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主要危害2周龄~28周龄的哺乳子猪、保育猪和生长猪;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该病多在有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发生,发病率为15%-90%,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可达90%。病猪和带病原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他健康猪。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1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诊断,并提出了良好的猪舍环境是猪群快速健康生长的外部条件,也是猪群防病的基本条件。一般猪场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控制猪群密度,保证通风良好;减少猪群流动,杜绝大小不同猪只混养;搞好猪场、猪舍清洁卫生、加强消毒、在断奶转群、长途运输前后、药物预防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3日,临沧市某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的猪陆续发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在笔者的指导协助下,通过药物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及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疫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1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厌食,体温达41℃,四肢无力,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颤抖,尖叫: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跛行,共济失调,步态僵硬,躬腰;被毛粗乱,腕关节、跗关节肿大,临死前侧卧,四肢乱划.  相似文献   

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拉瑟氏病,是对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的统称。1病原副猪嗜血杆菌最早在1910年被报道,但到1922年才首次分离得到。1969年研究报道HPS在只存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V因子),而无正铁血红素(X因子)的条件下也可以生长,因此副猪嗜血杆菌的名字才得以使用。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复杂多样,采用KRG琼脂扩散试验可  相似文献   

6.
梨树县某小型猪场饲养的480头保育猪突然发病,猪耳朵、后躯、腹下出现红紫色,关节肿胀,跛行,高热不退。按链球菌病用抗菌消炎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死亡16头。近期来我院诊治,经过综合分析诊断为副嗜血杆菌病(又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症状部分病猪不食,有的跛行,个别猪跗关节、腕关节肿大,有的猪咳嗽。2剖检变化病死猪皮肤、眼睑苍白,消瘦,耳后、腹下有大片瘀血斑。左跗关节切开见少量淡黄色积液。打开腹腔见大量黄色腹水,其肠系膜上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呈豆腐渣样,肝脏整个被包住,肺间质水肿、粘连。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引起感染。猪舍卫生条件差、长距离运输、混群等易诱发该病,主要危害仔猪与青年猪,如病猪得不到及时治疗,易出现死亡。1症状表现某规模化猪场的仔猪在引入3 d后出现发病,经紧急治疗、接种,病情未得到控制并加重。病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一些病猪出现咳嗽,体温异常升高,出现弛张热,体温波动范围在39~42℃之间。由于长时间食欲缺乏,病猪日渐消瘦,被毛杂乱,皮肤苍白,有的关节肿胀,难以站立,跛行。  相似文献   

9.
1 临床症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膘情、体况良好的猪,病猪体温升至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耳后皮下出血,眼睑水肿,出现神经症状,有的病猪跛行、关节肿大.慢性型主要见于保育猪,病猪被毛粗乱、不食、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至41℃左右,后期出现跛行、关节化脓、皮肤苍白等症状,濒死期出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严重呼吸困难、全身暗红、跛行、运动失调,高死亡率。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副猪嗜血杆菌为猪上呼吸道正常定居的条件性致病菌,当猪群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气温剧变,转群等应激时,猪群免疫力普遍下降,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因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防治困难,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养猪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H.parasuis。可以引起猪的格氏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症状本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高达到5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被毛粗乱,食欲不振,厌  相似文献   

12.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健康猪群常带菌生存,是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该病发生率较高,猪群免疫力降低时,较易发生继发感染,使猪群的死亡率增加,造成巨大损失。笔者将沿滩镇六畜猪场发生的一起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断、剖检情况、实验室检测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六畜养殖场生猪存栏256  相似文献   

13.
赵建庭 《当代畜牧》2013,(26):43-44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是它的主要特征。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已经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严重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些治疗副猪血杆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成为对江西省养猪业危害较大的主要呼吸道疾病之一。在很多猪场该病常以继发、并发感染形式出现,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提高,给发病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04年以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出现哺乳及保育期仔猪发热、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关节肿胀及神经症状等为特征的疫病。根据流行病学、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对江西省1165个猪病例的统计,疑为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5.
2016年9~11月期间,郑州市多个猪场发生了以高热、呼吸困难、关节肿大等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在几个猪场采集病死猪肺脏、淋巴结、肝脏、脾脏及血清共14份。经染色镜检、分离培养、HPS NEST-PCR进行检测,确诊14份病样中有10份为阳性,证明此次发病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有关。最后采用药敏试验选择出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使疫情得到了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散发性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均有,健康猪群中也能发现该菌,初次感染的疫情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调查 2010年9月下旬.郑州多家养猪场2~3月龄的猪陆续发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急性病例多营养良好.临床表现发热、体温41℃~42.5℃;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眼结膜潮红;痛性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体表皮肤发红:耳尖、胸腹下和四肢内侧有紫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已出现流行的趋势,许多地区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该病已造成很多规模化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2008年至今"猪高热病"流行期间,存在该菌的猪场往往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胸腹膜炎、心包炎、肺炎、败血症等,急性死亡。2周~4月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主要危害5~8周龄,处于保育阶段的仔猪。近年来辽宁省各地区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7年11月辽宁省盖州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经过确诊并进行了针对性的防治,使疫情得到控制,现在将其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众多猪场发现了一种以体温升高、畏寒迭堆、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咳嗽喘气、呼吸迫促、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有的关节肿痛、跛行,最后拉黄色稀便衰竭而死的疾病。根据笔者临床经验,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按本病防控办法予以处置,最终得到良好的效果。1猪场状况该猪场2010年7月份搬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