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两年试验表明,在红壤丘陵岗地上种植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结合施用石灰,生长第一年花期结瘤数及青草产量比对照高127.5%及59.3%,越夏率高9.3%;生长第二年花期结瘤数及青草产量分别比对照高34.8%及54.7%,越夏率提高17.2%,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越夏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优质饲草,一次播种,可利用几年或十几年。其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长期种植具有淡化盐碱、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作用。夏季是紫花苜蓿的生长旺期,也应是养护期,现将紫花苜蓿越夏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肥对苜蓿结实和越夏的影响(1989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花期喷施微肥,可提高苜蓿的结实率和植株越夏率.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WL525在广州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紫花苜蓿在广州地区的引种及适应性,选用紫花苜蓿美国WL525品种在广州进行适应性试验,采用3个不同喷灌量处理,统计发芽率、株高、分枝数、鲜干比、叶茎比、物候期、越夏率、越冬率。试验结果表明,中湿处理的发芽率和株高、分枝数、越冬率和越夏率都是3个处理中最高的,分别为95.30%、55.8cm、20条、98.56%和96.68%。干旱处理的鲜干比和叶茎比在3个处理中最大,分别为23.41%和56.15%;中湿处理的鲜干比和叶茎比次之,分别为24.34%和50.66%。高湿处理除鲜叶含水量指标外,其余的各项指标都是最低的。3种处理下美国WL525紫花苜蓿都能正常生长,4~5月期间中湿、干旱和高湿处理的苜蓿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3.06、2.65cm/d和2.52cm/d。试验表明参试品种可适应当地夏季高温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在广州地区具有很高的引种价值,其中中湿和干旱喷灌量的美国WL525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辉  杨加付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29-5530
在温州地区对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栽培及品比试验,即从发芽率、物候期、越夏率、株高、产量、干鲜比和茎叶比等方面对5个品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盛世和WL-525HQ较适合于温州地区生长环境,可作为首次扩大试验和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在湛江地区的引种及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在湛江地区的引种及适应性。[方法]在湛江地区对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栽培及品比试验,即从发芽率、物候期、越夏率、产量、干鲜比和茎叶比等方面进行品比分析。[结果]发芽率在86%-95%;越夏率在56.0%-73.3%,三得利的越夏率最高;鲜干比在22.36%-25.64%,其中富特的鲜干比最大;茎叶比在64.43%-67.38%,最大的是富特,产草量以富特的最高。[结论]品种富特和三得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湛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引种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适宜引种紫花苜蓿作为优良牧草;在引种的紫花苜蓿品种中,利用越夏率、产草量、营养成分等测定指标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得出猎人河(74-55)最适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引种,其次为甘农3号、德宝、萨兰纳斯(75-43)等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随着我国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加上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由于紫花苜蓿田在春季忽略管理,夏间杂草在生长中随着7月~8月雨季的来临,杂草泛滥成灾,各种杂草旺盛生长,例如:藜、反枝苋、马唐、蓼等,严重影响紫花苜蓿的牧草质量,本试验从行间除草的方面,筛选几种除草剂,调查除草效果,以及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情况的影响,找出合适的除草剂,方便农民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达拉特旗1981-2015年期间的温度、水分、光照气象要素进行判断,得出达拉特旗的气候条件适宜于紫花苜蓿的种植。本研究为紫花苜蓿的引种、刈割、种植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多年生紫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L.Algonquin)施用赤霉素(GA)和矮壮素(CCC),探讨两种植物激素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赤霉素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长速度,尤其是200 mg/L浓度下喷施赤霉素能有效促进紫花苜蓿株高的生长。矮壮素则延缓了紫花苜蓿的生长速度,但提高了其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施加改良剂蚯蚓粪,研究盐渍土在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的协同作用下,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对盐渍土有明显的改良效果,随蚯蚓粪施入量增加,盐渍土的通透性增加,土壤板结现象减轻;并且,蚯蚓粪施入量增加后,紫花苜蓿的出苗率和株高增加,施入量达到10%之后,对紫花苜蓿的生长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杂草防除是紫花苜蓿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在紫花苜蓿的生育期间消灭田间杂草,松土保墒.杂草同紫花苜蓿争水、争肥、争光照,严重降低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有些杂草还能产生有毒物质或生长抑制物质,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杂草中危害最大的是一年生杂草.当紫花苜蓿生长茂盛时能有效抑制杂草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细绿萍是近几年来国内发展较快的一种水生绿肥。但由于国内多数地区的夏季气温高,而细绿萍对高温很敏感,使其越夏保种困难,细绿萍的发展相对的就受到了抑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1979年起进行了几年的摸索,总结了一种越夏新方法——屋顶越夏。屋顶越夏主要是依靠城乡中的楼房平顶关水养萍越夏。虽然在最高气温时期的每天下午2时,气温可达细绿萍的致死温度,但水温却不易达到,最高也只能达到抑制生长的温度。而每天除最高气温外的其余时间水温正好是细绿萍生长繁殖需要的温度。楼房平顶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平顶上通风向阳,日照时间长,细绿萍在整个越夏过程中生长嫩绿,大多数长成翠绿色的直立浮生型,即使在8月上,中旬的高温条件下,其繁殖增涨系数也达到2—2.57。在屋顶越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不要泉水,也不需搭阴棚。细绿萍在屋顶高温、强光、通风条件下越夏成功,打破了细绿萍越夏难的神秘观念,几年来我们进行的屋顶越夏产量平均在5000斤/亩以上,这样就使越夏保种变成了夏  相似文献   

14.
经萧山海拔500 m山区和平原的气象要素比较和4种花卉生长比较试验,明确了山区夏季气候特征是气温较低、高温时间短、雨水偏多、日照偏少,山区越夏的花卉生长明显优于平原越夏的同类产品。提出了选择花卉山区越夏基地的原则与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山区冷凉气候资源进行番茄越夏栽培,主要以嫁接、高畦种植、地膜覆盖促生长,通过改善生长环境,采用平衡施肥和整枝平衡植株生长,并利用物理防虫及低残低毒药物综防病害技术进行越夏栽培,从而提高该地越夏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1越夏栽培在立夏至初秋,大部分蔬菜由于受气候影响生长会受到抑制.越夏栽培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利用遮阳网、间作、套种等方式遮光、降温、增湿,从而使蔬菜安全越夏生长.如韭菜的夏季遮阴栽培,番茄、韭黄、西瓜、芹菜等蔬菜的夏季生产.  相似文献   

17.
蔬菜病害的侵染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越冬和越夏是指病原物怎样度过寄主的休眠期,其场所就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病害的病原物的初次侵染来源,所以及时消灭越冬和越夏的病原物,在病害防治上具有重大意义。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场所有: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越夏番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产量和质量均有下降。本文依据宝坻区和武清区温室越夏番茄种植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日光温室番茄越夏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用、育苗、定植与定植后管理等技术环节,解决番茄越夏生长问题,实现周年生产,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2013年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生长状况观测,研究了气候条件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宁夏盐池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和产草量的主要因子是水分条件,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率在6%以上时即能保证正常返青,生长期内要求降水量400~800毫米之间。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降水情况,确定紫花苜蓿生长期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为人工种植紫花苜蓿开展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4个南方型紫花苜蓿基因型为材料,通过测定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组织培养条件下的发芽率、苗高和幼根长指标,研究南方型紫花苜蓿对NaCl的耐受性。结果表明: NaCl对4个南方型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的影响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愈伤组织生长和发芽率受NaCl影响小,幼根生长对NaCl的耐受性较大,120 mmol·L -1NaCl严重影响了南方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当培养基中加入NaCl时,‘Millennium’和‘Vitoria’的耐受性较强,而‘Powerplant’的耐受性较差,在进行南方型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的筛选时,应注意不同基因型和受体类型对NaCl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