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对其萌发期水分胁迫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不同电场强度处理油葵种子15min,以PEG(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测定电场处理对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kV/cm场强范围,不同电场强度,对种子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种子敏感性以振荡关系变化.适当电场处理条件能够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吸水率,减轻细胞膜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从而减小水分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种子抗旱性最佳电场处理条件的选取与处理时间和电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和盐胁迫浓度对油葵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指标的影响,发现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呈降低趋势,发芽时间延迟,胚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胚根长、子叶鲜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油葵幼苗的叶片和根系的电解质相对外渗率,SOD、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同浓度盐胁迫下...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离子吸收、分布的效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研究了100~300mmol/L NaCl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分布的效应.结果表明,油葵在种子萌发出苗阶段表现较强的耐盐性.100~300mmol/L NaCl胁迫对油葵萌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推迟出苗、不影响出苗率.但100~300mmol/L NaCl处理均显著抑制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Na 主要积累在茎秆、根部,叶片中较少.Cl-主要积累于茎秆和叶柄,叶片和根系中较少.盐胁迫下叶片、叶柄中K 含量显著增加,根系吸收SK,Na、叶柄和叶片运输TSK,Na均显著上升,表明油葵在离子吸收和向上运输过程中,对K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这是油葵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下电场处理对花葵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0.5%盐浓度胁迫下花葵种子,测定电场对盐胁迫下种子发芽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在0~6.0kV/cm场强范围,不同电场强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同。在0.5%盐浓度下,用1.0kV/cm 的电场处理花葵种子,种子发芽率可提高18.44% 。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不同黑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黑小麦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不同品种黑小麦的萌发期抗旱性。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后,黑小麦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根干质量和芽干质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根冠比上升,贮藏物质转运率下降;变幅因品种而异,除芽干质量外,秦紫2号在其余指标间变幅均呈统计学显著性;(2)发芽势与发芽率(0.959)、芽长(0.968)、根干质量(0.885)、贮藏物质转运率(0.884)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芽长(0.923)极显著正相关,与根干质量(0.817)、贮藏物质转运率(0.850)显著正相关;(3)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分析,根据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供试黑小麦品种抗旱能力分为3类,其中珍选1号、秦紫1号和珍选2号属强抗旱型,杨紫1号、西黑88和黑优1号属中等抗旱型,秦紫2号属弱抗旱型。研究结果可为黑小麦品种选用和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滞绿大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以滞绿和非滞绿常规大豆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萌发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滞绿大豆品种在干旱胁迫中后期能维持较高的吸水率,失水时间较常规品种晋大74延迟6~12 h.PEG胁迫显著降低了大豆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采收期对油葵种子质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67×早R、36×早R和早熟矮大头3个油葵材料为研究对象,于开花后30、35、42、47 d收获种子,对相同条件下晾干的种子进行活力相关指标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67×早R和早熟矮大头在开花后42 d收获的种子,活力较高;36×早R以开花后47 d收获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8.
选用同一大豆杂交组合亲本产生的4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于营养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渗透势等生理指标,并结合株重、粒数、粒重等农艺性状,通过抗旱隶属函数值对各品系的抗旱性级别进行了划分.进而对各品系生理指标与其抗旱隶属函数值做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而相对电导率、渗透势与抗旱性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得出4个品系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73—2(圆叶紫花)、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相似文献   

9.
选用来自同一杂交组合的4个不同类型品系,探讨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系酶类变化的影响.于苗期和花荚期分别设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个条件,测定POD、SOD、CAT.等与抗旱件相关的酶指标,删时进一步对花荚期SOD同酶和酯酶同工酶做电泳分析,并对株重、株高、粒数、粒重、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还以隶属函数值对各个品系进行综合测评和抗旱级别的划分,进而对花荚期各种酶的活性与抗旱隶属函数值作相关和同归分析.花荚期不同品系SOD、POD、CAT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采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方法综合测评,得出不同品系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73-2(圆叶紫化)、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且抗旱性强的品系,酶活性也高.干旱胁迫导致不同品系的酶活性均有增加,以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质膜,增强品系抗旱性;在不同时期,活性增加程度不同,且酶活性与抗旱隶属函数值显著正相关.所以酶活性可以作为抗旱性的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Gr)、萌发指数(GI)、发芽势(Gp)、活力指数(Vi)以及幼苗的主根长、苗高、鲜重、SOD、POD、CAT和MDA含量等指标,以探讨紫苏的抗旱机理,为其种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紫苏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轻度干旱(PEG质量分数为2.5%~10%时)胁迫下,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中度干旱胁迫下(PEG-6000溶液浓度为15%~20%),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而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25%(重度干旱胁迫)时,种子几乎不能萌发。随干旱强度的增加,紫苏幼苗的苗高、鲜重显著降低,主根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SOD、POD及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质量分数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同时紫苏种子及幼苗也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1.
油葵杂交种含油率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2001年全国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中12个杂交种的子实含油率和籽仁含油率与地理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葵杂交种子实和籽仁含油率与海拔高度存在着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和0.8228,个别杂交种的直接回归达显著水平;杂交种间与纬度相关不一致,有正相关、负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7177和-0.5767,最小为-0.0754和0.0019。对两因素综合分析比较,海拔高度对含油率的影响比纬度大,二者偏回归系数T检验值分别为2.0534(海拔)>0.8222(纬度)、8.0523 (海拔)>4.4233 (纬度)。  相似文献   

12.
以3个不同油葵品种为试材,对4个地区、5个气候因素与籽实含油率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是影响籽实含油率的最重要气候因素,对籽实含油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最大。5个气候因素对籽实含油率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最低温度→目较差→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外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杂交种及我国自交系作为基本育种材料,通过回交与自交的方法,选育出含油率高、自花结实性好、产量高的油葵新品种陕葵杂l号,陕西省油葵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00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50kg/hm^2,含油量47%,出仁率75%。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型复播油葵生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生育期的不同将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复种油葵品种分为3种生态型,分析其生育特性,结果表明:晚熟型品种在叶片生长特点、群体冠层结构及同化物运动等方面均优于早熟型及中熟型品种,但由于在灌浆中后期气温过低,造成灌浆不充分,制约其高产潜力的发挥,从而表现为低产。故鉴于当地气候条件,复播油葵应选用早熟型品种,但需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以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及提高籽粒充实程度。  相似文献   

15.
高产油葵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疆沿天山一带高产油癸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葵单叶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左右。油葵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一般出现在12:00 ̄13:00,光合持续时间为13h左右,略低于同期单叶光合持续时间。不同时层群体的我率及光合速率均以中上层叶片较大,占群体总光合量的82%。各生育期中,群体光合的最高值出现在盛花期,同时植株干物质积累也最大。灌浆期光合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根中蛋白质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73-11和晋2148的根系在水分胁迫下的蛋白质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渗透势为-0.025和-0.05MPa的PEG溶液中胁迫3d,抗旱品种73-11根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而敏感品种晋2148的根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将胁迫时间延长至5d,二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下降,但抗旱品种下降的幅度大于敏感品种,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二个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游离氨基酸的水平均升高,且抗旱品种73-11累积氨基酸的速度小于敏感品种晋2148。  相似文献   

17.
高产高油抗病油葵杂交种晋葵5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葵5号是以雄性不育系76202-3A为母本,恢复系902-11R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旱、耐盐碱、耐瘠薄、耐菌核病能力强,含油率达51.44%,品种鉴定平均产量3823.5kg/hm^2,比对照品种汾葵杂3号增产13.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2056.5kg/hm^2,比对照品种晋葵2号增产17.0%,适宜高寒山区春播及麦茬复播。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抗旱耐热性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发掘控制小麦抗旱耐热基因位点,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于2015-2017年小麦灌浆期进行干旱胁迫、热胁迫、旱热胁迫处理,并对抗旱耐热相关性状QT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热胁迫、旱热胁迫下分别检测到22、36和30个QTL,其中控制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含水量、穗粒重、千粒重的QTL数分别为26、21、22和19个。抗旱相关性状QTL位于2A、3B、4B、7B、3D、4D和7D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9.38%~30.81%;耐热相关性状QTL位于2A、2B、3A、3B、4B、4D、5D、6D、7A和7B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9.03%~34.97%。抗旱性共定位区间2个,分别位于2A(gwm294-wmc644)和7B(barc140-gwm297)染色体上;耐热性共定位区间2个,分别位于5D(cfd67-cfd40)和6D(barc196-barc54)染色体上;抗旱耐热性共定位区间3个,分别位于2A(gwm294-wmc644)、2B(wmc441-wmc317)和7B(wmc83-wmc276)染色体上,其中共定位区间gwm294-wmc644( Qcc-2A.2、 Qgw-2A.1)的贡献率超过10%,遗传距离较小(6.49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