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掌的顶芽、茎段、叶片、叶柄等为外植体,通过以芽繁芽方式或愈伤组织诱导芽途径诱导无菌芽,并获得再生植株,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改良MS+6-BA 2.0 mg/L+NAA 0.5 mg/L培养基组合最适合红掌以芽繁芽的增殖芽,繁殖系数达4.5以上;而改良MS+6-BA 2.0 mg/L+KT 1.0 mg/L培养基组合更适合愈伤组织分化芽和增殖芽,芽繁殖系数达5.8以上;最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  相似文献   

2.
以"紫金四季"草莓叶片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组培快繁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紫金四季草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果表明,紫金四季草莓幼叶较叶柄更适宜作为组培外植体,培养时叶片正面朝上放置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以MS+TDZ 2.0mg/L+NAA 0.1mg/L为佳,诱导率为5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其增殖系数为6.17;生根培养基为1/4 MS,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达6.6条。  相似文献   

3.
常绿杜鹃树形优美,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利用价值。但由于常绿杜鹃的繁殖困难,培育年限长,所以在市场上常常供不应求。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常绿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进展。现从常绿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的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培养基的选择、不同激素对外植体的影响、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以及生根苗移栽等方面作以综合性论述,以期为常绿杜鹃组培快繁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乌饭树嫩枝作为外植体,对乌饭树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外植体获得、不定芽产生、生根培养等步骤进行研究,以期建立乌饭树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用0.1%氯化汞浸泡外植体10 min。WPM基本培养基适合诱导乌饭树外植体不定芽的产生,MS基本培养基不适合诱导乌饭树外植体产生不定芽。WPM+ZT 2.0 mg·L-1培养基上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97.7%。添加马铃薯切块的培养基明显促进了丛生不定芽的伸长,因此适合丛生不定芽伸长的培养基为WPM+ZT 1.0 mg·L-1+马铃薯切块100 g·L-1。已伸长的芽转移至1/2WPM+NAA 1.0 mg·L-1+活性炭500 m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6周后可达到94.7%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山东宁阳大枣组培快繁技术,以宁阳大枣新生枝条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及不定芽分化,对建立高效的快繁体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取材部位其培养效果间差异不大;枣树新生枝条是建立无菌外植体的合适的外植体材料,适宜枣树分化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BA1.0mg/L+KT1.0mg/L+NAA0.01mg/L+琼脂0.75%+蔗糖3%。适宜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是MS+BA1.0mg/L+KT1.0mg/L+NAA0.05mg/L+琼脂0.75%+蔗糖3%。  相似文献   

6.
以黄花风铃木的种子为外植体,诱导获得无菌苗,然后用无菌苗的带腋芽茎段诱导不定芽,再将不定芽诱导生根,获得完整植株。总结了黄花风铃木的初始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生根苗移栽和管护的方法,掌握了黄花风铃木的组培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猪笼草组培快繁技术,以猪笼草‘盖亚’的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表明,以1/2MS+0.8mg/L6-BA+0.3mg/L NAA为诱导培养基,培养10d后能诱导出幼芽;1/8MS+0.1mg/L 6-BA+0.01mg/L IAA培养基对丛生芽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率达5.0;以1/2MS+1.0mg/L IBA+0.1mg/L NAA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最高,可达100%;移栽基质为40%椰糠+60%泥炭土的组合最佳,成活率达到94.8%。为猪笼草快繁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天鹅”蝴蝶兰为试材,研究了6-苄氨基嘌噙(6-BA)浓度、取样节位、附加物对花梗腋芽诱导分化及不同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6-BA浓度为3.0 mg/L时,花梗腋芽分化率最高,为96%;取基部2、3节位幼嫩、粗壮的花梗腋芽诱导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可达100%;以土豆替代香蕉、白砂糖替代蔗糖,可大大降低培养基的生产成本;根座和芽座是诱导原球茎分化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可达90%以上.该试验筛选出了2条蝴蝶兰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抗病南瓜种质482-2的种子为起始材料,通过对组培条件下的培养基筛选试验,建立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MS+6-BA 1.0 mg/L是南瓜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不定芽在MS+6-BA 1.0 mg/L培养基中增殖系数能够达到4.0,在MS+IBA 0.2 mg/L培养基上不定芽生根率达到83.3%.再生小植株经驯化、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0.
对藿香蓟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为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各培养阶段适宜培养基为: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6-BAlmg/L+NAA0.5mg/L;诱导丛生芽培养基:MS+6-BA2mg/L生根培养基: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11.
芽再生在植物组培快繁、遗传转化及诱变育种等研究中应用广泛。笔者在本课题组20多年从事枣组培和芽再生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影响果树芽再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类型、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光照条件、基本培养基类型、氮源、碳源、AgNO_3和干化处理等,提出了果树芽再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前景展望,以期为提高果树芽再生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梅地方品种“浪荡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茎尖、茎段为材料,对"浪荡子"杨梅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以春季3—5月取样最佳;外植体用75%乙醇浸泡50~60s,再用0.1%升汞处理7 min效果最好;WPM+6-BA 0.15mg/L+NAA 0.03mg/L+PVP 1.0g/L培养基上芽萌动和茎伸长效果最好;WPM+6-BA 1.2mg/L+NAA 0.1mg/L+GA30.5mg/L+PVP 1.0g/L培养基上新芽增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阐述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从组培途径、外植体选择及组培条件筛选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综述培养基中各成分对金线莲增殖、根芽诱导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高效的根芽诱导以及生根壮苗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小果甜柿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实现小果甜柿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方法】以小果甜柿带芽嫩枝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取材时间、灭菌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其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消毒、启动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宜小果甜柿外植体取材的时间为4月、6月;选择75%酒精10 s+0.1%氯化汞8 min的组合进行消毒,外植体成活率达76.67%;以(1/2N)MS+2.5 mg·L-1ZT+0.1 mg·L-1NAA为启动培养基,外植体萌芽率达78.33%;以(1/2N)MS+2.0 mg·L-1ZT+0.1 mg·L-1NAA为继代培养基,平均增殖系数在1.77以上;以1/2 MS+1.0 mg·L-1IBA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74.73%,平均根数3.33条,平均根长2.60 cm。【结论】构建了小果甜柿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小果甜柿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6-BA和NAA对诱导彩叶草芽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菌播种获得的彩叶草上胚轴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进行了彩叶草的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0.1 mg/L诱导芽生长最好,芽的长度2.4 cm,诱导芽成活率达100%;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0.5 g/L活性炭最好,生根的长度达到9.6 cm.  相似文献   

16.
欧亚花楸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爽 《北方园艺》2010,(8):167-169
以欧亚花楸幼嫩茎段为外植体,0.1%升汞消毒8 min,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及激素浓度、驯化季节及基质对欧亚花楸组培快繁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欧亚花楸在MS培养基上有利于芽的增殖,在添加了6-BA 1.0 mg/LI、BA 0.2 mg/L后,芽的增殖系数达到最大;在1/2 MS+IBA 0.2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有利于芽的生根;在3~4月移栽到100%细河沙的驯化基质中,组培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从组培快繁工厂化育苗的角度,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对油桐、乌桕、麻疯树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中的初代芽诱导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概括总结出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初代芽诱导的技术特点,并提出初代诱导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为建立成熟、稳定、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红花金老梅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经试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组分,培养后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红颊”草莓茎尖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颊"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试验表明:外植体诱导分化以MS+BA0.5~1.0mg/L+IBA0.05mg/L或MS+BA0.5~1.0mg/L培养基为好,继代苗苗高小于2cm时接种到MS+BA0.5+IBA0.03培养基增殖较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或1/2MS+活性炭生根效果好,生根率达95%以上。草莓组培生根苗移栽到珍珠岩5cm+泥头灰5cm+珍珠岩5cm夹层培养基质中炼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百合的花器官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 6-BA+0.3mg/L NAA+90g/L蔗糖;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 NAA。花托具有较强的诱导能力,而花丝和花柱则没有明显的分化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为百合优良品种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