出打工时.他自认为凭一腔热血和一股牛劲.一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谁知到很多家企业一看.那里根本不缺“纯劳力”。由于他没有技术,拼命干一天.也只有20多元的报酬.而技术工一天可有50元以上的收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但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工作岗位。谈起就业经历.张继伟颇有感慨.2007年.21岁的张继伟从曲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题。父亲和他长谈了一次后.他决定回乡帮父亲经营中药材.父亲则专心投资其他行业。在父亲的指导下.张继伟开始了从商历程。  相似文献   

12.
单国胜 《新农村》2006,(9):29-29
我父亲退休后迷上了赌博,从小赌到大赌.从以前的一天输几十元,到一周之内输掉了几千元。我和妻子对他百般说服教育,并且保证我们可以养他。但是他仍照赌不误,不但输掉了我们家以前省吃俭用节余的几万元积蓄,还负债数千元。如果父亲这样赌下去,将来要债的会找我偿还。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家庭,不想被我父亲给毁了。请问,如何才能使我的家庭不受父亲的赌债连累?  相似文献   

13.
《农村百事通》2009,(17):23-23
栗景新1986年就开了小卖店.是村里最早开店的人。为了上货.他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所以在村里人的眼中.他是半个城里人。老栗的父亲是个戏迷.村里没有像样的演出.老爷子只好跑到城里去看戏。“何不接戏班来村里唱戏?”既满足了父亲的爱好.又活跃了村里的文化生活。”栗景新开始试着接“小班”来村里演出。在东北农村,有很多这种三五成伙、走街串巷的草台班子,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的一个村民小刘做布艺产品成了她致富的看家本领。小刘的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过去村里演古装戏的行头都是他做.而最让小刘喜爱的是父亲做的那些剪纸、布艺.后来小刘还拜了韩美林先牛为师。此后,  相似文献   

15.
“他”曾嫁做人妇.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也曾恋爱娶妻.成为另一个孩子的父亲。“他”生来就拥有男女两套生殖器.注定他一生坎坷;“他”多次自杀,却又放不下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张魁 《农家顾问》2008,(10):62-62
编辑同志: 我父亲是一个小商贩。一般就在街上摆摊卖些针头线脑之类的小商品。因他待人和气、为人诚信,很得街坊“人心”。在经营过程中常有人问他,能卖蔬菜种子不?问的人多了,我父亲就觉得有必要增加蔬菜种子这个项目。上个月他专门到县城批发了200多元有包装的蔬菜种子回来销售.不巧还没卖出几包就遇到农业局执法队,执法队要求查看,  相似文献   

17.
问:2006年6月份,王某向我父亲借款2万元,当时双方约定年利息为20%,一年后连本带利依次还清,并立有字据。可2007年6月期满后,王某以没钱还为由拒不还款,为此我父亲与他闹僵。我想起诉王某.可是听说这种借贷是民间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打官司也没用.说不定自己还惹麻烦。真的如此吗?如果他拒不还款难道就要不回钱了吗?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评刊表     
父亲爱读书,可因为起初读的不是“正经书”.书使他饱受了人间的辛酸,体会了人生命运的无常。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眼泪     
父亲的眼泪,实在不多见。印象中,父亲一向刚强,有主见,很少在自己孩子的面前,表达他内心脆弱或丰盈的一面。眼里的父亲,总是板着脸子,我也只在他喝了点酒之后,看见他的一丝笑意,轻轻绽放于唇边。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湖南安化县大福镇官仓村陈达华办起了养猪场。由于养殖技术不过关,疫情较频繁,加之场地有限,规模不大,效益并不明显。他在县种畜场任技术指导员的儿子陈毅昌.觉得大展才华的时机到了.便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了他的养猪追求。陈毅昌近年来出售肥猪2万余头.获纯利200多万元.成为致富一方的科技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