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矮牵牛花器官突变体blind-like的表型和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国贵  包满珠 《园艺学报》2006,33(5):1121-1124
 从矮牵牛自交系中获得一个花器官变异突变体, 将其命名为blind-like。该突变体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 主要表现为花数增多, 花瓣顶端出现花药状结构, 具有类似正常花药的四分室结构, 并产生少量花粉。该突变体与矮牵牛花器官blind突变体相似, 通过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产生种子。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矮牵牛W138株系构建突变体库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花器官发育突变体,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花萼和花瓣发育异常,命名为aps(abnormal petals and sepals)。与正常W138植株相比,aps突变体最明显的表型是花冠开裂,通常为3裂,同时5个花萼中有2个出现部分瓣化。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突变体瓣化花萼的表皮细胞表现为正常花瓣的细胞形态。通过突变体自交、与正常姊妹株和矮牵牛W115株系杂交以及F1自交和回交等遗传分析发现,aps突变性状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q 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突变体花萼中,3个B类基因(FBP1、PMADS1和PMADS2)和部分E类基因(FBP2、FBP4和FBP5)出现异位表达或表达量显著升高,而所有A类基因(FBP26、FBP29、PFG、AP2A、AP2B和AP2C)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E类基因FBP9和FBP23的表达量也下调;突变体花瓣中,A类基因除FBP29不表达外,其他所有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B类基因FBP1和PMADS2,E类基因FBP2、FBP5、FBP23和PMADS12的表达量上调;C类和D类基因的表达在突变体花萼和花瓣中没有明显变化,但在雄蕊和花柱中C类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D类基因FBP7在子房中显著下调。aps突变体为研究矮牵牛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杨梦婷  徐京  庞基良 《园艺学报》2020,47(4):708-716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百脉根花对称性基因LjCYC1转入非洲紫罗兰,进一步探讨其作用和功能。非洲紫罗兰LjCYC1转化植株的表型发生以下变化:(1)花的对称性明显改变,由辐射对称变为两侧对称,出现频率为14.3%;(2)花瓣向花冠基部裂开,且花瓣数减少,出现频率为57.1%;(3)部分或全部雄蕊花瓣化,出现频率为17.1%;(4)雌蕊花瓣化或退化,出现频率为11.4%。  相似文献   

4.
以浅红色凤仙花地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mg/mL)与不同时间(1、2、3d)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组合处理对凤仙花的诱变效应,以确定适合于凤仙花诱变育种的最佳剂量,并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诱变株系。结果表明:凤仙花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根条数、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均受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当浓度为40mg/mL处理时间为2d和3d时,发芽率为0。半致死剂量为2.0mg/mL处理2d,但此剂量不能获得较多优异的突变体,而0.5~1.0mg/mL处理2~3d却能获得较多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突变体。突变体的类型包括顶生花、一柄多花簇生、重瓣花、嵌合花、嵌合叶、花柄极度缩短及无主干等类型的突变体。花色也出现了深红、淡粉、紫红、粉白、淡紫红、紫色、粉红、白色、深紫、淡紫、粉紫、红色以及红白嵌合花色等10余种突变类型。在这些突变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单株有紫红重瓣花、深红间白色嵌合重瓣花、紫色重瓣花、淡粉牡丹型重瓣花、红色茶花型重瓣花、浅红间白色嵌合玫瑰型重瓣花、粉红蝶形重瓣花、一柄多花簇生型、花柄极度缩短重瓣嵌合花等9个。此外,处理以后的凤仙花花瓣色素物质和营养物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逐代筛选,可望在其后代中获得新品种进行商品化生产,或为凤仙花育种提供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生1号”草莓由绿叶东方草莓花瓣离体培养,在愈伤组织分化的再生植株中发现的优良性状突变体。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6.
以乳白色花的超级80 天菜心和黄花的坡头70 天油青菜心为材料,获得P1、P2、F1、F2、BC1 和BC1′6 世代材料,研 究菜薹乳白色花的遗传规律,并测定2 种花色菜薹的VC、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以大白 菜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与菜薹杂交,开展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表明,菜薹黄花对乳白色花为显性, 乳白色花由1 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在F2 中发现了1 株同时具有黄花和乳白色花分枝花序、同花序2 种颜色花朵以及同花 朵2 种颜色花瓣的嵌合体。超级80 天菜心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坡头70 天油青菜心,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坡 头70 天油青菜心,水分、VC 含量与坡头70 天油青菜心差异不显著。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18NBCC 的花瓣为复花瓣, 花药和花丝严重退化,变成瓣化状花瓣,但蜜腺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相似文献   

7.
‘妍希’是从山东省东营市文冠果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观赏用新品种。花朵为重瓣,花瓣16~20片不等,雌、雄蕊全部瓣化,不能结实。花瓣基部黄绿色,上部白色,密集,扭曲不规则。外缘花瓣稍大些,内部细小,呈条状。山东东营地区5月初始花,花期可长达25 d。  相似文献   

8.
香石竹花朵花器组织乙烯生成主要是由花瓣和雌蕊产生的,但按单位鲜重来计算,花柱又占主要地位。花瓣中以花瓣基部的乙烯产生较多。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ACC是由雌蕊合成经花托运至花瓣的。  相似文献   

9.
香石竹的乙烯产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香石竹花朵花器组织乙烯生成主要是由花瓣和雌蕊产生的,但按单位鲜重来计算,花柱又占主要地位。花瓣中以花瓣基部的乙烯产生较多。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ACC是由雌蕊合成经花托运至花瓣的。  相似文献   

10.
于世彬 《花卉》2005,(5):28-29
皇家天鹅绒,半重瓣,花瓣刚展开时近乎黑色并泛黑红色,也有花瓣上出现白色斑块的复色花。花中心有一撮金黄色的蕊,紧凑直立,非常好看。花径1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序cDNA 为模板,利用EST 数据库信息,克隆了一个MADS-box 基因编码区序列,GenBank 登录为PMADS20(GU129907)。进化树分析表明,PMADS20 属StMADS11 亚家族SVP 分支,与番茄和辣椒的JOINTLESS 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定量PCR 检测结果表明, PMADS20 在矮牵牛营养器官中的表达量高,在花中的表达量低。构建了PMADS20 的超量表达载体(35S︰ PMADS20)和CRES-T(Chimeric Repressor Gene Silencing Technology)载体(35S︰PMADS20-SRDX)。 35S︰PMADS20 和35S︰PMADS20-SRDX 转基因矮牵牛的花器官表型变化相似,花萼增大,花瓣和雌蕊 出现营养器官特征,但35S︰PMADS20-SRDX 的变化更为明显。扫描电镜观察显示,35S︰PMADS20-SRDX 转基因花瓣下表皮的表皮毛增多,并有气孔分布;子房和花柱表面为表皮毛覆盖,呈现超量表达UNHAVEN 的矮牵牛心皮的特征,并且有气孔分布。35S︰PMADS20 转基因植株株形无明显变化,35S︰PMADS20-SRDX 植株花序的节间较野生型短。  相似文献   

12.
以20a树龄同一梨园中1株能稳定遗传的花器官变异鸭梨和普通鸭梨为试材,采用形态观测法进行了花芽发育、花粉萌发率、表观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花发育与普通植株花的正常发育最明显的差别在于花器官花瓣完全或部分缺失、雄蕊相应增多;花瓣对应位置的雄蕊花丝粗、花药大;花粉萌发率高;部分特化的花瓣上着生有花药。根据试验结果,推断该突变株可能是梨的花同源异型突变株,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功能区发生了突变引起花器官异常。该突变株为进一步认识植物花发育的内在调控机制、研究花的发育机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李昀辉  李玉花 《园艺学报》2005,32(3):458-462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草原龙胆单重瓣花器官的发育特征。取花部发生的第1个和第2个花芽为试材, 直接用于实体解剖观察。结果表明: 1. 单瓣花和重瓣花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形态分化前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5个时期, 各轮花器官按照向心顺序发育。2. 到雌蕊原基形成为止, 单瓣花花器官各原基的分化过程大约需要12 d, 重瓣花的整个分化过程大约需要15 d。3. 单瓣花和重瓣花都包含5枚萼片、5枚雄蕊和1枚雌蕊, 而单瓣花花瓣是5枚, 重瓣花约是15枚。  相似文献   

14.
We induced various flower morphologies in torenia (Torenia fournieri Lind.) by the application of forchlorfenuron (CPPU). Those morphologies were the combination of four bas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serrate petals, incised petals, a paracorolla, and an increased number of floral organs. Thes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ccurred systematically depending on the floral stage at the time of CPPU application. Serrate petals were induced when CPPU was applied during the stages of corolla development, whereas application at younger stages induced petal incision. The serrate petal margin resulted from preferential proliferation of cells around the vascular bundles, whereas petal incision 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lateral outgrowths of petal. A paracorolla was induced at the adaxial petal face when CPPU was applied between the sepal development stage and early corolla development. The paracorolla appears to have arisen from the lateral outgrowths of the stamen. The numbers of stamens, petals, and sepals increased when CPPU was applied at and befor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x organs and the corolla. Enlargement of the floral meristem probably caused this increase. Application of N6-benzylaminopurine and zeatin did not induce these morphological changes.  相似文献   

15.
向林  陈跃  陈丽萍  孙崇波 《园艺学报》2018,45(8):1595-1604
开花植物中B、C和E类MADS-box基因控制花雄蕊和雌蕊的合成。以具有高度进化蕊柱(雄蕊和雌蕊合生)的建兰为材料,从已有转录组中搜索到14个B、C和E类基因,包括GLO、DEF、AG、SEP和AGL6类基因,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CeDEF1和CeAGL6-1在萼片和花瓣中大量表达,唇瓣中微量表达;CeDEF3、CeDEF4和CeAGL6-3则在唇瓣和蕊柱中大量表达,在萼片和花瓣中几乎不表达;CeAG1和CeAG2主要在蕊柱中表达;而且CeDEF3、CeDEF4、CeAG1、CeAG2和CeAGL6-3在蕊柱突变体‘新品梅’的蕊柱状花瓣中的表达量比‘铁骨素’花瓣中高很多,说明这几个基因在建兰蕊柱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6.
王镛  李巧峡  孙坤  陈纹 《园艺学报》2017,44(2):323-329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为典型的两型花自花受精植物,具有开放花和闭锁花混合繁育系统。通过对开放花和闭锁花花芽形态发育的比较发现:开放花与闭锁花在花芽发育早期形态相似,4轮花器官原基均正常发生。出现明显差异的时期为4轮花器官原基形成以后,小孢子发育时期为产孢细胞阶段,开放花的5个花瓣与5枚雄蕊继续发育,每个雄蕊有4个花药室;而闭锁花只有2枚雄蕊继续发育,每个雄蕊有2个花药室,其余雄蕊与所有的花瓣依然为器官原基状态,不再发育。通过对花芽与叶片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检测发现,花器官原基形成之后,开放花与闭锁花形态出现明显差异阶段开始,随着花芽的发育,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开放花花芽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应发育阶段闭锁花花芽;而开放花植株的叶片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低于闭锁花植株叶片,说明开放花所需要的能量高于闭锁花,推测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差异与两型花发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邢桂梅  毕晓颖  雷家军 《园艺学报》2007,34(6):1563-1568
以君子兰品种‘油匠’的花瓣、花丝、胚珠等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采用0.1%升汞消毒10 min,花器官外植体污染率较低,仅为9.9%;不同花器官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瓣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分别达到15.6%和57.1%;花瓣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蕾大小、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蔗糖浓度等因素有关,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0 mg·L-1+BA 1.0 mg·L-1+NAA 0.5 mg·L-1+蔗糖3.0%,适宜的花蕾长度为0.6~1.0 cm。蔗糖浓度为3%时,花器官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成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瓶插期开花进程不同的切花月季萨蔓莎和贝拉米为试材,探讨了切花月季开花进程差异与花瓣内肽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进程中萨蔓莎花瓣起主导作用的是pH 10下的内肽酶,贝拉米花瓣中起主导作用的是pH 6下的内肽酶,且前者活性远高于后者的.开花进程中花瓣金属蛋白酶在萨蔓莎中一直存在且活性较高,而在贝拉米中逐步被启动,初开期表现活性且随开花进程而增大;花瓣巯基蛋白酶在萨蔓莎盛开之前存在,之后活性消失,而在贝拉米盛开之后活性升高;花瓣酸性丝氨酸蛋白酶在二者中活性均基本不变,但整体上在萨蔓莎中的活性高于贝拉米的;花瓣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在盛开期前萨蔓莎中的活性远高于贝拉米的,盛开后相反.由此推测,初开期金属蛋白酶的诱导差异及盛开前后巯基蛋白酶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差异可能与二者开花进程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