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白首乌中C21甾苷的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促进白首乌C21甾苷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年生滨乌一号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对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采用4因素3水平分析法对白首乌C21甾苷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Y)与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提取温度(C)和提取时间(D)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22.76+0.81A+0.85B+1.10C+1.44D+0.32AB–0.18AC+0.11AD+0.94BC+0.66BD+0.57CD–1.14A2–2.00B2–1.98C2–1.59D2.各因素对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影响效果的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及料液比与提取温度、料液比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热回流提取白首乌C21甾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17(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为23.56±0.432 mg/g,与预测值(23.79 mg/g)接近.[结论]响应面优化的热回流提取工艺可有效提取白首乌C21甾苷,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2.
李丽  时东方  桂语歌  刘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35-15836
[目的]对内苁蓉药材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方法]采用Photochemiluminescence(PCL)和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2种不同的体系,测量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以及麦角甾苷、异麦角甾苷、松果菊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松果菊苷总多酚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麦角甾苷、异麦角甾苷和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分别为753.95、659.94、356.14、14.73mg没食子酸/g。在PCL试验中,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次为松果菊苷、麦角甾苷和异麦角甾苷;而在DPPH试验中,麦角甾苷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次为松果菊苷、异麦角甾苷和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结论]该研究可为肉苁蓉药材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药理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锐  王建南  谢朝阳  何侃  郑群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47-4047,406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在测定范围内,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混合对照品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为葛根的质量控制及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庄晓梅  韩淑琴  李志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56-12157
[目的]测定葛根总黄酮提取物有效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含量。[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4μl。[结果]在测定范围内,葛根素、大豆苷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平均含量分别为5.41、7.50μg/ml。[结论]该研究为更好的利用葛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黄芪干根中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方法,同时比较蒙古黄芪、野生黄芪和膜荚黄芪3种不同来源样本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黄芪甲苷在0.05~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216%(RSD=2.85%);不同来源黄芪甲苷含量比较结果为野生膜荚≈蒙古。[结论]建立的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相对稳定,方法简便,为今后黄芪干根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感宁散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风感宁散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LC-ODS C18(150.0 mm×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测定样品溶液中黄芩苷含量。[结果]黄芩苷检测浓度在2.48~12.79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0.71%(n=9)。检测得7批样品中黄芩苷平均含量为6.02 mg/ml。[结论]HPLC法测定风感宁散中黄芩苷含量简便、快速,可用于风感宁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崔文婷  谭睿  罗琴  黄艳  卢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27-11228,11282
[目的]研究60CO-γ辐照灭菌对秦艽花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醋酸(15∶85,V/V),检测波长为272 nm,建立HPLC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通过测定不同60CO-γ辐照剂量对秦艽花中龙胆苦苷含量来评价60CO-γ辐照灭菌对秦艽花品质的影响。[结果]秦艽花中龙胆苦苷含量随60CO-γ射线照射灭菌剂量的增大而明显降低。[结论]秦艽花及其相应产品不适用采用60CO-γ辐照灭菌。  相似文献   

8.
栾海云  许勇  杨美子  张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21-12122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分析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V/,V 1∶4);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甘草苷在0.1~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7.86%和2.0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甘草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芒果叶药材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8个不同品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结果]芒果苷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 925 446.835x+225 756.857(r=0.999 4),在850~6 8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4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芒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海不同产地藏药麻花艽中有效成分獐牙菜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26%甲醇水溶液(含0.04%H3PO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测定獐牙菜苦苷含量。[结果]獐牙菜苦苷在14 min内与其他组分达均到基线分离,獐牙菜苦苷的线性范围是0.009 5~2.900 0μg/10μl(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9.5%(RSD=3.2%)。[结论]RP-HPLC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周晓见  夏洁  靳翠丽  缪莉  董昆明  封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35-18137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抑制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处理铜绿微囊藻,通过考察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初步分析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系统,增加细胞膜透性;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培养7 d后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10%和50%左右,对藻细胞的光合反应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藻细胞的SOD活性在龙爪槐正己烷粗提物作用下,在初期呈现为应激性上升,在后期表现为抑制的阶段性变化。[结论]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可能机理是:破坏细胞膜,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光合反应系统,造成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SOD活性发生阶段式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抑制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处理铜绿微囊藻,通过考察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初步分析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系统,增加细胞膜透性;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培养7d后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10%和50%左右,对藻细胞的光合反应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藻细胞的SOD活性在龙爪槐正己烷粗提物作用下,在初期呈现为应激性上升,在后期表现为抑制的阶段性变化。[结论]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可能机理是:破坏细胞膜,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光合反应系统,造成光和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SOD活性发生阶段式变化。  相似文献   

13.
催化动力学电位法测定海产品中微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福  晋晓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10-15012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海产品中微量碘的催化动力学电位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催化动力学电位法测定海产品中微量碘的影响因素,并测定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紫菜(Porphyra teneraKjellman)和海虾中碘的含量。[结果]建立的催化动力学电位法测定碘含量的线性范围为8-28 ng/ml,方法的检出限为5.2 ng/ml,回收率大于97.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方法准确可靠。采用该法测定的海带、紫菜和海虾中碘的含量分别为31.98、27.38、18.40μg/g,RSD分别为1.48%、0.70%、1.61%。[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不需要避光,操作简单,温度控制方便,用于海产品中微量碘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圆孢蘑菇(Agaricus gennadii)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水提法、醇提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圆孢蘑菇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提取和分析。[结果]圆孢蘑菇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香豆素与内酯等物质,可能含有皂苷和甾体三萜类,不含生物碱、强心苷、挥发油、酚类和鞣质等。[结论]该研究可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圆孢蘑菇。  相似文献   

15.
郑敬  魏屹  李静  黄兴悦  陈志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18-8919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洒金桃叶珊瑚叶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对洒金桃叶珊瑚叶中桃叶珊瑚苷进行了HPLC分析。[结果]桃叶珊瑚苷在0.504~2.2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656 4X+4.434 1(r=0.999 6,n=8),洒金桃叶珊瑚叶中桃叶珊瑚苷含量为2.64%,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1.5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合于洒金桃叶珊瑚叶中桃叶珊瑚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黄酮苷含量与不同生长期的动态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黄酮苷含量。[结果]在生长前期银杏外种皮黄酮苷含量逐渐上升,到盛花后65 d出现最大值,达到0.32%,然后开始显著下降。[结论]随着银杏种实的生长发育,银杏外种皮黄酮苷含量随生长期出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中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总黄酮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金银花中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金银花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金银花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5 h,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7,乙醇浓度70%。[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金银花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宝臣  李瑞国  侯文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34-19735,19774
[目的]提取忍冬不同器官中的绿原酸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酸乙醇回流法对"巨花一号"忍冬的藤、叶、花和花蕾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进行检测和含量测定。[结果]忍冬不同器官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其中花和花蕾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藤和叶中含量较少;其排序为:花(3.798 mg/g)〉花蕾(3.795 mg/g)〉藤(2.558 mg/g)〉叶(2.185 mg/g)。[结论]从忍冬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而言,藤和叶也可以作为绿原酸提取和综合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文平  李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5-21676,21694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方法并测定了不同花期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开花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结果]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905 mg/ml,含量为3.81%,而以超声提取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306 mg/ml,含量为2.61%,故乙醇回流法比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更高一些;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全开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167 7 mg/ml,含量为0.34%,而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花苞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260 1 mg/ml,含量为0.52%,故花苞中的绿原酸含量要高一些。[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迅捷,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青荚叶中多糖和矿物元素的含量,为开发青荚叶食品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河南省卢氏县产青荚叶中多糖的含量,在380~5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K、Ca、Na、Mg、Fe、Cu、Zn、Mn和Cr9种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青荚叶中多糖含量为46.6671mg/g;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是Ca、Mg、Fe、Mn和Zn。[结论]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多糖,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