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夏训对优秀运动员铁调素等铁营养状况以及IL-6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26人(男15人,女11人)参加测试,调查夏训前和夏训后血红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白介素6变化情况。结果:夏训后,男运动员组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显著上升(P<0.05),总铁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女运动员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夏训可引起运动员炎症因子升高、铁调素升高,导致功能铁不足;铁调素介导的铁代谢紊乱可能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运动量相配匹的一次高强度间歇运动(H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CT)对男子篮球运动员炎症因子和代谢反应的影响。方法: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在电动跑台上分别进行一次HIT(1:1 min,100% sVO2peak)和一次MCT(70% sVO2peak),完成的运动量均为5 km。于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0 min和运动后60 min测定血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尿酸、乳酸、皮质醇和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α)含量。结果:血乳酸:HIT组和MCT组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 min较安静时升高(P<0.05),但HIT组高于MCT组(P<0.05)。血浆NEFA:MCT组运动后即刻较安静时升高(P<0.05),且高于HIT组(P<0.05)。血糖和血尿酸:HIT组与MCT组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皮质醇和IL-10:HIT组和MCT组运动后各时间点均较安静时升高(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IL-6:HIT组和MC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 min较安静时升高(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IT组IL-6曲线下面积(AUC)高于MCT组(P<0.05)。血浆TNF-α:HIT组和MCT组运动后即刻较安静时升高(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IT组AUC(TNF-α)低于MCT组(P<0.05)。血浆IL-10/TNF-α比值:HIT组和MCT组运动后30 min和60 min较安静时升高(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总运动量相匹配的不同方式(HIT和MCT)急性运动能够诱导相似的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状态,而代谢反应则存在运动方式依赖性,即HIT诱导的生理应激明显高于MCT。。  相似文献   

3.
研究新疆34个不同鹰嘴豆品种种子α 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多数Kabuli和Desil品种间α 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34个品种的α 淀粉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在品种间呈偏态分布;Kabuli品种蛋白质含量与α 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说明品种蛋白质含量越高,其α 淀粉酶抑制剂含量也越高;而品种淀粉含量与α 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呈显著(P<0.05)负相关,说明品种淀粉含量越高,α 淀粉酶抑制剂含量越低;偏相关分析表明,α 淀粉酶抑制剂与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之间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系统聚类法把34个鹰嘴豆品种聚为4类,其品种数分别为1、7、12和14。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跟踪测量武术套路专项学生三个学期武术套路练习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每个学期武术套路练习对专项学生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长期的武术套路练习能否对心脏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对象方法:选取大二武术专项学生13人,在练习前、第四、五、六学期末共四次进行心率变异性测试,采集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结果:一学期后,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两学期后,时域指标SDSD、RMSSD显著上升(P<0.05),频域指标TP、HF、HFnu变化显著(P<0.05)。三学期后,时域指标显著上升SDNN、SDSD 、PNN50(P<0.05)、RMSSD(P<0.01),频域指标T P、HF(P<0.01),LFnu、HFnu、LF/HF(P<0.05)变化显著。结论:长期的武术套路运动可以影响心率变异性,提高心脏植物性神经的整合调节能力,尤其是提高了迷走神经的调节能力。提示:长期的武术套路运动对心脏功能具有正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15个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并采用灰色关联法、DTOPSIS法对这些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测甘薯各性状均存在差异,变异系数在20.15%~76.98%。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叶面积与茎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株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绿素SPAD与商品薯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茎直径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最长蔓长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分枝数、茎直径、干物质率、商品薯率、最长蔓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SPAD、叶面积、单株结薯数。采用DTOPSIS法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序前8名与甘薯产量前8名品种相同,前2名顺序互换。DOTPSIS法可以作为甘薯综合评价的方法,筛选出的哈密、普薯32、商薯19和济薯33适合在郑州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体育运动对大隐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20名运动员及20名普通学生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隐静脉各段内径,观察双侧大隐静脉入口处静脉瓣有无返流及是否存在静脉曲张。结果20名运动员40条大隐静脉中有13支血管出现静脉曲张,9支血管隐股静脉瓣反流;而20名普通学生中仅有4支血管静脉曲张,2支血管隐股静脉瓣反流,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运动员组的大隐静脉平均管径(5.5±0.9)mm明显大于普通学生组的(4.3±0.7)mm (P<0.05)。结论由于直立时间较长及下肢运动负荷偏大,体育运动员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大隐静脉曲张,应尽早预防及有效诊断运动员的静脉曲张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性和高血压性心脏肥大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重塑及其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分别建立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和高血压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心脏离体灌注测定左心室功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胶原网络重构;通过羟脯氨酸测定心肌胶原的浓度;Western-blot进行Ⅰ型、Ⅲ型胶原分析。结果:高血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始终较高(P<0.05),而训练组大鼠的动脉血压始终较低(P<0.05);高血压大鼠的心脏舒张速率低于训练组(P<0.05);高血压性大鼠左心室羟脯氨酸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训练大鼠左心室羟脯氨酸浓度并没有显著升高;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Ⅲ型胶原与Ⅰ型胶原的比值下降明显(P<0.05),而训练组大鼠并没有表现出相同的结果。结论:运动训练可以使大鼠心肌细胞与间质胶原同步增长,心脏功能提高,心肌舒缩性能增强;而慢性高血压性大鼠导致心肌细胞与间质胶原不成比例的增长,间质胶原过度增生,心脏功能受到损伤。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重塑对大鼠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藜麦在甘肃省的适宜种植区,通过对甘肃省12个生态区(7市12县)种植的藜麦进行田间调查及分析检测,探讨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育期、长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对藜麦生育期、长势和籽粒品质均具有显著影响,变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育期、产量、品质、株高。藜麦生育期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经纬度呈显著相关(P<0.05),籽粒产量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海拔和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和海拔与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产量和品质均与海拔存在显著回归关系,说明海拔是影响藜麦生育期、长势和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高海拔区种植的藜麦植株生育期明显增长,粗蛋白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柴胡分布广,各地均有种植,但由于引种来源、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市售北柴胡药材性状不一、质量不稳、药效不可控。鉴定分析了我国7省份10产地栽培的北柴胡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植株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种源北柴胡种子和植株变异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北柴胡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及含水量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明显正相关,含水量与年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其他地理生态因子与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种源北柴胡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株的茎粗与纬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根茎干重与年均日照呈明显的正相关;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显示10个产地北柴胡种子和植株聚为4类,不同类别植株和种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京油鸡产蛋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组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40只27周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北京油鸡,跟踪试鸡27~51周龄期间生长性能和鸡蛋品质。【结果】北京油鸡产蛋率随周龄的增加而降低,总下降幅度41.24%,与周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平均蛋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及料蛋比随周龄的增加而增长,与周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质量和胫长也随周龄增加而增加且与周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破蛋率、蛋形指数、蛋质量随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加,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及哈氏单位随周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蛋黄质量和蛋黄比率、蛋清质量和蛋清比率、蛋壳质量随周龄的增加而增长,蛋壳比率有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破蛋率和蛋壳质量与周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舍内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比率与周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舍内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27~51周龄间,随产蛋周龄的增加北京油鸡除产蛋率降低外,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与周...  相似文献   

1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固始鸡0,2,4,6和8周龄时各组织器官(胸肌、腿肌、肝脏、肾脏、心脏、胰脏、胫骨、趾骨、跖骨、法氏囊)的锌沉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心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显著(P<0.05);肾脏、胰脏、法氏囊、胸肌、腿肌、胫骨、跖骨、趾骨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2)2周龄之后,锌在骨骼、胰脏、法氏囊中沉积量较高,在肌肉中沉积量较低,其中在胸肌中沉积量最低,明显低于其他组织器官。(3)法氏囊、胸肌、肾脏、胰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小,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肝脏、心脏、胫骨、趾骨、跖骨中锌沉积量在0~4周逐渐上升,4~6周有下降趋势,但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学训练疗法(Medical Training Therapy,MTT)结合理疗等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住院患者(观察组)进行以MTT为主结合低、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推拿等手段的综合康复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6周、3月及6月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状况,与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未实施MTT为主康复治疗的44例住院病例(对照组)作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病例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治疗6周后评估,除下肢伸膝肌力、踝关节背屈肌力呈不同程度减弱外(P<0.05),两组病例站立平衡能力评分、优势侧单腿站立时间、4 m步行时间、3 m折返起走时间及30 s坐起次数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病例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MTT为主结合低、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牵伸及推拿等措施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中后期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奥尼罗非鱼作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马尾藻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10%、0.15%和0.20% ),饲养30日后测定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浓度为0.1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系数(P〈0.01),并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总蛋白和血糖的含量 (P〈0.05);浓度为0.15%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总蛋白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5);浓度为0.2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并显著提高溶菌酶活力(P〈0.05)。[结论]马尾藻多糖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马尾藻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相似文献   

14.
21~42日龄肉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商品代艾维茵肉鸡为供试动物,设置3个日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12.55、12.97和13.38 MJ/kg;4个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8.5%、19.0%、19.5%和20.0%.采用3×4因子设计进行饲养试验, 研究日粮ME和CP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ME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体质量、料重比和21日体质量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CP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平均日增体质量、42日体质量和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ME和CP的互作对22~42日龄肉鸡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较高的日粮ME水平和CP水平可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2)日粮ME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对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影响都不显著(P>0.05);日粮CP水平与22~42日龄肉鸡的胸肌率呈正相关,对其他胴体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3)随日粮ME水平增加,腿肌的红度(a*)先降低后增加,但对胸肌红度(a*)影响不显著(P>0.05);胸肌和腿肌的黄色度值(b*)都与日粮ME和CP水平呈正相关;日粮ME水平对胸肌的亮度(L*)影响不显著(P>0.05);(4)胸肌的PH值与日粮ME水平呈负相关,腿肌的pH值随日粮CP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腿肌的持水率与日粮ME水平呈正相关.通过本试验并结合生产实际认为: 22~42日龄肉鸡适宜的ME水平为12.97MJ/kg,CP水平为19.0%~20.0%之间.  相似文献   

15.
从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病灶处筛选病原菌,结合药敏性试验、侵染路径及宿主相关指标分析,以期了解该病原菌的致病性。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从病鱼肾脏部位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B8,对鲟鱼、罗非鱼和斑马鱼均有较强的致病性。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金黄杆菌,B8菌对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等10种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对新霉素和红霉素敏感。侵染路径结果显示B8菌首先定殖在粘膜组织(鳃和肠),然后是淋巴组织(肝、脾和肾),各组织定殖菌量在48 hpi达到峰值,然后呈缓慢下降。肠道炎症因子IL-1β表达水平呈先上升(24 hpi为峰值)后下降趋势,在12~48 hpi间较未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头肾溶菌酶和ROS活性表现出类似趋势(48 hpi为峰值),在感染的24~48 hpi间较未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首次报道了鲟鱼源致病株金黄杆菌,通过其致病性研究为西伯利亚鲟金黄杆菌引发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120日龄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等6项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极显著;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分别为89.15% 、82.40%、24.05%,显著高于母鸡,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肉色OD值、p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系水力、熟肉率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水分、粗脂肪含量腿肌高于胸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腿肌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研究表明,公鸡、母鸡均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优良的肌肉品质,但屠宰性能方面公鸡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7.
以室温贮藏条件下0~4 a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红砂种子的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种胚显微结构,探究红砂种子在贮藏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红砂种子芽长、萌发率、萌发势、 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含水量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逐渐上升。红砂种子萌发指标与MDA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SS、SP呈正相关。当年采收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紧密,贮藏3~4 a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散乱,木质化程度加深着色效果明显,并伴随子叶逐渐缩小的现象。综上认为,红砂种子含水量、MDA和SP含量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其活力,且红砂种子活力变化的节点在2~3 a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采收后室温贮藏1 a的种子为播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前后期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0.1%、0.2%、0.3%的L—赖氨酸·HCL(基础饲粮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02%和0.84%)饲喂海布罗商品代仔鸡,8周龄结束时屠宰分割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脚重率、翅重率、腹脂率和肌胃重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上述前5项指标及肌胃重也无明显作用(P>0.05),但公鸡腹脂率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翅重率和脚重率则明显高于母鸡(P<0.05)。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大白鼠脾脏和肝脏组织HSP70和NO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用42只6月龄健康雄性SD大白鼠,研究热应激处理1 h后恢复0、2、4、8、12、48 h6个时段脾脏和肝脏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免疫组织的化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热应激处理后恢复4 h,大白鼠脾脏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大量细胞破裂,8 h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恢复0、2、4、8、12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恢复48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2)热应激处理后各恢复期肝脏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热应激处理后恢复8 h,肝脏组织NOS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恢复0、2、4、8、12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恢复48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0、2、4、8、12 h间的阳性表达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4)热应激处理后各恢复期脾脏组织NOS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