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HACCP体系在保持原料奶风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原料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ABC"三种来源的不良风味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保持原料奶风味的HACCP体系表。为原料奶生产过程中,保持优良风味,去除不良风味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10):18-21
为研究屠宰体重对猪肉品质、风味物质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选择120头175—185日龄杂交育肥猪为研究对象。最终根据屠宰体重将每组(n=36)杂交猪分为轻重(LW:100 kg)组、中重(MW:110 kg)组以及高重(HW:120 kg)组。杂交猪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分析猪肉品质指标、风味物质指标以及感官指标。结果表明:HW组肌肉中脂肪含量和系水力显著高于LW和MW组(P 0.05);HW组肌肉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LW组(P 0.05);屠宰体重对肌肉中11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0.05),且HW组中肌肉中脂肪酸氧化衍生物的风味物质(醛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屠宰体重的增加与更高的风味物质含量、多汁性以及可接受性感官评分显著相关(P 0.05)。综合上述结果,该研究建议在不影响猪肉品质的前提下将120 kg作为商品猪的适宜屠宰体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发酵全价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臭味物质、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混合发酵菌剂制备发酵全价饲料。选择90头22 kg左右的约荣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分别饲喂无抗饲料(对照组),含抗生素的饲料(抗生素组)和发酵全价饲料(发酵组)。饲喂2个月后,测定各试验组猪的生长性能、粪便pH、挥发性臭味物质的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①全价饲料经发酵后,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0.01),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力均有升高趋势(P>0.05)。②饲喂两个月发酵全价饲料对各组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影响均不显著(P>0.05)。③各组猪的粪便pH及对甲酚、吲哚、粪臭素、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发酵组的异戊酸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④各组猪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补体蛋白4(C4)含量显著升高(P<0.05),这两项指标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长期饲喂发酵全价饲料对猪生长,粪便pH,粪便主要臭味物质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IgG、IgM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没有延续短期饲喂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延边黄牛不同部位牛肉营养成分、重金属及抗生素残留、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00头健康且体重相近的27月龄延边黄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10头牛进行屠宰,取胸肉、眼肉、西冷、上脑和里脊5个部位肌肉样,测定牛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剪切力、肉色、氨基酸、脂肪酸、重金属、抗生素、风味物质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牛肉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可以增加牛肉中总氨基酸含量及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的总含量,并提高牛肉中棕榈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延边黄牛胸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眼肉和里脊部位的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西冷、眼肉和胸肉中氮氧化合物和无机硫化物类等芳香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牛肉中均未检测到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4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TMR中添加不同水平(0、300、600、900 g/d.头)的陈皮对奶牛乳风味的影响,并采用GC-MS分析了陈皮中的主要挥发性活性物质及添加陈皮后乳中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在奶牛TMR中添加陈皮对奶牛的采食量及乳成分无影响(P>0.05),在添加量为300、600 g时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添加量为600 g时,牛奶的色泽、异味感和甜味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陈皮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合物是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等;添加陈皮的牛奶中能检测出陈皮中所特有的一些芳香性化合物,如柠檬烯、γ-榄香烯、乙基亚麻酸、油酸、油醇等,且这些化合物在牛奶中的含量随着日粮中陈皮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600 g(/d.头)陈皮能提高奶产量及改善奶风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云南民族特色传统乳制品乳饼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玫瑰再制乳饼的工艺参数,并分析了产品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即食玫瑰再制乳饼最佳工艺参数为:奶粉添加量14%、麦芽糊精添加量3.5%、玫瑰花添加量0.2%、卡拉胶添加量0.3%。玫瑰再制乳饼产品富有独特的奶香味和玫瑰风味,弹性、内聚性、胶着性以及咀嚼性都显著高于作为参照的酸水乳饼(P0.05);其蛋白质含量(24.62±0.62%)、脂肪含量(28.79±0.43%)、水分含量(36.6±0.27%)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即食玫瑰再制乳饼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卫生安全、便于携带及食用,可为云南乳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实施中国奶牛场良好农业规范(GAP),对原料奶生产工艺流程重点确立奶牛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安全、奶牛场的卫生管理、挤奶机的消毒、储奶罐温度和管道清洗消毒等关键控制点,研究实施奶牛场GAP前后对原料奶质量影响,分析奶牛场执行GAP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奶牛场实施GAP操作后,3组试验牛原料奶中体细胞数(SCC)平均下降35.36万个/mL,差异极显著(PO.05);3组试验牛平均乳脂率增长8.9%,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8.
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14头,研究了保护氯化胆碱对奶牛泌乳初期生产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总奶产量比对照组高8.6%;奶成分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浆葡萄糖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产后1周,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略偏高于对照组,而谷丙转氨酶含量两组基本一致(P>0.05);试验组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产犊时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以壳寡糖质量浓度不同的酸乳为研究对象,探究壳寡糖对酸乳发酵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pH值、滴定酸度、乳酸菌总数和流变特性为指标,研究壳寡糖对酸乳发酵特性的影响;以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和滋味为指标,评价壳寡糖对酸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酸乳发酵过程中的滴定酸度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壳寡糖质量浓度为0~100 mg/mL时,酸乳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与对照组相似(P>0.05);随着壳寡糖添加量的进一步提高,壳寡糖酸乳在相同发酵时间内与对照组样品相比具有更低的滴定酸度、乳酸菌总数和更高的pH值(P<0.05);当壳寡糖质量浓度为0~100 mg/mL时,酸乳的各感官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具有较优的风味。因此酸乳中壳寡糖的质量浓度为0~100 mg/mL时对酸乳的发酵特性和感官品质无不良影响,可将其应用于酸乳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四种饲养模式(有抗生素放养、无抗生素放养、有抗生素舍养、无抗生素舍养)下的鸡蛋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醛类、醇类、酮类均是放养极显著高于舍养;相比有抗生素养殖,不添加抗生素养殖更能显著提高鸡蛋中的风味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β-内酰胺类药物有抗奶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日龄、体重(42.64 kg±1.16 kg)相近的公犊牛18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牛奶,试验组饲喂有抗奶,犊牛60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 d。试验第10、20、30、40和50天分别采集正常牛奶和有抗奶,测定乳成分、大肠杆菌数和乳中抗生素含量。试验第30、60、90和180天逐头空腹称重,测量体尺,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第7、15、30、60、90和180天于晨饲前对公犊牛空腹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显示:①试验牛场有抗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量为268.65 μg/L,且有抗奶的乳蛋白含量、体细胞数(SCC)和大肠杆菌数显著高于正常牛奶(P<0.05);②饲喂有抗奶显著降低公犊牛第30天时的体重和试验60 d内的ADG(P<0.05),显著降低公犊牛第90天时的体长及第60和90天时的胸围(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公犊牛IgA在第30、60和90天时显著升高(P<0.05),IgM在第7天时显著升高(P<0.05),IgG在第30和60天时显著升高(P<0.05);IL-2和TNF-α在第15和30天时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喂有抗奶明显降低犊牛哺乳前期日增重,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断奶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2.
HACCP在全脂乳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全脂乳粉生产中HACCP体系的建立过程,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危害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并建立了监控措施和纠偏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研究高寒地区荷斯坦奶牛优化补饲方案的推广价值。[方法]实验选取A、B牧场无临床型乳房炎健康泌乳牛为研究对象,将两座实验牧场奶牛,分别各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饲喂优质补饲日粮,对照组饲喂传统日粮,实验牛只每天放牧5 h。实验期为60 d,10 d为预饲期,50 d为实验期。[结果]A、B牧场实验组补饲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15.77、16.11 kg/d,明显高于对照组(14.02、14.47 kg/d)。A牧场实验组单产为16.89 kg/d,对照组单产为12.25 kg/d,差异显著(P〈0.05);B牧场实验组单产为17.22 kg/d,对照组单产为13.21 kg/d,同样差异显著(P〈0.05);同时A牧场与B牧场实验组的单产在与2014同期相比时同样差异显著(P〈0.05)。A牧场每千克奶饲料成本降低0.26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B牧场降低0.13元。A牧场实验组的牛奶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5%和3.28%,和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0.29%和0.22%;B牧场实验组牛奶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虽然低于对照组,但也达到了4.08%和3.15%。A牧场实验组牛奶体细胞数(39.14万个/m L)比对照组体细胞数(60.54万个/m L)低21.40万个/m L。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牛的比例,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近2.67%。[结论]高寒地区荷斯坦奶牛可实行优化补饲方案,且能够提高企业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HACCP原理在生鲜牛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CCP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英文缩写,该文结合我国大多数中、小奶牛场硬件条件,运用HACCP原理,分析了泌乳牛饲养和生鲜牛奶生产过程中危害产生的原因,制定了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建立了控制制度和验证方案,有效的控制了危害的出现.同时通过实施HACCP计划,使生鲜牛奶的卫生、安全质量达到了发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高蛋白质、高脂肪精饲料对驴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 3~7岁的健康泌乳母驴 34头,设 A(12头)、B(10头)和 C(12头)3个区,共 5个处理。所有驴饲喂基础饲粮。每个区均设对照组,各试验组驴分别补饲粗蛋白质水平为 31.44%(试验 1组,A区,4头)、粗脂肪水平为 25.77%[20%棉籽油(试验 2组,A区,4头)、20%葵花籽油(试验 3组,B区,5头)、20%菜籽油(试验 4组,C区,6头)]的试验精饲料 1.5kg/d。预试期 14d,正试期14d。结果表明:1)除含 20%葵花籽油的试验精饲料外,其余试验精饲料采食量(>1300g/d)均达到预期的采食量,且未出现消化异常,表明所用精饲料适口性较好,驴对它们有较好的适应性;2)补饲含 20%棉籽油和含 20%菜籽油的试验精饲料均显著提高了驴日均产乳量(P<0.05),驴日均产乳量可达 1.5kg/d,而日均总泌乳量可达 4kg/d;3)补饲不同试验精饲料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驴乳中乳蛋白、乳糖、粗灰分含量较稳定,而乳脂含量变化非常大。总之,补饲高蛋白质、高脂肪的精饲料可提高驴产乳量,但对乳成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Part 1 of the study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a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based programme and accompanying handbook for the control of mastiti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ustomised HACCP-based programmes, which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handbook and assessed on six Irish dairy farm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ction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ologie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suc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efficacy of control of sub-clinical mastitis as measured by Somatic Cell Counts (SCC) and the degree of compliance by farmers in adopting and maintaining recommendation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period. No overall differences in SCC before an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y were found when all six farms were considered together. Three of the six study farm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erd milk recorded SCC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program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study was achieving initial agreement on recommendations as well as ongoing monitoring of compliance during the study. This pilot study shows that HACCP can be implemented on farms as a means of working towards the control of mastitis and that farmer attitude, and understanding of mastitis are crucial in terms of motivation irrespective of practical approaches used to manage mastiti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00±29)kg、胎次2~3胎、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5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其中1~9 d为预试期,10~40 d为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6和160 g/(d·头)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个试验组的产奶量(第24、31和40天)、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含量以及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乳脂中CL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和38.6%,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其乳脂中CLA含量,从而优化乳脂中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HACCP在玉米乳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玉米乳饮整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变化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定了各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了玉米乳饮料生产的HACCP系统,并制定出HACCP工作计划表。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d,试验期77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以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 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 d,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效果.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