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揭示湘西南传统民族村落文化景观变迁的特征,探寻文化景观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变迁机制,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文化景观变迁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方法]以文化空间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的文化空间研究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文化景观变迁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空间整合度与文化频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空间可以塑造文化景观;随时间的推进,文化空间景观从建筑内部的堂屋逐渐向建筑外部的院落发展;文化空间呈现2种自由随机的变迁方式发展;在简单民居内部,文化空间以堂屋为主,在有院落的民居中以庭院为主,在族系尺度则以公共空间为主;在景观变迁因子中,使用工具等物质文化景观比生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变化要快;总体上,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对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最大.文化景观表现型因子对受外界施加的影响反应要大于文化景观基因型因子;湘西南文化景观变迁受到内外两方面的作用,以有利与否为标准进行变迁.[结论]文化景观的保护、开发、利用与管理应该重点抢救、保护内在的基因型民族文化景观,然后再挽救表现型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变迁需要进行科学引导,尤其是市场作用即文化产业作用下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陈晓刚  荣侠  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16-6018
立足于景观文化这一新兴学科,认为景观文化是基于文化景观优良传统基础上的综合创造。主要对景观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予以简单梳理,从时间发展顺序、研究的侧重点差异方面介绍了国外景观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在国内景观文化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方面,着重从理论内涵研究、景观生态学研究、本学科的交叉研究进展以及景观文化的类型研究方面进行梳理。与此同时,认为我国的景观文化研究尚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文化的割裂、研究方法上的割裂、传统文化对景观的影响、地域景观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景观网络格局的割裂与保护开发的缺失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景观是景观设计实践的基本内容,是由承载着某种文化信息的物质性景观要素构成的集合."文化资源分析>文化符号提取>景观表达"的惯用设计思路,不但造成文化景观设计的过度符号化,而且容易阻碍其价值利用与提升.基于文化景观的文化本质与文脉主义的设计思想,将研究对象置于由地理空间与历史空间构成的4D空间中,依托文化发展规律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开始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因素.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越来越少,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建筑设计,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立足于人文科学角度,阐述了景观建筑与建筑景观的异同,并从构成、类型、特征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最大程度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创造最完整的环境系统,这将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文明这一对复杂的概念,引起人们对文化景观理解的不同倾向,影响文化景观建设的具体方法与走向。文化意义和内涵最终需要借助“符号”语言和媒介,转化为实体景观空间。实体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总是承载特定的文化意义。文化景观空间构成要素会依据自身承载的特定文化意义,按照特定的逻辑或结构,组成一个集合单元——文化景观粒子。同一地理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粒子相互作用,构成一种“云状”的聚集形态。包括基于时间轴线的时间性文化景观粒子云和基于水平空间的空间性文化景观粒子云。基于这一观点,文化景观粒子云的形态指标包括密度、向度和发展速度。基于文化景观粒子的空间分布程度,提出并分析了文化景观粒子云密度计算模型、文化景观粒子云向度估算模型和文化景观发展速度估算模型,为文化景观的量化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开始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因素。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越来越少,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建筑设计,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立足于人文科学角度,阐述了景观建筑与建筑景观的异同,并从构成、类型、特征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最大程度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创造最完整的环境系统,这将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景观构成的分析,提出市区特色景观模式是以民族文化、军垦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为特征的三大主线景观的融合,同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文化景观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文化景观建设实操中,对文化景观的认识侧重于文化"物化"后的景观空间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文化的共享与传承、断层与空间、符号与创新等基本问题构成文化景观的基本逻辑,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景观建设的成败。文化景观总是体现着不同文化景观元素或符号的"集群化"特征、不同要素或符号之间的向心性和离散性的分布特点,构成文化景观的单元属性。基于这种逻辑,提出文化景观粒子的观点:具有良好影响力、符号空间稳定、可复制与模仿、稳定的和开放的特定文化景观单元。在此基础上,基于文化景观要素的权重分析,提出并分析乡村文化景观粒子的判定模型、文化景观粒子密度计算模型和文化景观粒子体的计算模型,为文化景观粒子的量化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和景观是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从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支撑作用以及人类对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角度,逐渐形成了生态系统服务和多功能景观的科学概念,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也很快成为学术热点.但是从国内外主要进展上看,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多功能性的定量化研究都还比较薄弱.生态系统与景观具有等级关联性,前者是构成后者的基本要素,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功能具有同源性.因此,将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多功能性研究紧密结合既有现实基础又能够深化彼此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多功能性综合定量研究的整体性框架.从当前国内外研究文献看,该框架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多功能性研究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复杂适应条件下乡村景观的人文内涵,认为乡村景观本质上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特征的乡村景观分类框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乡村空间的复杂性和影响因子的多样性,探讨乡村景观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空间分析手段,构建以空间可达性、敏感性、空间网络格局分析为基础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1.
林辉  荣侠  陈晓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68-6669
解析了景观文化的概念,从景观文化创新的角度,对景观文化的生成规律和创新进行创造性解析论证,认为景观文化的创新应该围绕"虚景观文化",侧重于观念形态。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指出景观文化的生成规律。分析了景观文化创新发展的阻碍因素,强调了景观文化创新对城市规划及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网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乡村发展的愈加重视不断推动乡村人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协调和科学发展,尤其是乡村田园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笔者认为,生态农庄理念中对于田园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就是突破口,利用现代景观规划建设技术,深入分析田园景观的文化特性,不仅有利于改造千年来传统粗犷的农业生产种植方式,探寻符合现代化科学生产特点的农业新道路,更是对如何保留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景观,继承创新乡土文化内涵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农村城市化的势头愈来愈猛烈,乡村景观文化以及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在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挖掘当地的景观文化,并且能够有效地表现,既保护原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又适应当代的发展就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结合乡村景观文化及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来探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得出一些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赵菲  魏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03-4705
选取东巴文化中"孰古精神"、图腾崇拜、色彩崇拜、东巴文字、东巴绘画5种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对东巴文化的深入了解,挖掘出适合于园林表现的文化元素。结合东巴文化的内在文化理念、外在创作形式,将东巴文化的潜在文化价值融入园林造景中,并就园林设计提出几点启示。认为东巴文化的"孰古精神"倡导使园林各要素之间协调共生;纳西先民氏族宗教的图腾崇拜可将相关元素运用到造景中,实现独具匠心的景观效果;纳西族的色彩观念指引园林景观在色彩搭配上突出主题;东巴文化中的故事、传说及深层次文化内涵丰富了园林设计素材,增添了别具风格的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园林文化是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秦皇岛经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秦皇岛园林作为秦皇岛文化的载体,呈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秦皇岛园林文化不仅表现在以丰富的传统文化、滨海文化为主体,而且融入了体育奥运文化、生态文化和高科技文化,具有特征突出的多元文化特色。在保护和开发秦皇岛园林文化方面应突出其传统文化和滨海文化的主体特征,更多地体现体育精神,加强秦皇岛生态园林建设和进一步加大现代科技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肖雍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23-20625
解析了园林与文学的概念,从园林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出发,通过园林表现形式、园林景观的主要造景手法以及游人赏景角度分析了文学在园林中的应用。在表现形式方面解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有形"文学和"无形"文学;在造景手法方面突出了文学在借景、抑景、题景、点景中的应用;分析了游人赏景中的"观"、"品"、"悟"的文学,指出园林设计应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园林特色;强调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应突出不同的文学韵味;根据游客心理,体现园林景观的文学内涵。以期对今后的园林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可为创建园林特色景观提供素材。通过对小河航天园景观设计方案的剖析,探讨贵州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提取与应用。该方案以植物造景为主,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用贵州省布依族特色乐器铜鼓为设计元素,利用铜鼓的十二则鼓谱符号的形状进行植物造景,并配套设计了绿色环保材料的民族少女图样的地面铺装,形成民族少女在铜鼓上起舞的景观效果。这一实例证明了提取贵州民族文化中的特征元素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可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保护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