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旺农村产业的重要抓手在于农村产业融合。以安徽"三瓜公社"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三瓜公社"开展扶贫工作的四大做法,即: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科学选择产业路径,夯实脱贫的产业基础;共享域内外资源,为脱贫提供资源保障;突破人才瓶颈;解决脱贫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三瓜公社"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脱贫实践说明,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域内外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是农村三产融合基础上的扶贫攻坚工作的关键,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三瓜公社"的成功经验,对各地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依托,更是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以“中国党参之乡”的优势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规模为基础,切实发挥中药材产业对全县脱贫攻坚支撑作用,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扶贫是脱贫效果显著的一种扶贫方式.该文介绍了元江县咪哩乡经济林果扶贫产业现状和效益,分析了咪哩乡经济林果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咪哩乡精准脱贫工作,为脱贫巩固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西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区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攻坚战难点,紧盯产业扶贫这个重中之重,围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创新推行组团发展理念和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贫困户逐渐吸纳到产业发展上来,实现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稳定脱贫产业,为高标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乡村科技》2020,(8):5-5
2020年3月16日,从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视频会上获悉,河南省将以6大行动、4项服务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2020年,河南省将抓好已脱贫地区扶贫产业全面提升,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20个县(市、区)和52个未脱贫村支持力度,通过6大行动、4项服务,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带贫主体升级、产业服务升级。  相似文献   

6.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战,产业兴旺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直接要求,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支撑。产业扶贫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推进剂"和最终目的。以陕西省南郑区和城固县当前产业扶贫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并提出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榛子产业发展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191-192
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以及农民脱贫项目在不断进行的背景下,如何把脱贫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以榛子产业为例,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榛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调研,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申清华 《乡村科技》2019,(10):15-16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期,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始终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融合且作为重头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开启新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的双赢,最根本的要求是将"扶贫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9.
采用理论演绎方法,基于复杂性视角研究旅游脱贫农户返贫预警机制,并基于旅游产业特征提出返贫阻断策略。研究发现,产业复合度和资源依赖度显著影响旅游脱贫区域产业可持续性,决定了旅游脱贫农户生计脆弱度与抗逆力,推动脱贫农户返贫程度和状态转换。从演变机制看,旅游脱贫农户返贫至少经历潜在、初相、表征、混沌4个阶段,表现为干扰、震颤、无序、差错4种状态,外部力量可通过职业转变、收入增减、就业态度、生活条件等指标加以观测评估。基于产业复杂性视角,提出地方资本显性化和权益化、鼓励农户兼业行为、提高产业组织韧性和提升产业精英三次分配积极性等措施以阻断返贫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夏州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构建扶贫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大力培育地方农产品品牌,特色产业实现了成链条、集聚化的巨大变化,推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临夏州为例,分析其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乃至贫困县摘帽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产业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脱贫攻坚顺利进行,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确定科学合理产业扶贫发展方向,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本文通过了解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的要求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发展的现状,对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琼  唐然  董光美  周平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4-246,249
产业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是保证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我国产业扶贫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双江模式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减贫脱贫成效,并提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28-129
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关键一着,以产业化发展为抓手,综合多种手段,整村推进扶贫减贫,是解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湖北省天门市119个贫困村脱贫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产业扶贫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各级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武定县委、政府始终把培育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全县产业扶贫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当前城固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情况。近期,县农业局对全县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带动贫困户发产业脱贫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本文通过对城固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情况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推进产业脱贫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县域产业扶贫创新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脱贫攻坚决胜时期产业扶贫实施路径间的相互影响及路径创新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萧县产业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综合运用动态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发现萧县产业扶贫取得了不错的脱贫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产业体系不完善、品牌观念淡薄等制约;政府对扶贫项目和资源的管理能力对产业扶贫效益的影响力值为0.534,表明政府的产业扶贫管理能力对扶贫效益影响最大;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能力对于产业扶贫效益的影响力值是0.362。对政府部门提出破除空心现象、打造扶贫品牌和优化财政资金入股等建议,为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作用机制以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以顺昌县农业产业扶贫为例,分析当地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防止出现脱贫后返贫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淇县、兰考、原阳等县产业扶贫发展实地调研为例,针对当下产业扶贫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也是根本之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能够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本文阐述了娄烦县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娄烦县巩固产业发展促进减贫可持续性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狠抓疫情防控、科学调整和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农业生产复工复产、消费扶贫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实现扶贫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分别支撑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当前,脱贫攻坚已圆满收官,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的全面启动则赋予产业兴旺新的历史使命.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在方向和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目标、内容、对象、时效、具体实施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使得二者在衔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