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畜禽污染防治工程典型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玉琨  宋英豪  薛念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56-6759,6791
案例分析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和发酵床技术的工艺类型,比较3种工程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环境效益。沼气工程前期投资大,但大型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可以通过丰富再生能源获得收益,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相对于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投资大、收益小,发酵床技术可以实现畜禽粪便"零排放",但菌剂费用造成高额运行费用。建议加强大型生态型沼气工程发展,增强发酵床菌剂的研究以降低发酵床运行成本,推动有机肥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济宁市兖州区畜禽资源化利用的作用,通过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与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的家畜、家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规模场综合利用率为96%,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利用率为89.79%.其中堆肥发酵处理量占比65.4%,垫料发酵床处理占比12.9%,沼气工程处理占比4.0%,生产有机肥占比17...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已成为沼气发展的一个热点。所谓大中型沼气工程,指的是采用300 m~3以上(含300 m~3)的厌氧发酵、贮气系统的工程。发酵工艺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产生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而且对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从根本上治理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畜禽养殖污水是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该文阐述了我国规模养殖场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沼气发电在大中型沼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与效益,提出采用沼气发电实现自足供电的技术措施,打破了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达标治理的电力供应瓶颈。  相似文献   

5.
异位发酵床技术在养殖粪污处理中的应用是起步不久的新技术。目前国内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采用沼气工程技术处理后还田生态消纳。另外一种是采用工业化技术处理后达标排放。异位发酵床技术与目前国内粪污处理技术相比较,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异位发酵床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制作方法、日常维护注意事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沼气工程是指以粪便、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以能源生产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能够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对实现环境、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型沼气工程具有资金投入大、技术复杂、经济效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沼气发酵多样化原料利用技术、高效沼气发酵技术以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然后,以阜阳市颍东区典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康乐养殖场为试点,集成沼气发酵多样化原料利用技术和高效沼气发酵技术,进行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并分析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示范区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有效防治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调查样本,结合该市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土地对粪污承载能力,对醴陵市推行的种养结合、污水达标排放、异位发酵床3种畜禽粪污利用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醴陵市土地承载能力相当于240.862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规模为191.52万头生猪当量,基本可实现种养平衡。种养结合模式投资预算不大,利于农作物增产、增质,是大部分养殖场选择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异位发酵床模式适用于规模大、有稳定干粪销售渠道的畜禽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模式设备昂贵,粪污回报率小,适合较大型的规模养殖企业。  相似文献   

9.
砚山县是云南省重要的养殖大县,畜禽养殖业发达,但畜禽粪污问题也日益严重。沼气工程是处理畜禽粪污污染的重要手段。为了解砚山县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情况,对砚山县养殖场21处联户沼气工程进行调研。发现砚山县养殖场联户沼气工程存在不能满负荷运行、业主管理维护技能弱、沼肥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提出沼气建后服务体系、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和管理维护方面的培训、推动沼肥市场化的建议,提升沼气工程盈利能力,为砚山县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针对重庆市涪陵区大部分集约化养猪场的规模为500~1 000头这种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型处理粪污的沼气发生装置“组装型可移动式粪肥能源生产利用装置”.鉴于“单元小罐”是组装型可移动式粪肥能源生产利用装置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研究沼气发酵条件对沼气产气率的影响,对单元小罐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双链型"林─牧草─畜禽─沼气─渔循环农业模式的合理建设方案,集成了林间种植牧草、牧草养畜禽、畜禽粪及残饲生产沼气、沼液养鱼等高效配套技术,分析了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亚青 《北京农业》2012,(6):142-143
随着中国畜禽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有机粪肥大量闲置,不能及时还田,导致环境污染。本文旨在了解沼气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牲畜排泄物的综合利用方式,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为实现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施用沼液对柑桔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沼气发酵处理规模畜禽养殖场废水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大量沼液出路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柑桔栽培过程中不同沼液灌溉量的多重复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对沼液不同灌溉量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促进柑桔生长,对衡量土壤质量的几种重金属含量等基本无不利影响,且土壤中总氮、有机质等...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规模化畜禽场污染减排模式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上海市畜禽规模养殖分布特征和污染治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适于上海市经济社会特点的资源化还田利用和工业化达标治理两大类四种鼓励减排模式,即"沼气工程"模式、"生态还田"模式、"污水纳管"模式和"达标排放"模式,以及各模式的技术要点、工艺流程、设施配套等,并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和适用性评价,提出了各郊区县规模化畜禽场适宜采纳模式。结果表明:崇明县、松江区、青浦区单位耕地畜禽承载量为4.7~9.0头标准猪·hm-2,适合采用资源化还田利用模式,经济收益可以满足减排工程的稳定运行,尤其适合采用低投入和管理要求低的"生态还田"模式;奉贤区、宝山区和浦东新区因养殖密度高、耕地面积相对少,多数养殖场仅能选择工业化达标治理模式,但"达标排放"模式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运行成本高昂,长效稳定运行难度大,因此应作为今后畜禽规模养殖空间布局调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膜分离技术在大型养殖场沼液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型养殖场沼液具有产生量大且集中、养分含量低、可能含有抗生素残留等特点,若处理不当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膜分离技术可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分离去除且操作简单,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分析了应用于大型养殖场沼液的膜分离技术工艺,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膜分离工艺对养殖场沼液中碳、氮、磷和抗生素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膜分离技术在养殖场粪污处理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为膜分离技术在养殖粪污处理利用领域的广范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永州市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方法]选取永州市具有代表性的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进行重金属监测与调查研究,选择Cd、Hg、As等12种重金属元素作为监测对象,开展了现场调查、勘查布点、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实验室分析等工作。[结果]永州市土壤污染现状与主要污染物为Cd、As、Cu、Zn、Ni,15个土壤点位中有8个点位属于轻度污染,未发现中度和重度污染。[结论]永州市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亟需制订相关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畜禽粪污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畜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总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带来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其中尤以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饲养环境污染 及生产过程中添加含有重金属的饲料添加剂是造成畜禽粪便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由于重金属难以迁移和降 解且容易富集,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而且金属元素可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加强治理畜 禽粪污重金属污染势在必行。通过阐述畜禽粪污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现今可使用的治理方案,找出存在 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能更好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为今后粪污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规模养殖户对畜禽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基于全国5省754个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选择试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规模养殖户对技术培训、排污费、技术标准、沼气补贴和粪肥交易市场5项畜禽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养殖户对畜禽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具有异质性。小规模养殖户对沼气补贴政策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全面技术培训和一般技术培训政策,对技术标准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中规模养殖户对沼气补贴政策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粪肥交易市场和全面技术培训政策,对排污费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大规模养殖户对粪肥交易市场政策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沼气补贴和技术标准政策,对一般技术培训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畜禽污染治理政策对不同规模养殖户的激励程度不同。中规模养殖户在各项政策下畜禽污染处理率的提高比例均较高,小规模养殖户在各项政策下畜禽污染处理率的提高比例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李生  郑林  张英  陆远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80-184,214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等一系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江西省8家规模化养殖场及场内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获取各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基本信息,并对养殖场内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同时,采集进料池、发酵罐和沼液池料液样品,对所采集料液的理化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配套设施较齐全,主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但进料料液总固体(TS)3%,以低浓度发酵为主。发酵温度以中温发酵为主,由于冬季气温偏低,难以达到中温发酵标准(25~40℃)。沼气利用方式单一,且沼气产量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沼气产量高,冬季产气量低。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配套不足,且利用方式不规范。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浓度下风向高于上风向,冬季高于夏季,夏季和冬季NH_3和H_2S浓度日均值分别为0.078和0.011 mg/m~3,0.104和0.016 mg/m~3,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自进料池到沼液池料液pH处于7.2~7.4,呈中至微碱性,经厌氧发酵后沼液中NH_4~-N、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分别400、800和1 400 mg/L,养分含量仍然非常高。该调查结果可为规模化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择某商品猪场将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与农业和林业生产相结合,进行废弃物处理模式及效果的探讨。结果表明,沼气池→沉淀池→废水外排→生态水沟→稻田灌溉系统处理模式能彻底降解猪场废弃物,其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较好的因地制宜养猪废弃物处理模式。沼气池排出的沼液在一沉淀池及二沉淀池的作用下CODCr、氨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解了96.10%、82.50%、98.12%,沼气池及沉淀池对养猪废弃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此后,在生态草沟及稻田的作用下,得到彻底降解。搞好沼液农用和林用,足以消化猪场排出的沼液,既降低猪场的排污成本,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