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2-2004年对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制种田中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播期、栽插密度与激素用量对其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协优9019适宜的播种期及播差期为:在江淮之间,父本5月7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27d,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父母本行比宜采用2∶14;母本栽插密度采用13.3cm×13.3cm,激素"920"的用量控制在210g/hm2左右,以达到协调群体结构,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2.
皖稻12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2005年对其在淮北地区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播期、栽插密度与激素用量等对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母本栽插密度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性状。皖稻125制种产量3 000 kg/hm2适宜的播种期及播差期为:父本5月10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31 d;父母本行比宜采用2∶14;母本栽插密度采用13.3 cm×13.3 cm,九二○的用量控制在210 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72的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优172是容县农科所选育出的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广西区种子审查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制种高产的主要经验是:掌握好父母本的播错期及抽穗期;重施父本肥,使父本早生快发,穗大粒多,花粉充足;适时适量喷施九二0。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花期偏早父本玉米的制种产量,通过播期调节、播种方式调整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陕科6号"制种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父本迟播7 d、父母本行比1∶7+"满天星"的制种方式,父母本散粉吐丝重叠期最长,果穗结实较好,制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对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航玉35进行了制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张掖灌溉区制种产量要高于67 500 kg/hm~2以上时,父母本行比以1∶6最好。要达到父母本花期协调,以先播母本时第6 d后播父本(50%)、10d后播第二期父本,同时两期辅助"满天星"种植父本的效果最佳。母本种植密度以67 50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的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密度为37.5万(/hm2,或株行距为20cm×13.2cm,氮肥施用量为225kg纯氮/hm2,其N,P2O5,K2O的比例为1.0:0.5:0.8时,产量最高,平均达9.24t/hm2,最高达9.36t/hm2。据此提出产量指标为9.0t/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为:每hm2密度37.5万(,每(插2粒谷秧,纯氮用量225kg,P2O5用量112.5kg,K2O用量180.0kg,其中基肥为猪牛粪22.5t 30kg过磷酸钙;试验还提出了相配套的水分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玉米杂交种邯丰79的高效制种技术,指导优质种子繁育工作,以邯丰79的母本H7和父本H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母本种植密度、父母本行比、父母本播期和施肥量对邯丰79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为父母本同期(4月18日)播种,父母本行比1∶5,母本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经济施肥量为氮(N)210 kg/hm~2、磷(P2O5)165 kg/hm~2、钾(K2O)18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准两优120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两优1202是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准S与恢复系R1202配组育成的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200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准两优1202的亲本特性,选择在北纬24°以南、海拔300m以下的稻区作秋制种基地,通过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父母本高产群体结构、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提高异交结实率、搞好病虫害防治、严格除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等措施,获得单产3.0t/hm2以上、纯度98%以上的制种成绩.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海拔、不同播期、不同父母本行比对甘蓝型春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研究其制种技术,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时,同一父母本行比,海拔高的地区产量高;同一海拔,父母本行比与产量呈正相关。得出在河西冷凉灌区进行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时,应选择早播、高海拔、父母本大行比与及时割除父本行的制种模式,以求获得理想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0.
‘陆两优996’制种化学调控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陆两优996’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率、花时相遇率要求和改善父母本异交特性,采用“九二O”、调花宝、硼肥等化学物质,对父母本的花期花时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喷施“九二O”15 g/hm2,在幼穗分化Ⅻ期施用调花宝120 g/hm2或180 g/hm2,在抽穗50%时每公顷喷施硼肥1.5 kg/hm2效果较好。因此通过化学调控能够改良‘陆两优996’亲本的异交特性,较大幅度地提高该组合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冬小麦"三系"高产制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育系AL22(A)和恢复系99 AR144-1(R)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父母本行比、氮肥用量和化学调控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影响较大,当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最高,为1 718.1 kg/hm2,比平均制种产量高25.7%;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时,制种产量可达1 636.8 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高33.9%;拔节期喷施壮丰安和赤霉素对制种产量影响不大。[结论]在该试验中,当父母本行比为2∶6、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拔节期喷施壮丰安225 ml/hm2和赤霉素30 g/hm2时,制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天丰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丰A为母本,恢复系盐恢269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较优、适口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天丰优269在江苏省适宜作单季中稻栽培,一般产量为9.75~10.5 t/hm2;制种产量一般为3~3.75 t/hm2,最高产量可达5.48t/hm2。现将天丰优269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高产栽培技术1.1适期播栽,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天丰优269的适宜播期应根据不同地区杂交中籼稻的最佳抽穗期及不同茬口来…  相似文献   

13.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低杂交油菜制种的适宜播期、父母本行比及前期施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播期为9月16~25日;父母本行比以2∶3为宜;前期采用平衡配方施肥可使制种产量提高11.5%,在此基础上,增施种肥(磷肥)有进一步的增产效果,可使制种产量提高18.7%。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的种植试验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高产制种技术。亲本繁殖最适宜密度:黄淮海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82500株/hm2;西北地区母本97500株/hm2,父本105000株/hm2。制种最适宜父母本行比黄淮地区为5∶1,西北地区为满天星种植。播种密度西北地区母本97 500株/hm2,父本150000~180000株/hm2,黄淮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112500株/hm2最为适宜。母本播种时播70%父本,2 d后(在西北地区错3 d)再播30%父本,可确保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杂交粳稻的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方法]别通过手插秧播期试验、机插播期试验、喷施不同剂量多效唑化控试验、割叶试验、赤霉酸不同剂量处理试验和父母本不同行比试验,对影响杂交粳稻制种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始历期明显缩短;亲本机插种植的播期应比手插种植方式适当提早3~4d为宜。采用在秧苗喷多效唑有明显的控制株高的作用,多效唑用量应该根据不同亲本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施用600~900g/hm2为宜;割叶措施对提高结实率有一定的作用;杂交粳稻亲本赤霉素用量为75~90g/hm2为宜;母本与父本的行比以6∶2的配置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特优269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配的早籼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12年早造在广西玉林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村示范种植7.09 hm2,项目采用提前播种、稀播培育壮秧;小苗规范抛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加强追肥;合理灌溉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特优269平均产量达11.13 t/hm2.  相似文献   

17.
美优99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野败型不育系美A与优质恢复系广恢998组配育成的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晚籼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在海南高产制种技术:选择相对避风、水源充足的泥田或沙质较轻的泥沙壤田作制种田;依据父母本播始历期合理安排播期;加强田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结构;适时喷施“九二O”,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除杂保纯,适时收割。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交早稻"岳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a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了"岳优108"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播种期,在湘北丘陵地区"岳优108"父母本最为适宜的播差期为:母本"岳4A"在3月29日播种,父本"岳恢108"在4月10日播种,(一般以母本播后11~13d、叶龄2.5~2.7叶时播种父本为宜).同时要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促进双亲群体结构协调发展;加强肥水管理,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加强病虫防治等,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9.
进行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通过多点自然隔离制种不同行比和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育系ZH1A在严格自然隔离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种,经鉴定其纯度基本不受行比和播期的影响,制种时应以提高制种产量为目标,ZH1A在当地正常播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3时可以获得较高制种产量。(2)ZH1A花期长,调整父母本花期需要通过父本分期播种以及摘顶、打苔来实现。(3)选择ZH1A制种基地时慎用盐碱地。  相似文献   

20.
特优175是由福建省稻麦所和南平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N175与龙特浦A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是全国首个打破世界水稻单产记录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98年参加福建省区试,产量居参试组合首位,1999年进入福建省试种,2000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特优175父本植株健壮,穗大粒多,花粉量大,母本龙特浦A异交结实率高,制种易获高产.福建省一般产量在3.0~4.5 t/hm2.我公司位于江苏省中部,具有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气候特征,自2001年开始进行特优175的制种,结合本地的实际和大量实践操作,形成了自己的制种经验,产量一般在3.0~3.5 t/hm2,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