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饲料级混合油是将从食品行业回收的二次油脂(餐饮业的残余及煎炸后不能食用的油脂),经水化、过滤、干燥、脱胶、脱酸等一整套严格的加丁工艺并经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其各项质量及卫生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饲用油脂(NYFF913-2004)。售价也明显低于豆油、猪油,按2008年行情,每吨低3000~5000元。  相似文献   

2.
正一、饲料油脂的种类油脂是畜禽日粮调配中常用的组分。按照过去的分类方法,饲料油脂主要包括动物油、植物油和混合油等三大类。其中,混合油是餐饮业或食品工业用后的植物油与动物油的混合物(不能含有地沟油),经去水、去渣、脱色、脱臭及高温处理等加工工艺后得到的油脂产品。按照行业标准(NY/T193-2004),在畜禽日粮中使用混合油曾经是合法的,但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饲料原料目录》  相似文献   

3.
行业     
省饲协召开《饲料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座谈会 2012年3月13日,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召开《饲料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向省内油脂生产企业、饲料企业以及业内专家了解《征求意见稿》中取消“饲料混合油”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饲料级混合油与棕榈油,豆油对肉鸡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用仔鸡的配合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脂肪、肉鸡生长发育特别快、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也大为提高。为此,我们选用美国生产的饲料级混合油脂,用以代替价格昂贵的棕榈油、豆油类油脂,无疑价廉物美,可使饲料厂得到很大的实惠。但是,混合油脂在国内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如何,还未见报。本次试验便是美国饲料级混合油与其它二种油脂作为高能原料在肉鸡生长中之评定。试验自98年8月4日入雏,9月20日出栏,历47天。  相似文献   

5.
对北美的大多数养猪生产者而言,现在可溶性干酒糟(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的使用非常普遍。然而,研究和田间试验显示尽管DDGS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成分,但需要应用适当的饲喂策略以使得饲料成本和猪肉品质均达到最佳化。玉米干酒糟约含有10%的油,此类油脂富含亚油酸(C18:2)——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产生(不受欢迎的)软猪油。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通过饲养和屠宰试验,与棕桐油、鱼油和毛豆油相比较,探讨了日粮中添加饲料级混合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00只AA1日龄雏鸡,按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棕桐油组、毛豆油组、鱼油组、混合油组,每处理10个重复,每重复40只,公母各半,分群饲养。前、中、后期油脂的添加水平分别是:棕桐油组2.0%、2.5%、3.5%,毛豆油组1.6%、2.0%、2.8%,鱼油组1.8%、2.2%、3.1%,混合油组1.5%、1.9%、2.7%。不同油脂按等能添加。结果表明,与其它3种油脂相比,混合油可显著提高内仔鸡后期平均日增重(42.18g±7.65g)(P<0.05),且每千克增重成本最低;混合油组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其它3组差异不显著(P>0.05),前期、中期及全期的饲料报酬不及毛豆油组;但混合油对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1油脂的选择在所有的饲用油脂中(动物性、植物性、海产类),植物性油脂的生物学价值最高。蛋鸡对植物油吸收率高于动物油,动物油中猪油吸收率高于牛油;不同的油脂混合后,由于脂肪酸的协同作用,又使各自的吸收利用率得到提高。据测定,鸡在3~4周龄和8周龄以上两个阶段,对大豆油的吸收率均为96%,高于其他任何油(玉米油和猪油次之)。大豆脂肪中富含机体不能合成的不饱合脂肪酸(又称必需脂肪酸),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大豆油的代谢能值也最高:8.8兆卡/千克。故此,添加饲用油脂时,首选大豆油:价格低廉,易…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使用的磷脂是大豆磷脂成分的总称。大豆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大豆油、VE、胆固醇、糖脂、游离脂肪酸等。大豆磷脂主要沉淀在油脂加工的副产品即“油脚”中。磷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饲料原料或添加剂用于饲料中。但由于油脚及其所含的磷脂均呈难流动的粘稠状态,作为饲料原料直接使用难以混合均匀,从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日粮添加猪油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奶仔猪日粮添加猪油效果试验石旭东(兰州猪场甘肃兰州730030)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对畜禽饲料中添加脂肪极为重视,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据国内外报道,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动物或植物油脂可提高日增重,降低饲料消耗和仔猪死亡率等。为研究在断奶仔猪日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不同脂肪源配制成等氮等脂的7种饲料,对大菱鲆[(27.31±0.10)g]进行40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7种饲料分别添加6%的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RO)、花生油(PO)、猪油(L)、鱼油-豆油(1∶1)(FSO)和鱼油-豆油-猪油(3∶4∶3)的混合油(MIX)。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研究结果表明:(1)鱼油-豆油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基础饲料组)提高了10.42%(P < 0.05),猪油组特定生长率最低,较鱼油组降低了19.79%(P < 0.05)。猪油、混合油、花生油组饲料系数分别较鱼油组提高了36.36%、33.33%、25.25%(P < 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2)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 > 0.05),猪油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菜籽油组和花生油组,其中较鱼油组降低了4.47%(P < 0.05)。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大菱鲆空壳、内脏和背肌的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猪油组空壳的水分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混合油组(P < 0.05);(3)各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猪油组和混合油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分别升高了124.89%和119.94%(P < 0.05),混合油组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提高了352.51%(P < 0.05),表明猪油组和混合油组鱼体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综合以上7种饲料脂肪源对鱼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鱼油-豆油(1∶1)、豆油和菜籽油可作为大菱鲆饲料合适的脂肪源,而猪油、混合油不适宜作为大菱鲆的饲料脂肪源。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观察饲料用混合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各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得到评价饲料用混合油脂氧化程度的有效衡量指标。试验选用3批次豆油,3批次鱼油,10批次国产饲料用混合油脂以及2批次美国饲料级混合油,在室温下储存120 d,观察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值、茴香胺值和水提取物电导率5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酸价外其余四个指标都随着油脂储藏时间的延长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在饲料用混合油脂储藏过程中变化程度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可以用作评价饲料用混合油脂氧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猪: 1.加饲油脂促进仔猪生长 美国在断奶仔猪饲料里加入一定量的油脂,可以有效地促进仔猪生长。实践中采用豆油和椰子油各半的混合油,加喂断奶仔猪,即在仔猪的每日饲料中添加2%~5%的混合油,仔猪生长速度可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抗氧化剂在饲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英  陈志华 《饲料工业》2002,23(11):19-21
饲料中维生素氧化损失和油脂氧化酸败,不仅会影响畜禽的食欲,严重时会引起畜禽维生素的缺乏和氧化油脂中毒,导致畜禽大面积的死亡。为了减缓饲料中油脂和维生素的损失,采用抗氧化剂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方法。在饲料中加入高效抗氧化剂,不仅能有效防止油脂的变质,而且能减少饲料中维生素的损失,从而使饲料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较好的品质。目前使用的抗氧化剂有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丙酯(PG)、乙氧喹(EMG)等单体,市场上也有抑氧素、抗氧安、抗氧喹、鲜灵(ENDOX)、保鲜乐等复合抗氧化剂。不…  相似文献   

14.
各种油脂在肉用仔鸡配合饲料中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豆油、菜油、棉油、猪油在肉用仔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豆油后其生长速度、料肉比和经济效益最佳,而使用猪油后由于其价格低廉经济收益稍优于菜油和棉油。使用不同的油脂基本上不影响肉用仔鸡的脂质饱和度,但使用猪油后明显使肉仔鸡血清胆固醇升高  相似文献   

15.
饲料生产中.添加脂肪可有效地提高饲料适口性.还可以降低配料过程中的粉尘,减少设备磨损。畜禽饲料用油一般为猪油、牛油、大豆油脚等。油脂添加设备是饲料生产流水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安装的加油设备少部分是进口的.大部分是国产。进口和国产的设备其工作原理类似。本文以一种安装较多的国产加油设备为例.阐述生产和饲料加工厂家应如何做好油脂添加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各种油脂在肉用仔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豆油、菜油、棉油、猪油在肉用仔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豆油后其生长速度、料肉比和经济效益最佳,而使用猪油后由于其价格低廉使经济收益稍优于菜油和棉油。另使用3不同的油脂后基本上不影响肉用仔鸡的脂质饱和度,但使用猪油后明显使肉用仔鸡血清胆固醇升高。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新泻农业大学实验农场的研究报告表明: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油脂,其生长效果更良好。添加的油脂是植物性混合油(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一和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日粮油脂干预后胸肌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的代谢机制,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选取1日龄慢速型清远麻母鸡4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CON)饲喂大豆油日粮,试验组(BOF)饲喂等量的混合油脂(大豆油∶猪油∶鱼油∶椰子油=1.0∶1.0∶0.5∶0.5)日粮,试验期12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降低了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 0.05);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中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油酸(C18∶1n-9)、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的比例,显著降低了亚油酸(C18∶2n-6)比例(P < 0.05)。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试验鸡胸肌中共筛选到11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 > 1,P < 0.05),其中63种差异物质被注释,主要是磷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组显著增加了胸肌中谷胱甘肽和肌肽含量(P < 0.05)。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酸代谢等脂质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 < 0.05)。综上,混合油脂日粮相较于大豆油日粮提高了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了胸肌组织中DHA和EPA的沉积;日粮油脂干预后肉鸡胸肌中磷脂代谢物、氧化稳定性代谢物和脂类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本研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可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油脂的使用方法。因油脂黏性大,若添加不当很难拌均。采用人工添加时,要先做到加热溶化油脂(冬季要求温度高些),逐步用粉料扩大稀释,搅拌均匀,最后与剩余日粮混均。切忌油脂直接与饲料添加混合。也可用喷雾器把油脂均匀喷洒在颗粒饲料表面,从而提高肉鸡饲料的适口性。2)油脂种类与适宜添加量。油脂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如猪油、牛羊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5 MJ/kg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其代谢能在29.3 MJ/kg左右。一般来讲,肉鸡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体外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微生物数量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筛选日粮中亚麻油与棕榈油的适宜比例。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7个处理组,一组为对照组(CON),培养底物中不添加任何油脂,一组为亚麻油组(LSO),培养底物只添加亚麻油,其余五组为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组,分别为9:1(LP1)、8:2(LP2)、7:3(LP3)、6:4(LP4)和5:5(LP5)组,油脂的添加比例为2%。每个处理组进行24 h体外批次培养。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SO组及混合油脂组的体外瘤胃培养液中脂解厌氧弧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和白色瘤胃球菌(R.albus)数量、激素敏感脂酶(HSL)、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VL5)、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糖分解丁酸弧菌(B.proteoclasticum)、亨氏丁酸弧菌(B.hungatei)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部分混合油组的乙酰辅酶羧化酶(ACC)、脂肪酸脱氢酶(FADS1)活性高于CON组(P<0.05);混合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