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授精方法,是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其优点如下:有利于预防传染病;提高公猪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品种及优良父系的推广,提高配种成绩,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克服因公、母猪体形过大,不宜本交的困难及时间、区域差异,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2.
仔猪断奶后由于受到环境的应激,包括饲料的突然变化、离乳等造成生长抑制,特别是断奶后1周常为负增重,是困扰养猪生产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间歇性哺乳可以克服仔猪断奶后的失重现象,促进仔猪生产性能的提高,进而实现养猪效益最大化。现将该技术进行综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具有如下优点:节省公猪,并减少公猪的使用次数;克服时间和区域差异,适时配种;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配种率;增加遗传性能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扩大良种覆盖率,有利于品种改良:利用显微镜、密度仪等仪器对精子质量进行监控,可及时淘汰精子质量较差的公猪。  相似文献   

4.
规模养猪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争取规模效益已成为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一环。它受经营者本身素质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规模经营者必须创造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寻找最佳途径提高规模养猪效益。一、规模养猪回顾随着农村产改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劳力不断向乡镇工业、个体企业、第三产业转移,养猪农户大量减少。我镇1982—1992的10  相似文献   

5.
2年来,我国养猪业迅猛发展,同行业的竞争使专业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多数养猪专业户猪的胴体瘦肉率低,大多只有50%-60%;养猪生产规模小,饲养条件差,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了他们养猪的竞争力。要想克服自身的弱点,并在经营上提高竞争力,必须选好品种并搞好繁殖。  相似文献   

6.
在过往的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者过多地关注了猪病,或者说过多地关注了某种猪病。猪病是影响养猪效率和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养猪生产者在关注猪病、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日常操作要遵循提高猪场的健康程度为唯一宗旨,猪群健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健康养猪,即重视日常程序管理和细节管理,如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实施,理顺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7.
仔猪断奶后由于受到环境的应激,包括饲料的突然变化、离乳等造成生长抑制,特别是断奶后1周常为负增重,是困扰养猪生产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间歇性哺乳可以克服仔猪断奶后的失重现象,促进仔猪生产性能的提高,进而实现养猪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张浩  汤小敏 《兽医导刊》2016,(20):212-213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一是在种猪饲养上减少饲养种公猪的数量,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二是在生猪生产上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促进品种改良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其整齐度;三是在控制疾病传播上减少疾病的传播;四是在配种时克服种公猪与母猪体格大小的差别,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达到适时配种等优点.结合江苏省邳州市多年实施猪人工授精的实践,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技术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科学的人工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品质检查、稀释、分装等适当处理后,用器械将处理好的精液输到发情母猪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猪直接交配的繁殖技术。此技术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充分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养猪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好、数量多、体重大的仔猪,所以,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就能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笔者经过生产实践,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11.
王维福 《兽医导刊》2016,(16):233-233
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养猪场的主要追求目标,如何提高规模养猪的经济效益,是每个养猪生产经营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当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养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养猪生产经营者亏损严重,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增加收入、减少亏损的关键。本文就对提高规模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养猪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值得养猪生产者和兽医工作者重视的大问题,下面对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1.现阶段养猪生产不定位,处于无序状态(1)农民养猪户增加过猛:虽然近年来现代化养猪生产在一定地区取得较快发展,但就我国养猪生产总体而言,基本是处于传统养猪生产向现代化养猪转轨阶段,传统养猪生产与现代化养猪生产并存,而且在大部分地区农户传统养猪仍是养猪生产的主体,加上近年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提高收入,通过养猪生产将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使大量农户投入养猪生产行列。(2)受养猪效益高峰的驱使,各行各业人士纷纷投向养猪生产:每次养猪效益处于高峰时期,都毫无例外地驱使一大批业外人士投身到养猪领域,特别是1997-1998…  相似文献   

14.
猪人工授精技术(AI)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配种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1猪人工授精技术现实意义猪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在养猪生产中应用,它具备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可异地配种、减少劳动强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养猪的经济效益,是养猪经营水平的综合反映。它受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收入与成本、经营的方式与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养猪经营者必须善于创造和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寻找最佳途径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一、八十年代养猪生产的回顾我场1981年到1990年共生产种猪和商品猪87590头,消耗饲料1423万千克,产量378.19万千克,收入1318.84万元,成本994.66万元,利润324.18万元。10年间规模和效益得到同步地发展,猪舍6550m~2增加到  相似文献   

16.
韩义龙 《饲料研究》1995,(10):27-28
蓬莱节粮养猪配套技术山东省蓬莱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韩义龙饲料占养猪生产成本的70%─80%,如何节省粮食,是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问题。这在粮食不足、价格飞涨的蓬莱,更有其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必须设法节省粮食,探讨节粮养猪配套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当前众多养猪户在猪品种毛色与性能、仔猪早期断奶、育肥猪的合圈饲养与配合饲料的使用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产生原因和克服方法从技术上进行了讨论 ,这些偏差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猪生产的发展。建议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和科学技术普及力度 ,提高认识 ,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养猪生产中常见应激及其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激是指动物为克服环境和管理的不利影响,在生理上和行为上所作出反应的过程,目的在于克服应激因子的危害性,以保持体内平衡,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适应机制和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但应激刺激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就会逐渐失去应付能力,从而出现衰竭现象,陷入病理状态,以致降低生产性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对家畜的应激能力进行调控,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种公猪生产性能不好,直接影响到母猪的产仔性能,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因此,养猪生产中必须重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通过加强饲养,完善管理,达到提高种公猪生产性能与繁殖力,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瘦肉型商品猪育肥生产是养猪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主要任务是:改进育肥技术,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日增重和饲料转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