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杜连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79-7880,7883
[目的]探讨水杨酸对铅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生长和铅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铅(Pb)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长、直根干重和Pb含量的影响。[结果]外源SA(50~400μmol/L)处理对Pb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长、直根干重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降低直根中的Pb含量,其中以100μmol/L SA处理降低Pb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中Pb含量的效果最好。[结论]为无公害潍县萝卜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杜连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60-1361,1364
[目的]研究铅(Pb)胁迫下水杨酸(SA)对潍县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直根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法。[结果]100μmol/L SA提高了500 mg/kg Pb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Pb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高品质、无公害潍县萝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萝卜幼苗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萝卜的耐寒机理,选育萝卜耐寒品种。[方法]以青大长和潍县萝卜2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质膜透性(PMP)、叶绿素(chl)含量、过氧化物酶(ro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等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后9d,青大长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高出18.68%,潍县萝卜比对照增加31.73%。低温胁迫后6d,青大长幼苗叶片中chl、ehla、ehlb的含量分别比对照低了13.65%、10.83%、19.32%,而潍县萝卜分别比对照低了18.48%、16.49%、22.53%;青大长幼苗POD活性比对照上升了30.90%,而潍县萝卜比对照上升了11.11%。Pro含量青大长和潍县萝卜都于低温胁迫后9d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高79.5%和70.1%。[结论]青大长的抗寒性大于潍县萝卜。  相似文献   

4.
邢继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49-5450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处理对铅胁迫下花椰菜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植物生物修复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浓度为0、0.01、0.10、0.50、1.00、1.50和2.(30mmol/LPb^2+胁迫下的花椰菜品种“JR00X”为材料,采用0.05mmol/L SA与未施SA进行处理。研究sA处理对铅胁迫下花椰菜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花椰菜种子在铅胁迫期间,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单株鲜重和活力指数均随pb^2+浓度增加而降低;当pb^2+浓度较低时,与未施SA相比,SA与铅同时处理种子萌发率升高,当铅浓度过高(1.5mmo]/L以上)时,SA处理效果不明显,幼苗生长严重受抑制;与未施SA相比,SA与铅同时处理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且随着pb^2+离子浓度的升高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缓慢。[结论]SA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铅胁迫对花椰菜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对镉胁迫下莴苣幼苗生长和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Cd作为毒性较高的环境毒物,不仅危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作为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诱导植物抗性方面起重要调节作用.以笋王一号莴苣为试验材料,研究SA处理对Cd胁迫下莴苣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和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Cd对莴苣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促进根长和叶面积的增加;增加Cd胁迫下幼苗根和叶中SOD、CAT和APX的活性,降低G-POD 活性,减少MDA积累,减轻了Cd引起的氧化胁迫程度,以10 μmol/L 的SA处理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铜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水杨酸(SA)促进铜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对萌发过程中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uCl2模拟金属铜胁迫梯度处理小麦种子,以小麦种子发芽率达到对照的50%时,为铜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用SA预处理小麦种子6 h后,置于半抑制浓度的铜胁迫条件下,研究小麦种子的发芽状况,检测种子中的铜含量,并探究萌发的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2个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SA能显著促进铜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经SA预处理的种子中铜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经SA预处理的小麦种子中POD和CAT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SA能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提高小麦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种子中的铜含量来缓解其对种子的胁迫效应。  相似文献   

7.
外源水杨酸对桔梗幼苗铅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165-1168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SA)对铅胁迫下桔梗幼苗的缓解作用,用4种不同试剂(蒸馏水(CK),0.1 mmol/L SA,200 mg/L Pb2+,0.1 mmol/L SA+200 mg/L Pb2+)分别处理桔梗幼苗,测定桔梗幼苗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在铅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增加;施加外源SA处理使桔梗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说明外施SA对桔梗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桔梗幼苗对铅毒害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8.
外源SA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春早秀萝卜幼苗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探讨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75mmol.L-1SA预处理幼苗后,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逐渐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于同期对照。因此,适当浓度的外源SA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萝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赵许朋  杨立  杨双燕  汤绍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33-14835
[目的]研究外源ABA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BA对100mmol/LNaCl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氧化损伤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0.05mmol/LABA处理能明显缓解100mmol/LNaCl盐胁迫伤害,使叶片MDA含量降低34.01%,细胞膜透性降低42.42%,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30.99%,45.69%和30.29%。较低浓度(0.01mmol/L)和较高浓度(0.10、0.15mmol/L)ABA处理的有效作用整体上明显降低。[结论]0.05mmol/LABA处理能明显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氧化损伤,提高膜保护酶活性,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ABA的作用具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土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SA)处理对废电池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能明显增强废电池胁迫下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对多项生理指标有改善作用.说明SA能通过刺激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氧化胁迫,缓解废电池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光强  刘慧莲  刘春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0+22419-22240,22419
[目的]为萝卜的品质育种和人们科学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6个不同产地的潍县萝卜为试材,测定不同萝卜肉质根中干物质、可溶性糖及Vc含量,比较不同来源萝卜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潍坊学院改良的潍县萝卜干物质含量最低,为64.5∥蝇,适合生食;潍坊学院改良的潍县萝卜品种含糖量和V。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2g/kg(FW)和340mg/kg(FW)。从综合品质来看,潍坊学院改良的潍县萝卜营养成分最高,干物质、可溶性糖及vc含量3项指标均排在首住。[结论]潍县萝卜品质性状的改良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Zn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预防小麦早期遭受Zn^2+毒害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水杨酸(SA)对Zn^2+(5 mmol/L)胁迫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SA使Zn^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和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说明SA可诱导小麦幼苗抗Zn^2+胁迫能力提高,缓解Zn^2+胁迫所造成的伤害;且在5 mmol/L Zn^2+胁迫条件下,以10-4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结论]Zn^2+胁迫小麦初期对抗氧化酶具有激活效应,后期转为抑制效应;SA能提高小麦幼苗对Zn^2+胁迫的抗性,缓解Zn^2+胁迫对小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材,用0.1 mmol/LSA作叶面喷施处理,清水作对照,当小麦幼苗第1片叶展开时,将各组各1/2幼苗分别置于常温(20℃)和低温(4℃)下培养,5 d后对小麦幼苗进行耐寒生理指标测定。[结果]0.1 mmol/LSA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与低温对照处理的小麦幼苗相比,低温胁迫下0.1 mmol/L SA处理的小麦幼苗的SOD酶活力提高了10.95%,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2.80%;MDA含量减少了5.00%,膜透性降低了6.00%。[结论]SA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了低温对细胞的伤害,增强了小麦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在生产中合理利用水杨酸。[方法]以津研7号、新夏丰2号黄瓜种子为试材,通过水杨酸浸种处理,研究了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处理可以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幼苗鲜重等指标在低浓度范围内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1.00 mmol/L水杨酸处理效果最显著,而高于1.00 mmol/L的水杨酸则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结论]水杨酸可以影响与膜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缓解因逆境胁迫而造成的膜伤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五月慢"小油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对盐胁迫下的小油菜幼苗地下部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地下部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清水浸种时,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根长、根表面积和地下部干重逐渐减少,50 mmol/L盐胁迫处理SOD和POD的活性增加。在无胁迫条件下,随着水杨酸浸种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水杨酸浸种浓度为1.0 mmol/L时,增加的幅度最大,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SA浸种对盐胁迫具有不同的缓解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小油菜抗盐胁迫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