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黄是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是珍贵难得的稀有药材.它具有抗惊、安眠、强心、解热、解毒、保肝以及调节造血机能,抑制癌细胞等功能,在我国医药史上已延用了2000多年.为了解决天然牛黄的稀缺,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了牛体培植牛黄试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培植牛黄是我国首创,它的药理作用与天然牛黄相同,因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十多年来,我通过从事培植牛黄专业技术,亲自处理培植牛黄近万头例,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直接观察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提高了鉴别能力,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徐克功  贺明 《畜牧与兽医》1989,21(5):217-218
<正> 牛黄原指牛科动物的胆囊、胆管、肝管中的结石,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开窍之功效;对于治疗高热、惊厥、昏迷、痈毒疮疡及咽喉肿痛症有独特的疗效。据统计我国150多种名贵中成药、270种方剂里都有牛黄。但天然牛黄历来甚微,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价格仍有上涨之势。  相似文献   

3.
1988年11月16日至25日,上海市牛黄开发研讨会及现场技术手术操作在上海牛奶公司第八牧场召开。牛体培植天然牛黄是近几年刚刚研究开发的一项实用新技术,它的手术成功率100%.据陕西省经验,手术后一年半的牛平均产牛黄10克以上.目前市场上牛黄价为每克100~120元左右。且尚在上涨  相似文献   

4.
牛黄就是牛胆囊中形成的胆结石,它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镇惊熄风,清热解毒、开窍祛痰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高热、狂燥、小儿惊风、抽搐痰诞、痛肿、疗疮等病。我国牛黄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其培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牛黄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是治疗某些肝、心血管、脑部疾病和癌症的特效药。然而天然牛黄来源甚微,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紧俏,价格昂贵,国家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天然牛黄。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医药工作者研究成功了人工培植牛黄的技术,揭开了牛黄生产新的一页,丰富了国药宝库。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注意安全操作,可以获得高质量、数目可观的牛黄。1人工培植牛黄机理牛黄即牛的胆红素结石,这种结石与胆汁排出速度、水分被吸收的情况及胆汁浓稠有关,因为胆囊感染后发生炎症,上皮细胞脱落,可使胆红素围绕脱落的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管理科学院牛黄培植研究中心研究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在牛黄培植、牛黄保鲜、水解牛黄等方面取得突破,这将极大促进我国牛黄培植及牛黄产品开发业的发展。牛黄是牛的干燥胆结石,珍稀昂贵,药用价值极高。从70年代起,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了培植天然牛黄的探索研究,但进展一直不大。1990年,中国管理科学院成立了由陈裕容研究员牵头的牛黄研究机构,几年来,经过360次牛黄菌种提纯驯化,他们成功地把牛黄菌核培植技术由原来的第三代提高到第八代,在家养牛体中培植出高纯度,高质量天然牛黄。这个研究中心还突破了牛黄保鲜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7.
牛黄,俗称牛胆囊结石,是世界上较名贵的中药材。据中医学称:牛黄属苦凉药物,具有定惊息风,开窍豁疾,泻火解毒等功效。目前市场上已配制的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丸等多种。因天然牛黄产量少,用途广,故我国除自己收取一部份外,绝大部份依靠进口,仅牛黄一项每年要付出外汇几万元。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研究,终于在1985年采用人工方法培育出牛黄,这是一项新创举,也是我们养殖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培植牛黄技术,自1974年问世以来,在十余年的探索研究中得知,牛黄床是影响牛黄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县培植牛黄研究会设计的增收牛黄床,在不加大黄床外围体积的情况下,采取椭圆沟回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牛黄(Calculus bovis)是名贵中药材,珍贵如金。我国自首次人培牛黄获得成功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该项研究。目前,人培牛黄的产量仍很低,如何提高人培牛黄的产量成为首要问题。本研究探索致石性药物对人培牛黄产量的影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大学郝满良等运用现代胆结石病理学理论,用牛胆汁在培养罐内模拟牛胆囊结石的机理,培养出与天然牛黄具有相似药理作用的牛黄。这种方法打破了牛黄只能在活牛体生长和培养的传统概念,它与其它培养牛黄方法相比,时间短、产量高、效益大,为牛黄的生  相似文献   

11.
牛黄(Calculus bovis)为牛科动物牛的胆管、肝管和胆囊内的结石,系病理性产物,又名丑宝、胆黄、土精等。系名贵中药材之一。目前,牛黄分为天然牛黄、人工合成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三种。天然牛黄系自然产生于牛体内的胆结石,所以称为天然牛黄。天然牛黄自然发生率为0.2%左右。天然牛黄产量少,国内外均以人工合成牛黄补充天然牛黄之不足,因此,世界上人工合成牛黄应运而生,我国于1956年由天津制药厂首次合成。其药理及药效远不如天然牛黄。人们便寻求其它方法获取与天然牛黄相同的牛黄。林如忠等(1974)首次在牛体内培植牛黄成功,  相似文献   

12.
牛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由于牛黄在药用上的特殊价值,引起了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我省正在开展人工培育牛黄新技术。笔者实践认为牛体培育牛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3.
鉴于天然牛黄药源奇缺,故学者们对人工诱生牛黄的研究屡见报道.我们曾对这两类牛黄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如胆红素、胆汁酸等)进行过分析对比.为进一步了解天然牛黄和人工诱生牛黄营养成分上的差异,本实验测定了这两类牛黄中的氨基酸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培植牛黄产量的影响罗炳泰,潘淑英(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学系,阿拉尔843300)牛黄是名贵中药,7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在牛胆囊内培植牛黄试验获得成功,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泛开展牛体胆囊内培植牛黄实验与推广。1992年福建植黄手术队...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世界》2004,(11):72
我国消费者今后不必再为买不到传统天然牛黄而发愁了。由武汉生物化学制药厂主持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项目”取得成功,“体外培育牛黄”不久前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一类新药正式生产。有关中药专家指出,体外培育牛黄质优价廉,与天然牛黄具有相同的疗效,是天然牛黄理想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正> 牛黄是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应用广泛,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一种短缺贵重药品。牛黄又称丑宝、丑玄、胆黄、肝黄、西黄、土精等。多年来只靠天然生产所获得的牛黄,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在医药上的需要,为了解决牛黄的奇缺,探索开发此项资源,从七十年代中期我国有许多地区开展了这项研究。用人  相似文献   

17.
牛黄是中药贵重药品之一,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在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牛胆囊埋核培植牛黄的研究,为交流经验,取得牛黄人工培植高产,现将自己经历150例植黄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整理介绍如下。1 人工牛体培植牛黄的形成 牛黄本是牛的一种病理产物,实为胆结石。牛体植黄是用兽医外科手段,将异物(核体)埋  相似文献   

18.
牛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心、清热、解毒、镇静等作用,是安宫牛黄丸、六神丸、至宝丹等名贵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由于天然牛黄产量极少,供不应求,我国科技人员在人工培植珍珠原理的启示下,在黄牛体内培植牛黄成功(广东省海康县药材公司林如忠等,1987)。笔者和大通牛场等单位协作,于1984年在牦牛  相似文献   

19.
人培牛黄因与天然牛黄的药理作用无明显差异,故可代替它制成中成药。用外科手术,将接种特殊菌种的“牛黄床”植于牛胆囊内,闭合后经1—3年后,或手术,或剖杀取黄。  相似文献   

20.
牛黄(Calculus Bovis)系干的胆囊、胆管、肝管中的结石,是一种珍贵药材,在我国巳应用两千多年,是200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尤其是安宫牛黄丸、六神丸、人参再造丸等30多种名贵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但是,天然牛黄只能来自个别牛体,致使货源奇缺,价格昂贵,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以我省为例,全省每年牛黄收购量只有2.5公斤,最高的1973年收购量仅4.8公斤,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