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平  杨胜伟  高捷  丁军 《中国种业》2024,(6):34-37,41
作物种质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种业振兴和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源头,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聚焦贵州省优势较强的山地特色粮油作物,厘清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贵州发展山地特色优势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在宝鸡地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统计工作,是该市农业生产和种子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对于搞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宝鸡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莆田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形成了以“四大名果”(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为主的特色果树产业,以莆田黑猪、丝羽乌骨鸡等为主的特色畜禽产业,以鲍鱼、紫菜等为主的特色水产产业。从种质资源情况、产业化发展情况两个方面介绍了莆田市特色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莆田市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资源调查和保存、开展资源鉴定评价、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培育种业企业、鼓励对外合作交流、强化制度建设等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资源多样,自古物产丰饶,作物种类繁多,是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对浙江省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做法与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了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优势,加快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创新,推进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种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常常具有明显的特征和稳定的性状,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通过分析上海市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发现上海市在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还不能满足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着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品种退化、种质资源优势基因发掘利用能力不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没有规范化程序和标准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资金不足等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上海市发展的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分析南京市特色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南京市特色种苗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主要为:做好南京市特色种苗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走南京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加强特色农业种质资源研究和特色品种产业化开发,完善和升级特色种苗基地,加强特色种苗的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和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湖南永州地区三面环山,地貌复杂,特色作物资源丰富。自2021 年先后 4 次对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共收集到种质资源 140 份,经初步田间鉴定,筛选出高产、抗逆、抗病虫、优质等表现优良的资源 43 份,其中 8 份适宜大面积推广。分析了永州市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的现状,并对该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福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共享利用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省9个省级、7个地(市)科研单位(推广中心)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和共享利用研究进行问卷调研。[结果]结果表明: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从事与种质相关的人数占比64.78%;种质品质、产量性状最受关注;科研人员主要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并通过单位间种质交换和自行收集获取种质;高达75.03%认为科研经费不足、试验条件和科研协作机制等是制约农作物种质研究的主要因素;加强科研合作交流、提高共享利用服务水平为优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主要途径。[结论]当前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建议依托福建丰富区域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集成福建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平台,构建福建省种质信息共享与管理互连服务中心,实现优良、特色种质高效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陆平 《种子》1995,(6):35-37,52
人类的生产活动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多样的作物种质资源满足着人类的各种需求。在历史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从温饱迈向小康,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进而对食品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讲究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期望能通过食疗保健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粮药兼用作物的保健型食品特别受到人的青睐,传统的粮药兼用作物得到了重新发掘利用,同时依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种质资源是作物优良基因的载体,切实保护现有保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努力推进改良创新利用是当前乃至长远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概述了贵州稻种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并围绕其保护与利用的主题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福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共享利用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省9个省级、7个地(市)科研单位(推广中心)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和共享利用问卷调研。结果表明: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从事与种质相关的人数占比64.78%;种质品质、产量性状最受关注;科研人员主要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并通过单位间种质交换和自行收集获取种质;高达75.03%认为科研经费不足、试验条件和科研协作机制等是制约农作物种质研究的主要因素;加强科研合作交流、提高共享利用服务水平为优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主要途径。当前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建议依托福建丰富区域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集成福建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平台,构建福建省种质信息共享与管理互联服务中心,实现优良、特色种质高效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丽娟研究员率领的大豆基因资源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构建出一年生野生大豆的泛基因组,为作物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基因发掘和育种利用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近年  相似文献   

13.
郭盛 《中国种业》2018,(4):41-43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进行作物新品种选育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形势并不乐观。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物种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2016年收集的各类种质资源中,瓜菜种质资源占54.38%。本文根据《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长期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对东台市瓜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更好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带动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5.
种质资源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基本材料和基因源。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稳压器"作用。黑龙江省植物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生产对当地种质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主要对黑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现状、问题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从3月16-17日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获知,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收集与引进作物137种,种质资源16207份,共编目16371份,有30种作物10528份种质资源经繁种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有79种作物1585份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繁殖入国家种质圃长期保存,2016年新增入库圃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菏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利用现状,开展了菏泽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普查收集种质资源 400 余份,被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确定接收 345 种,其中粮食作物 80 种,经济作物 36 种,蔬菜作物 119 种,果树作物 110 种,为作物育种、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对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是黄芪道地产区,栽培历史悠久,种植优势突出,知名度高。近几年,由于野生黄芪资源遭到掠夺式采挖,栽培黄芪成为商品芪的主要来源。但黄芪种质资源研究开发、加工利用不足,栽培种质混乱混杂,人工选育工作滞后,无优良品种品系,种质资源已成为制约黄芪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本综述阐述了中国黄芪种质资源分布、黄芪品种资源研究与应用,简要分析了内蒙古黄芪产业优势和前景。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内蒙古黄芪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黄芪基础研究不足,新品种缺失;种子种苗培育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不高;种植技术落后,水平参差不齐;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深加工层次低,转化增值能力弱。最后从种质资源培育、种子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黄芪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内蒙古作为传统道地产区做大做强黄芪产业。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正我国开工建设新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近日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要高质量建好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把国家、民族宝贵珍稀的优秀种质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莒县立足农业大县基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及特色种业创新发展,整合各方面要素资源,突出葡萄、桃、猕猴桃等特色种业优势,做强种业“芯片”,总结出了种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做好种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