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准确预报台风暴雨对农业减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0505号超强台风海棠登陆前后在温州地区南、北部有两个大降水落区,通过分析湿位涡的梯度分布、日本数值预报产品的要素场配置、东风急流与地形的关系等诊断大降水落区,指出:各要素的叠加区、湿位涡的梯度密集区、低层东风急流与地形正交抬升区均有利于大降水的发生,该结果对大降水的诊断预报有很好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2012年台风达维影响期间的大范围暴雨过程。研究发现:台风和副高相互作用形成的西南急流影响了台风登陆路径和降水范围,同时也为低层水汽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导致本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向华  骆丽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00-7401
对200713号台风"韦帕"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低槽与登陆后台风的共同作用对降水有重要影响,槽前的不稳定能量和冷空气强迫抬升作用可造成降水量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从动力因子、热力因子、水汽因子三方面总结分析了2007年第13号台风"韦帕"给荣成带来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倒槽与高空槽的结合是本次大暴雨过程的关键所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及强而持久的上升运动也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以冷空气侵入8712台风倒槽在温州引发特大暴雨与6122台风倒槽无冷空气侵入仅在温州引发中雨的倒槽降水显著差异为例,运用湿度、Q矢量散度、潜热等动力和热力物理量,探讨了冷空气与台风倒槽相互作用在温州引发特大暴雨的原因,同时与无冷空气侵入情况下台风倒槽内物理量场进行对比,研究台风倒槽降水巨大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在厦门以南至广东东部登陆的台风,在浙东南沿海形成台风倒槽,秋季低层弱干冷空气易于侵入台风倒槽与强暖湿平流相互作用,使得斜压增强,不稳定能量释放是产生倒槽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韦帕”台风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天气形势、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韦帕"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汛末由于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2009年8号“莫拉克”台风期间苍南县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9日,受“莫拉克”台风的影响,温州苍南等地发生强降水,对当地造成严重的洪灾。分析这次暴雨洪水特性,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天气学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台风“凤凰”给江宁带来的台风暴雨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副高与“凤凰”之间强烈的偏南气流带来了充沛的水汽,后期东移南下的小股冷空气与台风残余势力相结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冷槽;强的水汽辐合和低空急流的出现是该暴雨形成的水汽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了necp再分析资料(1°×1°),对2018年7月24~25日吉林省西部罕见的受台风“安比”影响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由分析得出:此次暴雨过程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降水由偏西路径的台风在地面的倒槽,配合低空切变产生;第二阶段,台风并入高空槽,形成低压中心,配合地面暖切变产生降水;水汽主要是偏南急流带来的渤海水汽。辐合辐散、上升运动区和垂直螺旋度大值区与吉林省西部暴雨区的对应关系良好,可作为较好的指标为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2008年江淮东部台风低压特大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德育  刘诚  任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71-707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8年“凤凰”台风低压造成的江淮东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低槽和高层低涡是该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值系统非常深厚是其重要特征;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辐合、低层正涡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强烈的上升运动,构成了特大暴雨的有利环境场条件;暴雨区位于正涡度中心西侧的强梯度区和上升运动中心的下方;暴雨期间有3个中尺度回波带汇入江淮东部的回波主体中,造成合并区域对流发展强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对2018年7月秦皇岛发生的"安比"台风天气过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台风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1002号台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康森"具有强度强、移向稳定、结构不对称等特点,这些特点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热带西南季风等对环境流场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副热带高压的偏强偏南是这次台风路径稳定少变的主要原因,也是台风"康森"降水云系分布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琦  徐明  赖安伟  汪小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53-20058,2010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NCEP/NCAR地表潜热通量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以及TBB资料等,对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登陆引起的暴雨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以及层结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热力条件;高层有明显的辐散,低层有明显的辐合,且从低层到高层伴随着很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螺旋度的大值中心的演变基本反映了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而强降水一般发生在正螺旋大值中心的右侧,且梯度大的一侧比梯度小的一侧降水强度更大;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中心对应未来12 h强降水的发生区,对判断台风在陆上的运动、维持也有一定的意义;地表潜热通量在此次暴雨过程的各个时段均为正值,其向上输送和强弱变化对台风强度的维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1981年8月15日~9月9日发生在陕西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呈稳定的"L"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强是造成持续性暴雨的直接原因;低纬度热带气旋活跃并有较长的生命史有利于中纬度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热带气旋外围暖湿气流、强盛的印度季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相结合为暴雨提供了持续的水汽和能量;持续性暴雨期间高空西风急流与副热带东风急流稳定并存;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的辐散区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叠置区域,高空急流不断带来干冷空气向下入侵,叠加在暴雨区的低层的暖湿气流上,加大了暴雨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深对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郭铭博  黄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3+9075
通过分析1954年以来对洛阳有影响的8次台风,总结了影响洛阳的台风源地、登陆区域和活动路径,从其所带来的降水量及造成的灾情指出了"82.7"为影响洛阳最强的一次台风,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暴雨洪涝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褚昭利  李宏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33-1636,1727
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1年6月25~27日台风"米雷"影响威海期间的环流形势、暴雨形成的水汽和动力热力条件及其他相关要素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的强降水及大风是由强热带风暴北上直接影响山东半岛地区造成的;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米雷"东部和北部以及副高边缘的低空急流;东北高压同副高合并加强,对阻挡"米雷"东移,引导其北上起重要作用;由于此次过程没有伴随明显的冷空气入侵,整个降水过程主要以层状云降水为主,并未产生较强的对流活动;"米雷"中心靠近时存在风速减弱的"台风眼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一次大暴雨预报偏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苹  王桂春  李绍云  叶泓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91-1889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卫星云图、数值预报对2010年7月20日台安地区大暴雨过程强度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西南涡、高空槽、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强度与实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日本数值预报形势预报量级偏小,水汽输送分析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