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揭示五唇兰自然分布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及五唇兰生态型的相关性.在海南霸王岭王下设置6个样方,测定其内土壤含水量、pH值、氮磷钾含量等理化指标;根据五唇兰的克隆分株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建立五唇兰龄级指数,并分析龄级指数与土壤的相关性;比较五唇兰两种生态型其生境土壤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五唇兰样方内的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氮、磷、钾营养成分丰富.五唇兰根系附近的土壤理化指标存在较大变异;不同样方内五唇兰的龄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五唇兰的龄级指数与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叶背红色型五唇兰的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含量均高于叶背绿色型,其龄级指数亦大于叶背绿色型.本研究结果对指导五唇兰组培苗的栽培和解释其野外种群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兰花是我国十大名贵花卉之一,如今盆栽兰花已走进百姓家庭。但真正要养好兰花并非易事,现将兰花分株繁殖方法作一介绍。分株繁殖为无性繁殖,把成簇的丛兰株,以两代以上的连体为单位,是分离另植的最为传统的繁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增株快、开花较早、确保品质特性等优点。兰株在种植2~3年后,兰株已经长满全盆须进行分株。  相似文献   

3.
对五唇兰进行水培试验,分析了5种营养液对五唇兰植株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唇兰可以进行水培.在水培条件下,五唇兰根系进行适应性生长,新根可以从老根上长出,也可以直接从根状茎上长出.在配方V中五唇兰成活率最高,在配方Ⅲ中增殖率和平均花朵数最多,因此在进行五唇兰水培产业化生产时,营养液不宜单一化,建议小苗采用配方V培养,中苗及大苗采用配方Ⅲ培养,同时可用配方Ⅲ作为叶面追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在广东肇庆地区人工设施控湿大棚和次生阔叶经济林下的生长情况,为筛选适合该区域的花叶开唇兰有效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花叶开唇兰组培苗为材料,连续两年秋冬季在广东肇庆地区的人工设施控湿大棚和次生阔叶经济林下进行花叶开唇兰种植试验,对比两种栽培模式下花叶开唇兰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色素含量、成活率、病虫害情况及生物量.[结果]两种栽培试验地的温湿度相近,但设施控湿大棚平均日光照度显著低于阔叶经济林下(P<0.05,下同).花叶开唇兰在设施控湿大棚的生长势明显,生长至180 d时,设施控湿大棚花叶开唇兰的株高、节数、叶数、总根数和根长分别高出阔叶经济林下栽培植株36.14%、21.50%、25.60%、105.81%和77.94%,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分别较阔叶经济林下植株高35.54%和169.05%;花叶开唇兰在阔叶经济林下的自然栽培模式易遭受虫害,种植180 d后的成活率仅41.12%,而设施控湿大棚的植株成活率为80.23%;阔叶经济林下植株的鲜重和干重显著低于设施控湿大棚下植株,但其单株折干率较高,为11.76%.[结论]花叶开唇兰种植在设施控湿大棚的生长性状优于阔叶经济林下栽培.广东肇庆地区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Cunn.ex Benth.)、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Nees et T.Nees)Blume]和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等组建的阔叶经济林下并不适宜种植花叶开唇兰.阔叶经济林下自然小气候环境变化大,植株易遭受自然气候和病虫害生物等胁迫.建议品种引入种植前,应依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慎重选择适宜的经济林下生态环境,合理设计栽培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国海  李洪潮  解成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94-7295,7330
[目的]探讨云南文山人工种植金线莲的价值,为当地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价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干法灰化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连续测定人工种植金线莲中Zn、Mn、Cu、Fe、Ni、Co、Cr、Cd、Pb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将其与野生金线莲比较,计算鲜样含量。[结果]人工种植的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中Fe〉Mn〉Zn〉Cr〉Cu〉Co〉Ni〉Pb;野生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中Fe〉Mn〉Zn〉Co〉Cu〉Cr〉Ni〉Cd〉Pb,其回收率为99.8%~103.7%,RSD值在0.66%~3.25%。野生的与人工种植的比较,Fe、Mn、Zn、Co、Cu元素均比人工种植的高;而Cr元素含量人工种植的比野生的高,有害元素在人工种植和野生中的含量都很低或未检出。[结论]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是一种珍稀的野生生物资源,目前已人工繁育成功。通过对人工种植的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并与野生的相比较,认为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猫爪草块根·分株繁殖对产量与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无性繁殖方式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无性繁殖方式。[方法]以信阳野生猫爪草为繁殖材料进行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测定其产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多糖含量,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分株繁殖产量比块根繁殖产量高,处理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分株繁殖总糖和多糖含量比块根繁殖含量低,分株繁殖黄酮含量高于块根繁殖,处理间总糖和黄酮含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多糖含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对猫爪草块根外形影响不大。采用分株繁殖,并且适当在每个分株保留部分宿根的方式进行繁殖是目前猫爪草规范化栽培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无性繁殖方式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无性繁殖方式。[方法]以信阳野生猫爪草为繁殖材料进行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测定其产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多糖含量,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分株繁殖产量比块根繁殖产量高,处理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分株繁殖总糖和多糖含量比块根繁殖含量低,分株繁殖黄酮含量高于块根繁殖,处理间总糖和黄酮含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多糖含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对猫爪草块根外形影响不大。采用分株繁殖,并且适当在每个分株保留部分宿根的方式进行繁殖是目前猫爪草规范化栽培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不同烟苗密度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繁殖的影响,提高繁蜂效果。[方法]采用4种密度(40、80、160、322株/盘)的烟苗繁殖烟蚜茧蜂,调查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繁殖量、烟蚜茧蜂寄生率和发病率、繁蜂生产成本。[结果]各处理的烟蚜、寄生蚜、僵蚜数量与烟苗密度的相关性表现一致,均随着烟苗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在蚜霉病发病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蚜霉病发病率与烟苗密度呈正相关;80株/盘密度的繁蜂效果最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毕节市烟蚜茧蜂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五唇兰植株根部中分离出的15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将其接入五唇兰组培苗中进行共培养,研究其对组培苗的促生影响并分析其固氮、溶磷和产IAA能力等促生活性。结果表明,15株内生细菌中有11株对五唇兰组培苗有促生作用,其中,Paenibacillus graminis(TW2-1)对五唇兰组培苗有显著的促生影响,促生效果最佳。15株内生细菌中,9株具潜在固氮能力;10株具产IAA的能力,其中Bacillus cereus(TW1-4)产IAA能力最强;7株具溶解无机磷能力,Bacillus megaterium(TW1-1)溶磷量最高,内生细菌的溶磷能力与其产酸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以萝1-苗为烟蚜寄主繁殖烟蚜的效果,为烟蚜茧蜂的规模饲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萝卜苗,达到2片真叶时按4、8、16、32头/株进行接蚜,研究不同接蚜量条件下的繁蚜效果。[结果]最佳接蚜量为16头/株,接蚜后20d总蚜量可达360头/株。[结论]萝1-苗可作为寄主植物进行烟蚜的规模饲养。  相似文献   

11.
刘全美  程必胜  祖国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53-22355,22386
[目的]探讨泊湖沉水植物的移植扩繁效果。[方法]2008~2009年,选择泊湖水深0.5~1.5m的区域作为移植扩繁优质沉水植物示范区,利用播种和网袋垂挂育苗等方法移植扩繁菹草、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沉水植物。[结果]当菹草鳞状石芽播种量为15000g/hm^2。时,其扩繁生物量达3935g/m^2。当轮叶黑藻种芽和苦草种子播种量为3750g/hm^2时,移植扩繁区沉水植物群落的总生物量为2573g/m^2,其中轮叶黑藻的平均生物量为1352.5g/m^2,苦草的平均生物量为631.3g/m^2。[结论]选择优质沉水植物菹草、轮叶黑藻和苦草在泊湖适宜水深移植扩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高效杀虫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维  尤民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49-12050
[目的]从武夷山众多植物中筛选出一种高效杀虫植物。[方法]采用叶碟法,分别就博落回等多种植物对菜粉蝶幼虫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用1.00%的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过的叶碟饲喂菜粉蝶5龄幼虫后,根据其24和48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发现博落回提取物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最强。[结论]博落回植物是一种高效杀虫植物。  相似文献   

13.
海南肾茶3种繁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海南肾茶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压条、分株和扦插3种方法繁殖海南肾茶,探讨这3种繁殖方法的效果。[结果] 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3种方法均能使海南肾茶成功繁殖,其中分株繁殖是保证材料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压条繁殖可以较快地提高海南肾茶的繁殖数量,扦插繁殖是满足产业化生产育苗的最佳方法。扦插繁殖的材料为5-12个月的茎干。在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当光照的情况下,扦插繁殖的材料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20d后就可以进行大田栽培,海南全年均可繁殖,但在12月份最佳。[结论]该研究为海南肾茶的繁殖及其产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aCl2对一品红抗冷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浇灌的方式,设3个浓度梯度,测定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土壤浇灌CaCl2可以增加低温期间一品红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比值,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CaCl2可以提高一品红耐冷性,试验以1 000 mg/L浓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对其规模化发展的影响。[方法]提取了当前蝴蝶兰繁殖技术的3个主要渠道,并从繁殖技术的难易、成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种子胚培养、丛生芽诱导途径和原球茎诱导分化途径是实现蝴蝶兰工厂化生产的3个主要渠道,其繁殖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如丛生芽发生增殖技术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及原球茎诱导稳定性不足等。虽然胚培养技术较成熟,但有报道称胚培养所得的后代表现参差不齐,亲代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不足,加之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使我国蝴蝶兰工厂化生产的道路变得较曲折。[结论]欲实现蝴蝶兰的规模化发展,其繁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长寿花高繁殖的组培体系和瓶外生根技术,促进长寿花工厂化生产。[方法]选用长寿花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加有6-BA1.00mg/L和NAA0.20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出芽丛,再将芽丛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调节不同外源激素配比获得长寿花高繁殖组培体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果]在MS+6-BA0.50mg/L+NAA0.10mg/L+GA30.10mg/L的培养基组合中,诱导丛芽增殖率达到95.35%,增殖倍数达到20倍以上,试管苗生长势好。利用海绵作为载体进行瓶外生根,生根率达到95.00%以上,移栽苗成活率达到100%。[结论]利用海绵作为载体进行试管苗瓶外生根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谢彩云  范国华  莫志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75-7776,7980
[目的]综合鉴定和比较评价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strain)新品系性状。[方法]对沿阶草新品系、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在贵州省独山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主要对物候期、抗逆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观赏性状和营养体繁殖速度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沿阶草新品系在独山试验点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并全年青绿;新品系与2个对照品种相比,花序观赏期长,抗旱,第1年分蘖率高,叶片较小等;其综合性状如果实颜色、耐阴性、抗寒性、耐热性、耐湿性以及营养体繁殖速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是景观绿化优良品系。[结论]该研究可为沿阶草新品种培育及其合理栽培、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品红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培育出更优良的一品红,实现工厂化育苗。[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一品红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物质(PGR)的浓度及配比。[结果]最佳外植体为绿色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消毒时间7~9 min,初期诱导最佳碳源为3%蔗糖;诱导嫩叶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10 mg/LNAA+0.50 mg/L2,4-D;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0 mg/L6-BA+0.10 mg/LNAA+1.50 mg/L2,4-D;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10 mg/LNAA+0.50 mg/L2,4-D;诱导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0.05 mg/LNAA。[结论]筛选出最佳的一品红培养基及其最佳PGR配比,为实现一品红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