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南地区地处沂蒙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银杏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总结了鲁南地区银杏的种质资源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银杏经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2种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类黄酮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类黄酮组成与含量,发现高类黄酮苹果种质资源,为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类黄酮利用和高类黄酮苹果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22种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为试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类黄酮组成与含量。【结果】22种苹果种质资源含类黄酮16—30种,共计34种(包括5种黄烷醇、6种二氢查耳酮、15种黄酮醇和8种花青苷),其中18种类黄酮在栽培品种果实中未见报道;14种类黄酮存在于所有苹果种质资源中,为共有类黄酮。所测5种黄烷醇总含量10.4—2764.9mg·kg-1,5种苹果种质资源超过1700mg·kg-1。二氢查耳酮总含量58.1—1077.5mg·kg-1,7种苹果种质资源超过450mg·kg-1。黄酮醇总含量52.9—645.6mg·kg-1,6种苹果种质资源超过200mg·kg-1。花青苷存在于红色果实中,花青苷总含量0.3—284.8mg·kg-1,6种苹果种质资源超过150mg·kg-1。除毛山荆子、兴山湖北海棠、卢氏湖北海棠、陇东海棠、花冠海棠、草原海棠、台湾林檎和海棠花外的14种苹果种质资源,均含有大量黄烷醇(包括寡聚和多聚原花青素)。多花海棠含有一特异黄烷醇(RT=42.43min),高达1350.7mg·kg-1。兴山湖北海棠、卢氏湖北海棠、平邑甜茶、雅江变叶海棠和樱桃叶海棠为高二氢查耳酮苹果种质资源。山荆子、兴山湖北海棠、红果三叶海棠、草原海棠、海棠花、多花海棠和扁棱海棠为高黄酮醇苹果种质资源。山荆子、毛山荆子、丽江山荆子、巴东湖北海棠、红果三叶海棠和樱桃叶海棠为高花青苷苹果种质资源。【结论】所研究的22种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类黄酮种类非常丰富,并呈现明显的多样性。16种为高类黄酮苹果种质资源(总黄酮10000mg·kg-1)。这些苹果种质资源在苹果类黄酮利用与高类黄酮苹果培育中可资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黑龙江苹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seq)对在黑龙江地区收集的31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SNP位点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最终获得了107.52 Mb读长数据,不同材料的SNP标记数目在309 012~540 030间,样品测序质量值平均Q30为93.78%,平均GC含量为40.90%。共开发获得1 072 115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275 389个。通过序列分析,共得群体SNP位点121 352个,基于开发SN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31份苹果种质资源分为3个亚群,特异性的苹果SNP位点开发和研究可为苹果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综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如在苹果品种鉴定、种质资源评价、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及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苹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可为开展苹果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鲁南苹果新品种引进及早果丰产栽培技术@王少敏@胡维军@王忠友¥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张广水@张召恩¥邹城市白塔寺园艺场鲁南苹果新品种引进及早果丰产栽培技术王少敏胡维军王忠友(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张广水张召恩(邹城市白塔寺园艺场针对济宁地区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6.
SSR标记在苹果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SR标记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苹果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对其在苹果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及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苹果优良砧木资源—小金海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金海棠分布在沿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中上游流域之间,称为岷江一大渡河带。该地区有陇东海棠系等10多种苹果属植物的分布,种类间的汇集,表现为地理亲缘。不同物种汇集地,无疑是物种分化及种质渗入十分活跃的地带,耐小金海棠则有可能是物种分化及种质渗入形成的多倍体杂种。小金海棠幼苗的叶形与陇东海棠近似,其分布区与陇东海棠系表现为地理亲缘,因此,小金海棠应归属于陇东海棠系。小金海棠是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出的第一个抗缺铁黄叶病苹果基因型,对潜隐病毒也有较强的抗性,是极重要的苹果种质资源。作苹果砧木利用,其综合性状优于M7,是很有希望的苹果半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8.
对烟台地区保存的苹果品种、砧木和野生种质资源的苹果叶片锈病发生程度进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有栽培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苹果锈病,其中新红星、寒富、意大利早红等品种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强,而天星、信浓金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差;在砧木和野生资源中,贴梗海棠对苹果锈病的抗性最差,沙金海棠、矮花红、窄叶海棠、滇池海棠、草原海棠均未发现有锈病发生,为高抗苹果锈病资源。  相似文献   

9.
苹果白粉病严重威胁苹果的安全生产,开展苹果种质材料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对选育抗病品种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苹果白粉病的病原菌、症状及其发生侵染规律,对白粉病防治技术及抗性资源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炭疽菌叶枯病(GLS)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呈暴发趋势的一种苹果病害。为了发掘及选育抗性资源,以40份苹果品种(系)和5个杂交分离群体的8 000余株杂种树为试材,2016~2017年连续2 a进行了GLS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苹果种质及杂种对GLS的田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抗性资源22份;GLS抗性基因可能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以抗性亲本富士、新红星构建杂种分离群体,有利于抗性优系的选择。我国苹果GLS抗性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贵州苹果砧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标记,对原产于贵州的10份苹果砧木种质及5份外来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筛选出的10条引物,共扩增出75条重复性好的谱带,其中67条(占89.3%)具有多态性;应用引物827、M05、M08可以有效区分出15份种质资源,构建其DNA的ISS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9~0.93之间,贵州威宁苹果砧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ISSR分析结果与已知苹果砧木间的谱系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宋洪伟 《吉林农业科学》2000,25(4):45-47,54
利用抗寒苹果矮化砧GM_2 56为中间砧与苹果种质资源嫁接试验 ,研究GM_2 56对苹果种质资源生长发育的影响 ,涉及 12个种 2 73份材料。结果表明 ,GM_2 56作为中间砧对绝大多数苹果种质资源有致矮作用 ,四年生树高在 2 30cm以内 ,同时表现出早见果、早丰产的效果 ;三年生见果率和丰产率皆可达到 50 %左右。在亲合性调查中 ,大多数材料都有较强的亲合性 ,只有 2 0 %左右材料表现不亲合 ,其不亲合原因尚待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生物种质资源的生态学意义及经济价值为出发点,分析了长白山地区生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生态地位以及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长白山目前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疆苹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21份新疆苹果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研究新疆苹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期为新疆地方苹果品种可能是由新疆野苹果直接驯化而来的推论提供重要证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SSR技术,通过DNA的提取、纯度与浓度检测,SSR扩增反应的程序和体系组成、引物选择、PCR扩增及数据分析等,探讨新疆苹果资源间亲缘关系.[结果]若以遗传相似系数0.63为阈值,可将新疆苹果21份地方资源聚类成3组,新疆野苹果和新疆地方苹果品种交叉分布,说明新疆地方苹果品种与新疆野苹果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遗传相似度高,亲缘关系很近.[结论]新疆地方苹果品种可能是由新疆野苹果直接驯化而来,或是长期育种杂交或栽培过程中遗传变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种质评价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明确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遗传规律,利用1株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株(Alternaria mali),对260份苹果种质和1 089株紫塞明珠×富士杂种实生树进行了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新疆野苹果和西洋苹果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度较重,而中国苹果和野生苹果资源发病率较低且严重度较轻。发病对不发病表现为显性,发病/不发病表现为质量性状,分离比符合3∶1。最终得到高抗种质29份、中抗27份和低抗48份。发病亚群体的严重度表现为多基因数量性状,其变异由2个主基因分离位点所致,严重度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6.33%和10.51%。  相似文献   

16.
18个苹果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个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嫁接在2 a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砧木上.在塑料大棚条件下,用LI-6400XT光合仪控制环境条件方法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C1)及叶绿素含量,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及气孔限制值(Ls),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苹果种质资源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个苹果种质资源光合作用各个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n与G,和Tr等显著相关,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含量与Pn无显著相关性.18个苹果种质资源光合作用总体能力最高的是卡拉阿尔玛(M.niedzwetzkyana Dieck)、红海棠(M.prunifolia Mill.)和白海棠(M.prunifolia(wild.)Mill.),红沙果(M.pumila Mill.)和夏红肉(M.niedzwetzkyana Dieck.)光合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7.
砧木鉴定是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苹果属(Malus)砧木类型繁多,性状各异。应用不同技术鉴定苹果砧木,有利于砧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助于鉴别伪劣苗木,促进苹果生产的健康发展。传统的砧木鉴定法主要有植物学形态特征鉴定法、花粉电镜扫描法、染色体核型分析法和同工酶法等。近年来,DNA 指纹技术的出现为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目  相似文献   

18.
为收集北五味子种质资源以建立种质资源库,以8个不同地区的五味子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以左家地区的五味子种质资源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桓仁地区的五味子种质资源在雌雄花比例、穗长、穗粒数和总穗数等产量因素中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单株产量更是几种种质资源中最高的。证明桓仁地区的五味子种质资源适宜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对广州花都地区的蔬菜种质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共收集地方蔬菜种质资源45份,对其中19份种质资源进行品种观察试验和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并对4份薯蓣类种质资源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初步评价鉴定。  相似文献   

20.
苹果部分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保存的131份苹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利用TP-M13-SSR标记构建苹果种质分子身份证。【方法】基于TP-M13-SSR指纹图谱,筛选可以将苹果种质区分的引物组合,并对其等位基因进行编码建立种质分子身份证。【结果】(1)从131份材料中随机选取两份材料,对第一次PCR条件进行优化和引物筛选,从32对合成引物中筛选出16对稳定性高和重复性好的TP-M13-SSR引物用于131份苹果属植物指纹图谱构建。(2)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326个,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20.3个。CH05d04对种质扩增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49个,位点期望杂合度最高为0.878;其次是CH01f07a为48个。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16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558。16对SSR引物可区分供试苹果种质资源数量从11份到71份不等,平均每对SSR引物可区分49份苹果种质,区分率为8.09%-52.21%。其中对苹果种质区分率最高的是CH01f07a,最低的为BGT23b。(3)根据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对苹果种质的区分率,将两者均较高的引物CH05d04、CH01f07a、CH03d07、CH04e03、CH04h02和CH04g07两两组合,CH04h02和CH01f07a引物组合分辨率最高,可以区分120份苹果种质。继续增加组合中引物数量,在增加到3对引物时,即可将全部苹果种质区分开来。(4)把可以将全部供试苹果种质资源材料全部区分的3对核心引物CH04h02、CH05d04和CH01f07a获得等位基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用阿拉伯数字从01开始赋值;将每份材料在3个位点获得的等位基因按照赋值数字编码获得每份供试材料独有的字符串,利用条码技术将每对引物的分子身份证转化成可被机器快速扫描的条码分子身份证。【结论】依据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对苹果种质的区分率,筛选核心引物组合,区分全部供试苹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并基于指纹图谱构建其可被机器快速识别的分子身份证,使每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达到利用最少、最特异引物区分最多苹果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