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乡村文旅产业与乡村本底条件有着优良的耦合关系,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成为盘活文旅资源、发展乡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方法】本文以山西省阳曲县店子底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剖析了店子底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四种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即增长型(S-O)策略、弥补型(W-O)策略、拓展型(S-T)策略和防御型(W-T)策略。【结论】店子底村乡村文旅资源丰富,加之能人带动、政策支持,促进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将为其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较为充分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索漳平市上界村乡村产业发展策略,为漳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以漳平市上界村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上界村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探索制约上界村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结果/结论】文章从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4个方面,提出上界村应着力打造乡村特色“莲”品牌;加大文创产品创作力度;多途径营销渠道推广;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专业人才等多个具体建议,为促进上界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合理利用村庄资源,实现村庄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地调查黎屯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其资源利用情况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基本原则和发展模式,提出该屯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结果】黎屯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议】黎屯产业发展应遵循"保护优先、开发结合,突出特色、重点发展,项目带动、分层推进,突出主体、尊重民意"等原则,采取"以循环农业模式生产生态精品美食,引领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项目主要有"稻鸭种养结合、蔬菜、花木、经济林、山地养殖、清水养殖、农产品加工和乡村休闲游"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突出地方特色资源,发挥生态村庄的优势,探究莆田市仙游县兴山村的旅游扶贫之路,以期加快完成扶贫攻坚的任务,把兴山村塑造成莆田市著名的旅游扶贫示范乡村。【方法/过程】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访谈法为辅,以"莆田市仙游县兴山村"为案例,分析了兴山村关于旅游扶贫的做法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基于此,提出新时代乡村旅游扶贫应加强村民的主体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融资方式,优化市场营销,构建互助体系,使乡村旅游扶贫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根本途径。分析目前广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为广西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100个行政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询等方法,分析制约广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广西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结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广西全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但仍存在限制发展壮大的因素,在人才、资源、外部支撑、发展产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广西应注重培育与引进人才、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外部有力支撑、提高资源资产利用率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但是"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是针对于第一产业,并不能有效解决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增加的问题。该文通过引入三产融合理念,探寻三产融合视角下"一村一品"的创新发展路径。【方法/过程】阐述三产融合内涵,总结目前我国"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北寮村发展情况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法提出"一村一品"与三产融合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结果/结论】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引入三产融合理论,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和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提出扶持龙头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建立三产融合创新机制、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一村一品"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推动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方法/过程】以福建省乡村旅游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旅游建设中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建设、人才要素投入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应基于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立足特色产品、特色小镇等创建工作,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标准;植根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品牌,积极克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方法】采用二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原功能定位及其发挥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缺乏特色资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建议】根据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公益性质,可将其重新定位为以展示为主,以生产经营为辅,以生产经营收入反哺示范的公益性浓缩型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提出了加强对农业技术和成果的引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等促进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方法】采用二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原功能定位及其发挥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缺乏特色资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建议】根据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公益性质,可将其重新定位为以展示为主,以生产经营为辅,以生产经营收入反哺示范的公益性浓缩型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提出了加强对农业技术和成果的引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等促进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为上思县及广西其他地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构建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和判断矩阵,确定区位优势、自然景观优势等各层次指标权重,使用层次评价法(AHP)进行评价。【结果】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指标值为0.506;具备政府支持与引导的良好机遇,指标值为0.439;处于环境压力的威胁及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劣势,其指标值分别为0.475和0.408。【建议】上思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实力型开发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突出当地特色开发多元化特色项目,把握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提高服务水平,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索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法,从园艺疗法的植物、水体、空间和设施四个微观方面探索其与休闲农业的有效结合,对园艺治疗康复效果和"园艺疗法+休闲农业"新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总结出"园艺疗法+休闲农业"模式的优点,即具有提高参与性、节约土地资源和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的优点;同时,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学科体系与学科渗透机制、理论结合实践的"园艺疗法+休闲农业"模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城郊型乡村“三生”功能评价,厘清乡村发展的要素差异和空间特征,提出村庄分类发展策略,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以晋安区北部59个村庄为例,将乡村发展分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要素,从“三生”视角构建村级乡村发展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法分析要素差异,并依据要素显著水平进行村庄空间定位,重构以“中心村”为依托的多村结合、联村共振的区域发展路径和振兴方案。【结果】(1)晋安区北部农村发展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间差异较大,表现为北低南高。(2)受地形地貌限制,少量分布在区域干道附近或地貌比较平坦的村庄,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较显著;生活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密集、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资源和土地利用比较丰富,交通可达性好,但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生态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交通可达性不足,生活环境条件欠佳。【结论】晋安区可以形成12个功能定位不同、生产生活生态结合的乡村板块。研究结果可为分类施策、科学引导形成突出特色的城郊型乡村“三生”协调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融水县长赖村的现状、历史文化背景,总结其景观改造提升对策措施,为各地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对融水县长赖村进行实地考察,以及针对村寨现有的旅游项目进行游客满意度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长赖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并提出了其景观改造提升的对策。【结果】融水县长赖村自然景观秀丽,有着深厚的苗族历史文化积淀,村寨中开发的旅游项目多为自发型,因旅游产品包装层次较低,不能形成综合景观效果。【建议】项目建设起点高,景观规划设计规范,景点水平整合度好,旅游产品集合性强,在特定的区域内能分享不同游乐体验项目,较好地满足"文、深、慢、漫、精、境"新生态旅游的要求,是长赖村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广东大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围绕茶叶"化肥零增长"和 "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工作主线,集成可推广应用的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方法】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在大埔县代表性茶园建立定位试验点3个和应用监测点14个,根据试验和监测效果集成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并通过培训和示范观摩进行推广。【结果】对3个试验点调查表明土壤质量明显提升,有机质提高0.3~2.0 g/kg;土壤酸化缓解,pH值提高0.02~0.18;茶青产量增加5.2%~17.1%,品质改善明显,种植效益提高3 960~16 110元/hm~2。对监测点调查表明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一级标准、茶叶重金属含量100%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过技术示范和观摩培训,改变了农户的施肥观念,提高了施肥技术水平,茶园有机肥用量提高895.5 kg/hm~2,化肥用量减少184.5 kg/hm~2,全县2018年化肥用量较2017年减少1 676 t,减幅8.0%,初步实现了大埔茶园 "化肥零增长"的目标。推动培育茶叶品牌超过20个,新建水肥一体化茶园面积330 hm~2,茶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结论】基于测土配方、有机替代和水肥一体化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化肥用量,实现茶叶增产提质,为推动茶叶绿色高效栽培、茶业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跨省域对口帮扶是当前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一种重要的脱贫攻坚方式,对广州市跨省域对口帮扶黔南-毕节地区精准扶贫的长期战略进行研究,有益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方法/过程】以广州市跨省域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毕节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为例,运用SWOT理论,对跨省域对口帮扶中广州、黔南、毕节等地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结论】广州市跨省域对口帮扶黔南-毕节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属于"优势+机遇型"精准扶贫模式,无论是广州还是黔南-毕节地区,其内部劣势远大于外部威胁,据此提出确定对口帮扶发展长期目标、有效规划设计阶段性目标、确定对口帮扶发展战略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桂西边境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充分利用桂西边境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桂西边境地区各市、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方法】通过对那坡县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所涉及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询等,分析那坡县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那坡县地处西南边区,具有独特的区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但是经济基础差,社会发展滞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保护意识不高,交通、市场信息、物流等体系不健全。【建议】增加边民的生活补贴、生产补贴等,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得到保护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落实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跨国经济合作力度,充分挖掘边境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边境地区经济;同时解决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队伍建设,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资金扶持的投入,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为加快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长葛市331个行政村居民点作为评价单元,采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63个样本村,通过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集约潜力测算模型,计算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结果】将63个样本村的土地划分为3个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其中11个样本村属于集约利用型,21个样本村属于低度利用型,31个样本村属于粗放利用型;2008-2020年,以上3个集约利用等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的潜力分别为19.75,58.16和332.98 hm2。【结论】研究所用方法可科学地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划分其集约利用等级并计算集约利用潜力,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近几年宁波民宿产业飞速发展,呈现出地理空间上聚集、产业环节上协同、组织模式上多元等特征,也出现同质化竞争、市场开发缓慢等难题,因此,塑造特色品牌化民宿集聚区成为民宿产业深化发展的必要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对宁波20处民宿集聚区内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对若干影响力较强的民宿经营者进行现场访谈,总结出目前民宿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及困境。【结果/结论】结合各地特色农业资源,提出宁波民宿集聚区可选择自然风光型、历史人文型、特色体验型,以及新村展示型等四种品牌化路径,并从政府、行业、社会,以及信息技术等层面提出维护宣传品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台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策略,为台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文章在区分地貌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生活便利和生态环境的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并以屯昌县为例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与优化策略。【结果】(1)屯昌县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空间分布不均衡:高级别居民点多分布在台地平原区,生产生活条件良好,属重点发展区;而低级别居民点多零散分布于山地丘陵区,发展潜力较小;(2)综合考虑居民点影响力以及地形地貌与图斑面积,屯昌县1734个居民点被分为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规模控制型和迁村并点型4种优化类型;(3)基于加权Voronoi图生成了77个重点发展型居民点的势力影响范围,确定了迁村并点型居民点的搬迁方向。【结论】基于台地区特殊的地貌类型,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策略,服务于区域农村居民点整治与规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乡村全面振兴关键的一点是实现文化振兴。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可促进农业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方法/过程】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夷山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条件和所面临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典型发展模式。【结果/结论】目前,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具有白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便捷等优势,存在品牌意识较淡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劣势,同时面临涉农政策支持、消费结构升级等机会,以及与周边省市竞争激烈、旅游环境控制保护问题等挑战;提出适合五夫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技术、功能、市场融合路径推动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