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草业科学有30多个本科专业,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党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草与山水林田湖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的促进山水草系的治理与发展,在这个大背景新形势下,草业科学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而这个行业也逐渐开始兴起,对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情况与办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四川20世纪90年代草业科学本科生的学业和就业情况,指出学生就业近半数集中在城镇绿化,其次才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此外,还针对新形势提出了办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阐释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助理、自选试验探究学习和毕业论文实习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为培养草业科学专业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现代草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草业科学专业作为我国草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业人才的培养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扬州大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综合性大学为优势,注重多学科融合;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等要素进行分析,给出扬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具体做法,并对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南方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的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安沙舟 《草业科学》2003,20(6):82-84
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开展的新形势,结合新疆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教育工作的问题,提出草业科学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初步设想:改变现有培养目标;改造现有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调整课程时间安排,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二为一;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全国30余所院校均设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每年有1 000名以上,就业竞争日益上升,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具有区域特色。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草业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及修改情况,同时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基本理论创新,教学指导思想确定、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建立及推广、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和学研产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草业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草业科学人才。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南方草业科学及草业科学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草业科学在我国北方,尤其在牧区一直受到重视,因此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发展较早。但在我国南方,虽拥有1.3亿hm2可开发利用的草地面积,但因重视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草业科学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南方草业科学内涵和特色的分析,对南方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具有专业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面贯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保障的重要体现.在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应该结合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广泛吸取国内外优秀的培养经验,把握好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方向,为适应当今新农科改革背景下的对专业草业科学人才的需求,培养相关草业科学人才的竞争力,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构建新农科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业科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结合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办学特点,总结认为通过课程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科研素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可以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依托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开展综合性野外教学实习的创新与实践。从综合教学实习的目标定位、实习课程的关联性分析与系统设计、综合性实习项目的筛选及综合实习的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草业科学综合性野外教学实习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实习课程、实习内容与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以综合性、系统性与研究性实习项目为主体,提高了野外教学实习的效率,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演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草业科学专业逐步建立了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实施以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为主体,提升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并根据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及学校办学实际,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寿荣  干友民  张新全 《草业科学》2011,28(10):1878-1881

摘要:美国高校办学成功的经验包括稳定的高校系统、民主管理下的责任制、严格的行会监督机制、竞争机制、社会检验和回馈机制等。本研究在介绍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改革和草业科学的发展作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草业教育在中华民国时期已有萌芽,1939年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在青海贵德县成立,主要培养藏族学生,设有垦牧科,开设了牧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草业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各地的30个高等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大部分都曾培养过少数民族的学生。根据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西部7所普通高等学校,北京林业大学(只包含博士研究生)和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含中专生)的统计,截止2008年,已培养出了31个少数民族草业科学本专科毕业生2 985名,高职和中职毕业生1 143名;授予了13个少数民族的98名研究生草业科学硕士学位和蒙古、回、朝鲜、哈萨克、达斡尔、仡佬和柯尔克孜7个少数民族的21名研究生草业科学博士学位;此外,还通过短训班培训了2 027名草业专业人员。少数民族草业教育取得这些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贯彻执行了党的优惠和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根据少数民族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challenges (increasing levels of integration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facing the teaching of zo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zoology curriculum are explored herein. General context is provided and a more focused scrutiny of the situation in North America is presented. The changing emphases in more broadly‐based biological sciences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 are outlined,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ole of zoology as part of fundamental biological training is considered. The longer term impact of such changes in emphasis on the teaching of zoology is discussed, and the central role that zoology can play in dealing with both science content and science education is advanced. Based upon a focal workshop on the future of the zoology curriculum in Canada, a perspective on the challenges facing curriculum evolution is provided. Extensive curriculum redesign is called for to ensure that zoology provides a broad‐scale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biodiversity in evolutionary, e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ontexts. Barriers to, and drivers of change are identified and the need for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to curricular evolution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