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慈姑(Chinese arrowhead),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燕尾草等,为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其栽培种属泽泻科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之华夏慈姑,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栽培区.慈姑钻心虫(Phalonidia sp.)又名慈姑蛀虫、慈姑髓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是慈姑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在叶柄内蛀食为害,严重田块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严重影响慈姑生产,甚至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2.
慈姑(Chinese arrowhead),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燕尾草等,为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其栽培种属泽泻科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之华夏慈姑,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栽培区。慈姑钻心虫(Phalonidia sp.)又名慈姑蛀虫、慈姑髓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型慈姑巢湖野慈、棠梨店慈和栽培型慈姑浙江农大慈、南宁家慈为试材,从贮藏方法、光照、温度等方面对慈姑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慈姑种子需要浸水贮藏,低温水浸贮存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干燥贮存导致种子不能萌发;光照对慈姑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慈姑种子最适发芽条件为25℃、12h/12h(L/D);不同基因型慈姑种子的发芽率存在差异,野生型慈姑明显高于栽培型慈姑。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多球型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新品系13-05为种植材料,设置0cm、1~2cm、5cm、10cm 4个栽培深度处理,并按每667m2水稻秸秆还田量500kg覆盖土表,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慈姑不同栽培深度对土壤养分及慈姑结球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至慈姑采收,水稻秸秆已全部腐解;覆盖秸秆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含量上升,速效磷含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全磷及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以0cm栽培深度处理慈姑结球数最多,而产量则以5cm栽培深度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征集自中国14个省的53份不同类型慈姑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黑粉病抗性调查发现:栽培慈姑植株高大,分株能力弱;叶片肥大,多箭形、阔箭形;球茎大,球茎形状有扁球形、圆球形、卵圆形、长卵形,以圆球形和卵圆形居多;对黑粉病抗性较弱。而野生慈姑植株矮小,分株能力强;叶片小,多戟形,少细箭形、箭形;球茎小,多圆球形和卵圆形;对黑粉病抗性强。在栽培慈姑中,株高表现为:白慈姑〉黄慈姑〉乌慈姑;分株能力相当;白慈姑多箭形叶少阔箭形叶,黄慈姑箭形叶和阔箭形叶的资源数相当,乌慈姑则多阔箭形叶少箭形叶,叶片大小表现为:乌慈姑〉白慈姑和黄慈姑;黄慈姑和白慈姑球茎形状多卵圆形和圆球形少长卵形,乌慈则多圆球形和扁球形少卵圆形,球茎大小表现为:乌慈姑〉黄慈姑〉白慈姑。  相似文献   

6.
杨启悦 《中国蔬菜》2007,(B08):117-118
湖北省天门市慈姑栽培历史悠久,天门慈姑以其个大、质优、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历史上,天门慈姑以春、夏栽培为主,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晚水种植的特色,即在7月中、下旬与早稻接茬,春节前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7.
慈姑种质资源对黑粉病抗性的自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79份慈姑种质资源材料中选出有代表性的66份,进行在自然流行情况下的抗黑粉病鉴定。结果发现,野生慈姑比栽培慈姑抗病;乌慈姑比白慈姑抗病;并发现5份来自广西的材料完全不感染黑粉病。  相似文献   

8.
慈姑的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姑原产我国东南部沼泽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普遍栽培。慈姑性凉,本草纲目称:其根苦、甘、微寒、无毒,其叶主治诸恶疮肿,小儿游瘤丹毒,捣烂涂之,即便消退,甚佳。可见其具有清热、清疖、解毒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慈姑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湿、充足阳光及富含有机质粘壤土,耐肥力强,不耐霜冻和干旱,慈姑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水生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生蔬菜指生长在淡水中,可作蔬菜食用的草本植物。水生蔬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常见的栽培种类有莲藕、茭白、慈姑、荸荠、水芹、芡实、菱等10余种。我国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在40万  相似文献   

11.
华夏慈姑种质资源及其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华夏慈姑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和园艺学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营养成分,对华夏慈姑的细胞生物学、植物学、栽培学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提出了华夏慈姑种质资源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慈姑     
正慈姑为泽泻科慈姑属中能形成球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水生类蔬菜,别称茨菰、慈菰,古名藉姑、河凫茈、白地栗等。球茎可煮食、炒食和制淀粉,亦可入药。慈姑原产中国。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欧洲多用于观赏,中国、日本、印度和朝鲜用于蔬菜。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北方有少量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我国主要产区慈姑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科学防控水生蔬菜重金属风险,2019—2021年在我国慈姑主产区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生产基地连续采集175批次样品,监测7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食品安全指数(index of food safety,IFS)法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慈姑样品中重金属总体合格率为98.3%;铜、砷和镉的检出率均达100.0%,铬、铅、镍和汞的检出率分别为78.8%、69.7%、36.6%和20.0%。其中,砷和镉的超标率分别为1.1%和0.6%,2批次砷超标样品和1批次镉超标样品分别来自江苏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从食品安全指数评价结果来看,慈姑中7种重金属的IFS和IFS都远小于1,整体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4.
慈姑的食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湘臣 《蔬菜》2002,(8):40-40
慈姑(Sagittaria sagittrifolia L.)为泽泻科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别名剪刀草、燕尾草等。原产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的《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慈姑可供食用的部分为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可鲜食,也可制成淀粉。慈姑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副食品,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于藕与荸荠,仅次于芡实,磷含量要比红薯高出11倍。每100g慈姑中含蛋白质5.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5.7g、热量530.9kJ、钙8mg、磷260mg、铁1.4mg、粗纤维0.6g。慈姑的外表为黄白色,剥去外皮却洁白如玉,…  相似文献   

15.
枫泾慈姑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守云 《长江蔬菜》2011,(11):23-24
慈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须根系,匍匐茎末端可积累养分,肥大后形成球茎。球茎扁圆形、肉质较紧实、皮黄白色、肉白色,内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和磷,稍有苦味,风味独特。慈姑红烧肉、慈姑肉丝汤均口感鲜美。慈姑不仅可作蔬菜,还有药用价值,有行血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疗胎衣不下、淋浊、恶疮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16.
东台地区在西瓜产业、慈姑产业发展中遇到连作障碍问题,为探索西瓜和慈姑产业共同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东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3年的研究、试验,摸索出一套早春大棚西瓜—慈姑水旱轮作的高效栽培模式,有效克服了连作问题,并在当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莲藕是柳州市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九五"期间,柳州农技部门探索出莲藕双季栽培模式;"十五"期间,探索出双季莲藕套种慈姑栽培模式,常年种植面积4 000 hm2以上,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秋藕套种慈姑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为了提高莲藕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综合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技部门又探索出三季莲藕栽培技术,制定并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三季莲藕生产技术规程(柳州市地方标准DB 450200/T0041-2014)",实现同一块藕田一年内四种四收(莲藕种植和采收3次、慈姑种植和采收1次),即"春藕+夏藕+秋藕+慈姑"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慈姑喜温、需肥量大、较耐肥,栽培时可选打线坨、老鹳咀等品种,种植于土壤肥沃、土层较深、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土中;选用具本品种特征、大小适中、均匀、洁净的球茎作种球进行无性繁殖;施足底肥、注意增施磷钾肥、中耕除草、掌握"浅、深、浅"的水层管理原则;注意防治根腐病、褐斑病以及蚜虫、食根金针虫;做好选种、留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有机蔬菜——水生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生蔬菜是一类生长在水里的蔬菜总称。我国栽培的水生蔬菜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莲藕、茭白、慈姑、水芹、菱角、荸荠、芡实、蒲菜、莼菜、豆瓣菜、水芋和水蕹菜等。水生蔬菜喜爱水湿,不耐干旱,生育期间一般必须经常保持一定水层,但水位也不宜过深或猛涨猛落。根据对水深的适应性可分为深水和浅水两大类。能适应深水的有莲藕、菱、莼菜等,作浅水栽培的有茭白、水芹、慈姑、荸荠等。水生蔬菜生育期都较长,一般都在150~200天,要求温暖,不耐低温,一般在无霜期生长,多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1种2年5茬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在东台地区现有的耕作模式基础上,通过早春大棚西瓜-水稻-豆瓣菜(水芹)-早春大棚西瓜-慈姑模式轮作换茬,不仅有效地治理了本地设施西瓜、慈姑连作障碍问题,而且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