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围绕新媒介生态下新型主流媒体的使命,指出了新型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中受到的挑战,提出了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几点措施。新型主流媒体通过对舆情内容再加工、两个舆论场的建设、专家团队的打造、综合传播力技术的提高,强化主流话语的认同感,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大别山红色文化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究新媒体视域下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重点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主要从遵循媒体传播规律,更新新媒体传播理念;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强主流话语吸引力;重构新媒体话语权力,激活红色文化创造力;优化新媒体传播内容,深化内在互动交流;培养新媒体传播主体,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从新媒体传播角度探寻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闻传播学为视角,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探析了主流媒体及其舆论引导的特点、作用及目前我省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当前背景下提升我省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在社会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是作为新闻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当代新闻媒体传播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对传播电视这种传统媒体有着一定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本文为实现对广播电视媒体开发新的传播途径,巩固和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对现今的广播电视媒体作出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兴媒体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挑战。新疆意识形态建设具有跨境性、宗教性、民族性的鲜明特点,其安全受到各种境内外因素的影响,应当积极利用新兴媒体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新疆各族民众中的号召力、整合力,打击以“三股势力”为代表的分裂意识形态的渗透,确保新疆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把握网络媒体和网民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相关话题的关注情况和舆情传播特点,对2015年国内重要新闻网站、主流商业门户网站、农业行业网站等媒体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和自媒体进行了监测。全年舆情总量较上年明显增加,热度升温;年内舆情走势起伏明显,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总体吻合;政府网站首发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媒体的二次传播产生积极效果;主流媒体具有重要舆论影响力,自媒体中相关话题讨论更趋专业化。2015年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工作中的“绿色增产”成舆论关注新看点,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被持续聚焦,粮食产销困局成下半年常热话题,“马铃薯主粮化”受到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农业期刊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期刊作为面向农村最基本的大众传播的媒体之一,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时于繁荣农业学术思想、传播致富信息、开展科普宣传,从而有效地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农业期刊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就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明确刊物功能、找准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8.
“三农”自媒体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强化“三农”自媒体“助农兴旅”功能,从“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分析入手,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选择大量的自媒体短视频评论文本,进行高频词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三农”自媒体在促进乡村旅游形象传播和对网民的乡村情感塑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三农”自媒体在传播推广乡村旅游时还存在乡村性传达不够、优质供给欠缺、整合传播力不足等问题,应在“三农”自媒体的主题凝练、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多元联动机制以及开拓线下旅游盈利渠道等方面着重发力,以充分发挥“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博客、论坛、微博的流行,使得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普及,个人拥有智能手机的数量越来越高,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变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自己可以发布信息、传播信息。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化,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在"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一、新媒体的特点与功能有利于"三农"发展,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式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是信息社会的产物。相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微媒体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路及工作做法,从方法探索、阵地载体、产品内容、传播路径和运营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保障力、创造力、感染力、助推力和生命力等五个作用力,总结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教育路径,对微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和动向进行了研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微博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理解微博中基于用户特征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规律,对于把握事件发展态势、评估信息影响力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选取4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爬取微博平台上的信息传播用户数据,分析4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用户特征及传播规律的差异与共性。[结果/结论]4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受众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经济发达的省份用户关注度普遍较高;各类突发事件的传播用户群普遍集中在传播力强的活跃用户,以及传播力和影响力均较弱的草根用户上,伴随有少量的影响力较强的权威用户参与传播;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传播受众广泛性和性别分布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面对社交媒体的巨大营销价值,国产体育品牌对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品牌传播表现积极。但由于对社交媒体传播特点与价值的把握不足,总体上国产体育品牌在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上仍逊色于外来品牌。为此,从品牌定位、内容发布、热门话题、意见领袖以及资源整合这几个方面对国产体育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品牌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招聘现存的问题,从胜任力理论和模型着手,通过工作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构建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通用胜任力模型,并基于胜任力模型对人才招聘的理念、标准、流程、评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它能够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含量和节目传播质量,还能够提高广播电视的技术融合力,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还对网络技术在在广播电视的媒体内容、媒体网络及具体操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主动对接主流媒体是农业科研单位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在对接主流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认知、制定对接主流媒体工作规范、强化队伍建设和畅通对接媒体渠道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科研单位主动对接主流媒体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在当地群众中的公信力成为最贴近乡村百姓生活的舆论阵地。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县级融媒体需要发挥本地媒体的引导力,推动乡村社会治理,以舆论引导助力乡村振兴。以巨鹿县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巨鹿发布"为研究个案,通过对其传播文本的内容分析,发现其乡村疫情传播中的情绪动员机制,即:启动融媒体全方位传播消除地方疫情不确定性,有效疏解恐慌情绪;以暖新闻扩音机制,强化舆论的情绪感染力;以行动策划实施引导,推动舆论情绪的正向转化。以此为参考,为县级融媒体乡村传播合理实施情感动员提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社会思潮的冲击、新兴媒体的传播、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薄弱、学生自身意识形态的弱化等因素,使得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着“淡化”的危机。因此,必须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进行重构:注重价值取向引导,抵制西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隐形侵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大学生思想堡垒;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技术在蔬菜暴雨致灾评估中的辅助决策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多媒体技术反映上海市暴雨对蔬菜生产造成的损失及受损程度的评估,使用户在了解受灾程度的同时,通过声音,影像,动画和文本等媒体形式接受致灾因子选取,评估在模型构造,受灾程度评估等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辅助用户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简介     
《吉林农业》2011,(19):92-92
太珩传媒是一家集媒体运营、整合传播、广告发布、活动策划、产品促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告传媒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优质的传播服务来增加客户的价值。是中国公路交通媒体联播网的全国销售商,吉林省公路媒体联播网独家运营商。  相似文献   

20.
探析气象网络新闻特点及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媒体凭借其多媒体、互动性、易于检索、海量信息、迅速传播等特性,已迅速成为新的主流媒体。传播介质的不同使网络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相比更为特殊的要求,而气象网络新闻的自身的独特性又决定了其新闻采写方式的不同。认真研究气象网络新闻采写的特殊性,掌握气象网络新闻采写的特点、特殊技巧及方法,对于提高气象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气象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