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在深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树林  何鹏  兰虎林  辜彬 《北方园艺》2012,(10):108-112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岩体(特别是硬岩)裸露难以依靠自然恢复岩面生态,而人工干预是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有效技术途径。基于生态护坡技术和植被群落构建思想,根据边坡修复中采用不同的生态护坡技术和植物物种选择而呈现出多样的恢复效果,从边坡特点与护坡技术、植生基材设计与配比、植物配置和植被群落构建的关系等方面,对深圳岩质边坡人工生态恢复工程案例进行研究,以期对深化深圳边坡生态恢复工作、创新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边坡植被恢复理论,完善边坡修复工程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广乐高速公路清远段地处南亚热带重山地丘陵地区,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山体开挖面积大,对植物的破坏严重,裸露的岩石或土夹石边坡恢复难度大,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岩质边坡无网生态防护技术,通过盘根错节的纤维丝到加筋的作用,并充分利用清远地区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探索出一套新的生态护坡之路,不仅节约了护坡成本,还大大增大了生态持续性,这为我国南方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提供了一定借鉴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生态护坡的发展背景及存在问题,指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如何快速恢复开挖边坡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坡面的植被保护是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文章着重强调生态护坡的必要性,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全面阐述唐山市外环线生态护坡绿化技术应用,并对生态护坡绿化技术应用进行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草本植物的生态护坡作用机理和景观特点,提出了草本植物在甘肃省公路立地条件中的应用模式,并简述了甘肃省不同气候区划内公路适宜的草本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5.
黄警民 《现代园艺》2012,(16):5-6,8
山体边坡开挖面快速植被恢复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厚层基材喷混植生方法在山体开挖面的生态防护特别是高陡岩质边坡的植被恢复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结合水利水电、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造成的裸露边坡植被恢复与生态防护问题,介绍植被恢复的护坡原理、技术方案、植物组合配方的难点解决对策与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6.
加强景区的公路路域景观的改造和系统设计,是景区公路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道路景观应具有整体性、流畅性,内涵丰富,自然通视效果好,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兼容相协调,使景区公路的设计与改造真正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标准层次。  相似文献   

7.
边坡生态恢复主要是以使边坡尽早处于稳定状态,确保道路等设施有效快的发挥其功能。裸露的边坡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国内外因此在坡面绿化上都做了很大努力,针对乌鲁木齐开发区7种护坡方式对比分析,得出适合在本地的坡面绿化形式。  相似文献   

8.
孙俊庶 《西南园艺》2011,5(1):29-30
概述框格护坡、连锁块护坡、生态砖(六角空心形)护坡等生态护坡类型,各种护坡类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简介了生态护坡技术在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场开采的不断深入,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采石场生态恢复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采石场的生态恢复势在必行。本文就国内外采石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挂铁丝网客土喷播绿化技术、板槽式绿化技术、格子梁法、挂网式爬藤植物护坡技术、平台种植法、燕槽法、景观再造法、等高绿篱梗坡面绿化防护技术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尤才杰 《现代园艺》2021,(2):155-156
随着近年来道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道路建设环境、资源条件不断恶化,在重视道路建设经济性的同时,生态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边坡绿化不仅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而且可有效降低道路建设成本资金,提升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道路建设综合水平,简要分析了道路边坡绿化中的生态袋护坡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道路护坡处理是道路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随着道路的修建对道路两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护坡绿化工程是使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护坡目的,与单纯的工程护坡相比,不仅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还可以改善环境和景观.根据山东省嘉祥县的实践经验,介绍道路植被护坡方法及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作者的多年经验进行探讨,公路绿化是一门多功能、多学科、多门类的生物防护学科,其伴随公路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具有防眩、诱导视线、固土护坡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在改善道路景观,增添道路艺术色彩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的山岳型盘山风景区,堪称天津之明珠。近年来,盘山风景区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如村庄、农家乐、宾馆等侵占景区,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或者没有很好地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导致盘山景观生态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根据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综合考虑各个生态要素、旅游要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盘山景区提出了新的生态规划方案。期望盘山景区能够走上生态协调、资源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以红色旅游景区腊子口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理论和案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藏文化元素对景区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恢复的红色旅游景区的景观规划理念、思路和方法,完成了腊子口风景区朱立沟综合服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弘扬了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道路护坡绿化工程是使用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护坡的目的,是谋求自然环境保护、形成道路景观、缓和交通公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使高速公路绿化实现生态环境和谐性及道路景观美观性的统一,以津蓟高速护坡为例,阐述蓟县特殊的地形地貌所用植被如何护坡及植被护坡在高速公路边坡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武陵源天子山景区为例,分析其在近年来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开发协调,科学管理,注重环境容量的重要性等对策,促进景区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厚层基材生态植被工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等工程的环保建设中。为此,结合黄衢南高速A6标段的施工实践,介绍该种方法的护坡原理和施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18.
马杰 《花卉》2021,(12):38-40
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共同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根据景区旅游规模科学确定公路建设标准,提升公路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等。旅游道路建设在促进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旅游公路景观规划作为旅游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完善道路的景观及旅游服务功能。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旅游业发展迅速,交通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为旅游道路的建设展示出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基于交通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涵义、特点和发展理念,以交旅融合政策为背景,对旅游道路这一新概念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尤才杰 《现代园艺》2021,(4):121-122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对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要求诸多。道路工程建设涉及生态资源应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植被破坏、沿途边坡稳固性等问题,都会给道路工程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传统的道路边坡绿化工作,通过添加砌石挡墙及喷混凝土等材料完成加固措施,这种加固方式能起到的治理作用有限。现如今,为控制水土流失、避免边坡塌陷,会利用生态袋护坡技术完成道路坡绿化工作,保障道路工程的应用价值,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环境压力,并防止道路修建及使用过程中滑坡现象的出现,在道路修建中开始引入道路护坡技术以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在进行山区道路的修建时,更应该注重护坡技术的使用。植被护坡技术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兴起的一种道路护坡技术,其施工技术体系日益完善,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