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葡萄保护地栽培可改变栽培环境,扩大种植范围,生产优质果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给果农提供葡萄保护地适栽品种以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葡萄保护地技术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2.
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露地自然栽培的特殊形式,主要利用设施创造树体生长发育的特殊区域环境条件,实现定向栽培目标的人工控制或调节.我国葡萄保护地栽培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渐兴起,现已成为葡萄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葡萄保护地栽培一是以促成栽培(5月份上市)的葡萄早熟为目的;二是以延迟栽培(12月份上市)的供应市场水果淡季为目的;三是以提高品质和扩大栽培区域及品质适应性的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地区近年随着塑料棚室的推广和改进、保护地葡萄栽培发展更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保护地葡萄栽培面积已有4000公顷左右,尤其是辽宁、河北等省市,已先后形成一些保护地葡萄栽培生产基地。面对保护地葡萄栽培区域逐渐扩大、面积迅速增加的新形势、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已日趋突出,生产上不仅迫切需要解决一般性的栽培技术问题,而且急需简化的规范化模式的配套技术,以便掌握和实际应用。 为了尽早、尽快取得经验。促进我国保护地葡萄栽培的正常发展,在总结、吸取国内  相似文献   

4.
一、果树保护地栽培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果树的保护地栽培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辽宁、北京、天津、黑龙江等省市在葡萄上进行果树保护地栽培的尝试,限于当时的消费水平、技术水平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基本未应用于生产。此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8年以后,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生产与理论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197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所开始了塑料薄膜日光温室葡萄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在塑料大棚内获得成功。1981年辽宁省本溪市立新区恩山岭大队在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中进行葡萄保护地栽培试验,栽后第二年获得二茬果,合计单产60000kg/km2。1994…  相似文献   

5.
一、抗逆性强棚内高温、高湿,有利于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影响葡萄植株的生长。不同葡萄品种或种类在抗逆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应选择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二、早、中熟通常保护地栽培葡萄的主要目的是提早成熟,争取占领淡季市场,取得较高经济效益。选择保护地葡萄栽培品种时,首先应  相似文献   

6.
<正>整形就是依据品种及栽培上的特殊要求,从幼树开始,就要通过修剪等手段,有计划的成为一定形状的树形。在保护地葡萄栽培中,整形比露地管理显得更重要。保护地与露地相比,光照、气温、温湿度大都不同于自然环境。整形的目的是使葡萄新梢分布更合理,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达到快速整形及优质丰产的目的。近年来,设施葡萄栽培发展很快,栽培实践证明,葡萄整形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葡萄品质和其经济效益。朝阳地区设施葡萄整形方式最开始多数套用大田  相似文献   

7.
<正>抗逆性强由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温度均比较高,有利于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影响葡萄植株生长,不同葡萄品种的抗逆性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保护地栽培葡萄时应选择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早、中熟品种通常保护地栽培葡萄的主要目的是促早熟,争取占领淡季市场,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栽培中应注意选择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使早熟品种更早熟,达到"早中求早"。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葡萄果实提早成熟上市,可进行保护地栽培,利用加温设施生产,但过早加温,葡萄树体因没有充分完成自然休眠,则萌芽需要的积温非常高,在一定温度下达到萌芽所需天数多,萌芽前地上部处于干燥环境条件对葡萄枝蔓不利等因素,限制了我国北方地区葡萄提早栽培.  相似文献   

9.
红宝石无核葡萄是一种结实率强,坐果率高,品质好,易于栽培管理的优良葡萄品种。本文通过介绍红宝石无核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基本情况、温室大棚结构及栽培管理的全过程,阐述了红宝石无核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京秀葡萄在保护地栽培示范试验,总结出京秀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定植、棚内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从而为该品种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7,(12)
<正>葡萄是受消费者欢迎的水果之一,市场价格也优于一般水果,反季节栽培的葡萄,市场售价高、消费群体大、经济效益好。近几年,瓦房店市的保护地葡萄生产发展很快,面积逐年扩大,但保护地葡萄无论日光温室栽培,还是冷棚种植,技术难度都相对较大,故现将日光温室葡萄生产中温度调控方面的几点要求进行总结概述。葡萄需经过7.2℃以下低温800~1200 h休眠后,方可升温,从升温到萌芽需400~500℃有效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葡萄种植技术中,保护地栽培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栽培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适宜日光温室促早栽培的14个葡萄早熟优良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保护地促早栽培结果早、见效快,效益显著。通过试验推广,介绍了夏黑、无核早红、沈农金皇后等14个优质、丰产、效益高、适宜保护地栽培的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保护地栽培示范试验,总结出早夏紫香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定植、棚内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从而为该品种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蔬菜保护地栽培是人为地创造出适于蔬菜生育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生产的。因此,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的重点是怎样完善和调节环境条件,使它能适合于栽培作物的遗传性和生理特性,这就是保护地栽培管理技术的特点,也是与露地栽培管理技术的不同之处。保护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气体、湿度和土壤等,其中可操作性最强的温度和湿度,也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环境条件中最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通过各种调控措施和改善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立的农业设施,把葡萄、草莓、蔬菜采用大棚保护地立体栽培,使葡萄提前17天成熟,草莓提前125天上市,蔬菜则可利用两者生产间隙栽培.三者都得到协调生长,并获得比各自常规露地生产更佳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设施葡萄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它设施,通过人工调控葡萄植株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士壤条件等),而进行的促进栽培或延迟栽培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忻州市保护地栽培生产发展很快,不仅改变了传统栽植方式,而且使一些贫困地区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保护地栽培产业在忻州市已逐渐发展起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形成产业基地,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等,本文针对全市保护地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一、发展保护地栽培的意义保护地栽培是忻州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主要应用于蔬菜、果树苗木、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生  相似文献   

19.
<正>葡萄设施栽培是利用人工设施创造葡萄生长发育的优良环境条件,实现定向生产目标的特殊栽培形式。葡萄设施栽培具有使葡萄提早、延迟、遮雨、防病、防雹、防霜、防药害等作用,具有调节市场供应期、预防自然灾害、提高葡萄品质等功能,已经成为我国南北  相似文献   

20.
草莓属绿色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适于与其他作物间作。近年来保护地葡萄栽培越来越多,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常在保护地葡萄内间作草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