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的营造。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场所。而滨水植物景观作为良好的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整体形象的搭建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公园绿地中滨水植物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设计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设计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以深圳市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从公园入口空间、道路广场、开阔草坪空间、滨水绿化空间、建筑小品配景几个方面分析探讨公园的植物配置,以期对相关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露曦 《现代园艺》2023,(24):129-131
滨水空间是塑造城市性格,提升城市空间价值和活力的重要元素,通常结合绿地、景观小品与大小水系出现,现如今,我国城市滨水公园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空间组织不合理引起。基于此,以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阿尔泰游乐园为例,采用空间句法、Depthmap10.0软件,对比分析两处公园滨水空间可达性,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期为寒冷地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口是国家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地处海南北部,北侧濒临南海,市内主要河流17条,形成丰富的自然滨水空间。海口自古有水城之城,也称“椰城”,在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非常重视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及景观营造,也十分注重乡土植物的造景应用,打造椰风海韵的城市景观意向。本研究对乡土植物椰子树在已建好开放的反响良好的假日海滩、西海岸带状公园、红城湖公园、凤翔湿地公园等滨水空间造景应用展开调查研究,总结其在滨水空间中的造景手法及景观特色,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具有生态、交通、游憩等功能外,已成为集庇荫、锻炼、休息功能,以及游戏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的重要场所。文章以从化区流溪河河岸滨水景观设计为例,应用景观设计的理论原则,结合现有河岸景观的现况,探讨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7.
滨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时与富有城市特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能够起到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的特征,并能丰富滨水景观内容,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以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途径,进而总结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植物选择和配置形式对城市公园各类型景观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3个贵阳城市公园的3类植物景观(路旁、广场及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3类不同背景人群(风景园林学生、普通群众及园林相关从业者)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公园中,植物景观质量较好的为泉湖公园,其次为观山湖公园,黔灵山公园最低;3种植物类型景观评分的大小排序为:滨水景观>路旁景观>广场景观;不同评价者对植物景观的审美倾向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于景观的评判标准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通过分析各类型植物景观中最佳和较差植物组合的优劣势,可为贵阳城市公园未来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滨水公园,但水边绿化不尽理想。通过对10个典型城市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踏查,从分析老新城区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着手,分别发现了各城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营造景观,总结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理念为基础,结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各学科相关基础理论,深入研究城市新区滨水公园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新区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以南京东、西长巷公园的滨水景观为例,初步探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滨水景观区域的生态机能衰退,是目前生态景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且伴随着旧城的衰退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本文简述了城市滨水公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滨水公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黄石市十里景观带滨江公园的项目改造为案例,指出滨水公园的设计应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利用现有资源和对周边地形的分析,融合当地文化元素,才能有效阻止滨水景观区域生态功能的衰退,从而促进城市滨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成华公园是带状滨水公园,场地内现有大量荷塘和湿地植物存在。东风渠贯穿整个公园用地,很好地解决湿地的水源。针对其现状条件,采取保护和新建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可达到因地制宜地打造湿地景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凡  白雪 《现代园艺》2022,(5):155-156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优化设计既能有效提升园区的观赏性,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丰富城市内部的自然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有效提升城市滨水公园的观赏价值,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资源,就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1滨水景观的概念滨水景观是现状景观的一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构成城市景观要素的重要元素。从一个城市的空间构成说,滨水景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体,邻近建筑和水域。根据滨水景观空间的不同尺度,整体形状和围合的不同可以把它划分为线性和带状空间。线性空间是位于水域边较为狭窄的地域,一部分由水面围合,另一部分为其它人为或特殊介质围合而成,整体相对来说横断面较为狭窄。带状空间在一个相对整体的范围内相对较宽阔形状货规则或不规则。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20,(5):123-125
氐星广场作为娄底市经济开发区最大的滨水公园,是经开区市民重要的游憩、休闲场所,在娄底市城市公园体系和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搜集资料,对氐星广场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氐星广场的提升改造应从增加植物种类、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丰富景观小品、完善基础设施及将城市文化融入园林景观等方面入手,使滨水公园特色充分展现,功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满足市民对生态宜居环境的需要,推动娄底市园林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滨水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线状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带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以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泉州台商投资区海湾大道白沙湾公园设计展开论述,通过项目案例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的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对激发游人的愉悦感和游赏兴趣起到关键作用.为探究吸引力感知影响因素,以福州市公园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从使用人群对滨水景观的吸引力感知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滨水景观环境吸引力进行评价,并利用SPSS进行分析,研究了基于视觉...  相似文献   

19.
以彩带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当前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营造方法。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通过自然生态设计手法,重构绿色堤岸,修复河流生态系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景观建设对城市环境具有重要贡献,植物景观的美学质量研究对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江苏省沭阳县城市公园的建成时间、区位、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虞姬公园和南湖公园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园中典型的30个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判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按照SBE平均值排列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从低到高依次是安静休息区(1.128573)、儿童游乐区(4.149060)、入口集散区(4.944290)、文化教育区(9.158180)、观赏游览区(21.399982)、滨水游憩区(34.794371);分别从配置模式、生长状况、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植物配置美景度的因子,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人们喜欢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而提出提高美景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