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2头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头牛每天过瘤胃蛋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g,试验1组20g,试验2组40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的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都提高了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肪含量,乳蛋白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泌乳日龄为21~91d的荷斯坦奶牛,以玉米青贮料为基础配制全混合日粮,基础日粮中蛋氨酸含量为42g/a。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分为4个日粮处理组:对照组;添加20g/d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添加45g/d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和添加40g/d瘤胃保护性胆碱组。同时在所有处理组中添加一定量脂肪酸钙盐以确保各处理组含有相同的脂肪含量。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初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经产奶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和体况评分也没有受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的影响。瘤胃保护性胆碱组经产奶牛的产奶量高于其它处理组,乳蛋白含量高于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但与对照组和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相比没有区别。因此,在缺乏蛋氨酸的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甜菜碱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类型及水平的过瘤胃脂肪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产奶量及分娩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按随机单位区组法将奶牛分为5组,第1组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及精补料组成的基础饲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和5%的过瘤胃不饱和脂肪,第4组和第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  相似文献   

5.
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盛期奶牛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牛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分三次饲喂,瘤胃保护胆碱直接投喂于TMR日粮上。试验期60 d。测定了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后,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6%(P〈0.05),乳脂率提高了0.06%(P〈0.05);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量、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36头胎次、泌乳阶段和生产性能等接近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short-and medium-chain fatty...  相似文献   

8.
稀土是镧系及钇、钪等17种元素的总称。稀土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用量少、促生长效果明显、在畜产品中残留低、安全可靠。现应用于畜禽养殖的稀土添加剂有4种:硝酸稀土、盐酸稀土、维生素C-稀土和碳酸稀土。张建文(1991)报道,添加200毫克/千克和800毫克/千克硝酸稀土时,试验组较基础日粮组的产奶量分别提高9.23%和21.52%。1稀土添加剂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日粮中稀土添加量在12.5~20毫克/千克体重范围时,以20毫克/千克体重添加量的效果为佳,且随稀土添加量的增加,乳牛的产奶量有提高的趋势,这个结果与张建文(1991年)的报道结果…  相似文献   

9.
泌乳早期在奶牛饲养中是一个基础时期,这一时期奶牛经受着激素、生理、代谢水平的强烈应激,导致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文中对添加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荷斯坦奶牛泌乳初期(产犊后120 d以内)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酸(New Century)300 g/(d.头)。经56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无明显变化(P>0.05),乳蛋白、乳脂肪、乳糖、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分别提高6.71%、8.16%、0.22%、1.98%、4.08%;牛奶中C4~C15脂肪酸含量减少,C16以上的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尤以(C183∶n6)、(C20∶3n6)、共轭亚麻油酸(c9,t11)、(t10,c12)增加最明显(P<0.01)。从而认为,在泌乳初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酸是保证奶牛能量需要、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确定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碳酸钴对奶牛泌乳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试验日粮(4个试验组),试验日粮为在基础日粮中以碳酸钴(CoCO3)的形式,分别添加钴0.15、0.30、0.75和1.50 mg·kg-1 DM。试验期56 d,其中适应期14 d,正试期42 d。测定每日采食量和产奶量,并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含量,采集饲料和粪样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采集血样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碳酸钴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乳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钴0.30和0.75 mg·kg-1 DM提高了产奶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钴0.75 mg·kg-1 DM组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剂纤维(ADF)和粗蛋白(CP)的消化率(P<0.05)。此外,添加钴1.50 mg·kg-1 DM组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P<0.05),日粮添加钴0.75 mg·kg-1 DM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P<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随日粮碳酸钴水平升高而升高且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综上,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日粮Co水平推荐在0.30~0.75 mg·kg-1 DM,最适添加水平是0.73 mg·kg-1 DM。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平均泌乳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12.5%的常规豆粕,试验Ⅱ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25.0%的常规豆粕,试验Ⅲ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45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但各试验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奶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奶牛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奶牛的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体、乳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应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可以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乳成分,同时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奶产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头健康、经产(平均胎次1~2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胆碱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有机铬组饲喂基础饲粮+8g/d蛋氨酸铬,混合组饲喂基础饲粮+3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机理,同时论述了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作用。旨在为应用过瘤胃胆碱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利用年限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乳腺长链脂肪酸摄取的影响。选用健康且胎次、体重[(554±21)kg]、泌乳期[(120±4)d]和产奶量[(24.30±1.47)kg/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3组奶牛饲喂不同模式的饲粮,即以苜蓿、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为粗饲料的饲粮(MF组)、营养水平约同MF组但以单一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CS1组)和粗饲料比例等同MF组但以单一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CS2组)。试验期90 d,分3期进行,每期30 d,在每期的最后2 d采集饲粮样、乳样和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的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日乳脂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MF组的产奶量和日乳脂产量均显著高于CS1组和CS2组(P0.05),而CS1组则显著高于CS2组(P0.05);MF组的乳脂率显著高于CS1组(P0.05)。2)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动、静脉血浆中C16∶0、C18∶0、C18∶2cis-6、C18∶1 cis-9和总长链脂肪酸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的血流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P0.05),呈现出CS1组MF组CS2组。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动脉对总长链脂肪酸的供给量,表现为MF组和CS1组显著大于CS2组(5 629.51、6 605.02 g/d vs.3 878.91 g/d)(P0.05)。4)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乳腺对总长链脂肪酸的摄取率,表现为MF组和CS2组显著高于CS1组(10.99%、10.84%vs.7.39%)(P0.05)。5)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乳腺对总长链脂肪酸的摄取量,表现为MF组(618.69 g/d)CS1组(487.87 g/d)CS2组(420.56 g/d),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揭示了在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增加精料浓度并不能有效提高奶牛乳腺对长链脂肪酸的摄取。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DCAB)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完全试验设计,选取75头健康的泌乳中期(104.8 DIM±12 DIM)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产奶量、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DCAB值为195.76、186.68、177.77、166.94、239.12 mEq/kg DM的日粮。试验期为67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的O2分压与试验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DCAB对PCO2、pH、HCO3-、TCO2、SATO2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DCAB对奶牛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DCAB对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13.98%、15.99%、10.77%和4.55%、6.40%、1.61%。奶牛血清中T4、T3、COR的浓度受DCAB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粮DCAB值的升高,血清中尿素氮的浓度呈上升趋势,试验Ⅰ组最高。综合上述指标,在热应激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饲喂DCAB值为186.68~195.76 mEq/kg DM的日粮时对改善其健康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日粮补充棕榈酸对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体重((598.49±30.98)kg)、胎次(2~4胎)、泌乳时期(产犊15~37天)和泌乳量((20.76±3.32)kg)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补充2.0%和4.0%棕榈酸,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为60d。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采集奶样和血液样品,测定乳成分,同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浓度。结果表明:1)3个处理组之间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初始产奶量、饲料效率、初始乳脂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糖含量和初始的游离脂肪酸、葡萄糖、乙酰乙酸、β-羟丁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以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瘦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2.0%和4.0%棕榈酸组显著提高产奶量、标准乳(FCM)产量和试验后乳脂率、葡萄糖、胰岛素和IGF-1浓度(P<0.05),显著降低试验后乙酰乙酸、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胰高血糖素和瘦素浓度(P<0.05)。3)2.0%与4.0%棕榈酸组之间的产奶量、FCM、乳蛋白、乳非脂固形物率、乳糖、葡萄糖、乙酰乙酸、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IGF-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瘦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日粮补充2.0%或4.0%棕榈酸可通过调节泌乳早期奶牛体内激素分泌,使酮体生成量减少,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效果最佳剂量为日粮补充2.0%棕榈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