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县水稻秧田杂草危害较重,其中尤以牛毛草分布广泛,危害普遍,严重地影响秧苗素质,成为农业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1987年在四川省植保站统一布置和指导下,针对秧田牛毛草等主要杂草进行了化学防除试验、示范,以便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志巧 《广西植保》2006,19(3):33-36
水稻是我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200万hm2;占粮食种植面积78·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80%。我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稻田草害严重,草害是制约我区水稻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常见稻田杂草有20多种,以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千屈菜科、眼子菜科,雨花科的杂草为主;一般稻田有杂草10~20株/m2,严重的有杂草30株/m2以上。未防除杂草的稻田,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15%~30%,有的甚至失收。我区稻田化学除草较为广泛普及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最初使用丁草胺乳油、乙草胺粉剂等酰胺类和禾大壮、杀草丹等氨基甲酸酯类…  相似文献   

4.
免耕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亚群  程勤海 《杂草科学》2011,(4):44-45,49
免耕直播稻田与常规直播稻田相比,杂草发生量大,发生期早。免耕直播田的杂草化学防除要以"治早、治小"为原则,以"一封、二杀、三补"为策略。同时,要注重除草剂的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廖平农场农作物栽培管理比较粗放,草害尤为严重.实行稻田化学除草以前调查秧田,每平方米就有稗草59.67株.本田除了稗草外,还有莎草、鸭舌草、瓜皮草等.仅稻田采用人工除草一项,每年就花大量劳动力.几年来,在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稻田草害化学防除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9年至1992年,推广应用化学除草面积13380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5.3%.实行稻田化学除草后,由于“免耕”、“少耕”技术的实施,大大地节省劳动力,使劳动力得到很大的缓解,有效地促进了其它支柱产业的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机械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除的有效技术措施,开展了播前、播后芽前封闭和杂草茎叶期茎叶处理与封闭相结合的田间除草试验.结果 表明,播后2d用苄嘧·丙草胺芽前封闭处理效果最佳,在播后15d和30 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6.32%和86.56%.  相似文献   

7.
由于耕作制度的变更,稻田恶性杂草——野墓葬/Beocllaz.--p切办政时切尬J在我市部分田决危害严重,而一般防治方法的效果很不理想,受害区群众迫切需要对其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通过近2年研究,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1997年在水稻移栽后7天用药上法进行土出处理,每ho7d用10%于黄隆3k、10%毗呼黄隆2%,80%稻思达鸨,80%稻思达的十10%李黄隆15g,对野车养株防效分别为34.3%,536%,56.4%和49.5%;鲜重防效分别为49.2%,55.8%,57.3%,536%,防治效果不理想。1998年,我们根据野车弃地下球茎于水稻移栽后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绿麦隆防除麦田杂草的最佳施药期,1990—1991年我们进行了分期用药试验,结果表明绿麦隆在麦苗一叶一心期施用,除草效果最好。 2月下旬调查,亩用绿麦隆300克一叶一心期用药,除草效果为95.06%,比二叶一心期和立针期的防效高8.45%-9.03%,比播后芽前用药高12.9%;三叶一心期和四叶一心期用药防效明显下降,防效分别为75.61%、  相似文献   

9.
水绵又称青苔,是稻田常见的水生杂草,它不仅降低稻田地温影响水稻生年,且和水稻植株争夺养份,降低水流速度影响排灌。过去水绵防除,常采取布口袋装硫酸铜固定在稻田水流入口处,这一方法在田面较平的情况下效果尚可,反之,效果不够稳定。为了探求新的施药方法和药剂类型,1992年7月下旬水稻生年中期,本站在新团乡永久村进行了3种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如下: 用95%硫酸铜1000克/亩(用乙醇溶解),50%扑草净75克/亩、浸种灵(TH—88)6毫升/亩3种药剂亩兑水50公斤水稻中期田间使用,结果硫酸铜和扑草净见效最快,药后24小时,水绵绿色部分全部变褐,药后5天全部萎缩失去生命力,浸种灵5天水绵色质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转移,稻田人工除草减少,浙江稻田千金子危害日趋严重,以直播田、晚稻秧田及移栽晚稻本田尤甚,“一片红”的危害多处可见,甚至超过稗草。我区许多种粮大户由于不认识千金子,没能对症下药而失除,酿成严重的草害,损失很大。一、形态...  相似文献   

11.
眼子菜(Potamogeton tepperi A.Benn.)是我省稻田中普遍发生的多年生恶性杂草,为害严重,人工很难除尽。本文是1972—1973年的研究结果。对眼子菜的形态特徵,特别是根茎与茎芽,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通过研究其分布与为害、发生周期、繁殖与蔓延、各生育期的特点等生物学特性,明确了支茎初发绿叶时,开始进入光合营养期,此时植株幼嫩,抗药力弱,为化学防除的有利时期。试验确定了扑草净、利谷隆、敌草隆、西草净等除草剂在我省各类稻作区安全、高效的用量范围以及混用方法。以昆明地区为例,模拟分析药性、草情、苗情、环境特点的相互关系,提出栽秧后20—40天为我省施药适期范围,以眼子菜由红叶期转入绿叶期时为指标,并经实践验证,这是可靠的。因地制宜地掌握用药量和施药适期,管好田水,可获得安全、高效、经济与省工、增产的效益。在全省已大面积推广应用,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2.
谢志澄 《植物保护》1983,9(5):34-34
广东地处亚热带——热带,高温多湿,杂草常年繁生,农田草害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经过三年田间小区试验,多点试验,大面积示范,从多种除草剂中找出丁草胺具有适用范围宽、高效、安全、经济、简便的特点,可做为稻田除草剂的基本品种。 丁草胺(Machete)是美国孟山都公司1969年发展的酰胺类除草剂,又名去草胺、灭草特,60%乳油兰紫色,5%粉剂粉红色,其通用名称为Butachlor和  相似文献   

13.
稻田水莎草的发生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莎草以地下茎越冬,3月下旬开始在麦田萌发。单季晚稻大田先是前茬所残留的水莎草植株萌发新苗,然后是地下茎陆续萌发初生苗,初生苗不断萌生次生苗,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发苗旺期。8月下旬开始形成新地下茎,9月上旬为大量形成期。地下茎是主要繁器官,其繁殖力很强,但繁殖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水稻共生,繁殖量下降二分之一以上,地下茎萌发还需足够氧气,在稻田表层的萌发层,生长好,发苗多,在表土层下面的萌发迟  相似文献   

14.
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为我县历史上沤水田的恶性害草,现在仍是稻田中分布广、危害重的常见杂草之一,出现频率为5.3~54%。作者自1980年开始,对水莎草的发生规律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盆钵试验:口径50厘米,深30厘米的瓦缸10只,内盛取自稻田的泥和水,保持稻田生境,每缸栽1个水莎草的地下藕状茎,每3天观察1次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动态,并挂牌追踪,以顺藤摸瓜法检查地下部,种子用20%氢氧化钠溶液浸种6小时,观察实生苗。  相似文献   

15.
16.
双流县常年种植水稻3.67万hm2,是全国商品粮大县之一。自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七八年以来,全县推广面积1997年已达1.83万hm2,占水稻面积50%,其杂草的防除,是影响该技术继续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对免耕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化防技术进...  相似文献   

17.
(一)稻田杂草种群变化概况: 70年代我县耕作制度以双三熟制为主。稻田杂草以牛毛草、异型莎草、节节菜和稗草为主。以1975年为例,前季稻田牛毛草覆盖度达12.5~30%,每平方米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15.3株,节节菜4.6株,稗草0.81株。近年已成为以阔叶杂草(瓜皮草、鸭舌草  相似文献   

18.
郑晋元 《植物保护》1980,6(4):22-23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为水生多年生恶性杂草,以无性繁殖为主,靠地下茎芽越冬。眼子菜根茎纵横穿插于耕作层,夺走了土壤里养分,造成土壤贫瘠;草叶飘浮水面,降低水温,影响水稻生育;根深叶滑,人工耘田难以除净,耗费了大量劳动力。眼子菜普遍发生田块,稻苗黄矮不发,减产100斤上下,严重的达200多斤。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稻田杂草种类及防除对策倪宝凤(湖南省植保植检站410127)湖南省是水稻生产大省,稻田杂草发生危害严重,每年草害损失粮食约20多亿公斤。为了解决稻田草害问题,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了稻田杂草种类调查,为稻田化学除草,提供了科学依据,现综述如下:1稻...  相似文献   

20.
旱育秧杂草及化学防除恩施州植保站(445000)肖意芸江一华胡质文1旱育秧草情我州自80年代末期推广水稻旱育技术以来,由于秧田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带来了秧田草相的变化。杂草种群由原来的沼生、浅水生和水生杂草为主,转变为以旱生和湿生杂草为主。据近两年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