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50-50
优质高产水稻宁粳28号、宁粳27号示范及产业化生产项目,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2004年资金到位,2005年开始实施。2006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二年。一、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在项目实施的两年内累计完成3万公顷的示范推广面积;企业预收购优质稻谷937万千克,产值550万元,税  相似文献   

2.
一、项目概述该项目是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项目执行起止年限为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项目总投资70.6万元,其中农转资金50万元,自筹20.6万元。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设施建设、种子的生产和示范、大区区试及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赤杂16号高粱是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杂交种,产量超对照敖杂1号13.78%,该杂交种2002年11月得到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科技转化基金的资助;2003年9月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列为"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文章根据多年摸索与实践,阐述了赤杂16号高粱最佳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杂交玉米新品种正红6号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十五”育种攻关突破性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贵州审定和广西引种认定.2005年通过重庆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转化项目品种、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品种、国家里比计划推广项目品种和四川省农业厅确定的全省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赤杂16号高粱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杂16号高粱是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杂交种,产量超对照敖杂1号13.78%,该杂交种2002年11月得到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科技转化基金的资助;2003年9月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列为“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文章根据多年摸索与实践,阐述了赤杂16号高粱最佳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为母本,以优质、迟熟自交系YT034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而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2003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广东省农科院中试项目,在全省进行多点示范和中科院中试项目,在全省进行多点示范和中试,2004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按照农业部农计函[2004]553号"关于河北省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4年项目的批复"、冀农计发[2005]42号"河北省农业厅关于2004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呈报2004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质专用良种繁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冀农计发[2004]102号)的要求,赵县已完成"河北省赵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全部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周豆11号高产攻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豆11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原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2002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周口市农技站和商水县农业局在项目实施中,把核心技术与各项配套技术进行科学组装,认真搞好技术指导,并总结出周豆11号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措施。在2003年阴雨连绵,低温寡照的大灾之年,商水县练集镇闫桥行政村4组村民闫芝种植0.4hm2周豆11号,经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市科技局、市农业局组织组成的项目专家组现场实收实打,折单产3786kg/hm2。其高产攻关技术措施如下。1选择适宜的地点该高产攻关田为中上等肥地,前茬…  相似文献   

9.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通过核辐射技术选育而成的.1997年11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1999年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并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0.
<正>据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3号中试与示范》日前完成。这个项目从2007年开始实施,以"新陆早33号"为成果转化核心技术,完善"新陆早33号"的高产、高  相似文献   

11.
新陆中35号(富全8号)是巴州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于2007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潜力,并且具有铃大、吐絮集中、适应性广的优势,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棉花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胡麻“晋亚9号”是山西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的育成品种。2004年1月,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同亚9号;同时也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亚9号。晋亚9号具有丰产性好、抗病力强、含油率高、亚麻酸含量高等优良  相似文献   

13.
中国CDM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外买家、项目开发者积极的参与到CDM项目活动中。从2004年11月中国政府批准第一个CDM项目以来,已批准的CDM项目数量迅速增加。到2009年6月底,已有2091个CDM项目得到了批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安徽省滁州市滁菊研究所承担了科技部《滁菊规范化生产栽培及加工工艺研究》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接该项目后,该所严格遵照项目合同书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在组织、培训、服务三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2月27日,山东省科技厅邀请国内有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进行了验收。专家组验收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  相似文献   

16.
青杂三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种,是替代海拔在2800-3000m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2005年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托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特早熟双低杂交油菜青杂三号产业化示范》项目,在向化乡麻庄村开展了青杂三号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扬稻6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码225002)育成。199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次年被科技部列为“重中之重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8.
甬优6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推广站联合研发的超高产优质稻新品种,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品种于2003年由福建省种子总站引进观察试种.表现很有苗头.2006年安排省级生产试验。普遍反映该组合表现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现将甬优6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06,(7):32-32
在科技部、农业部公布的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评审结果中,“常优1号”杂交粳稻新品种在2004年种植的水稻丰收情况实测中,农户单产超过750公斤,创下苏州市杂交粳稻历史新高。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常优1号”,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熟期适宜等特  相似文献   

20.
天津北郊区霍赵季大洼,引种北农1号棉花,是我校农学系耕作组和天津北郊科委共同承担的开发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调整该地区的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效益,治穷致富。该项目经1983年到1985年连续三年的试验示范,均获得较好效果。北农1号棉花三年累计种植共346.5亩,(比种玉米)增加收入4.85万元。同时在大洼处扩种的1296.5亩,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