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随机选取新乡市郊区某养殖场中自然感染寄生虫的40只小尾寒羊,根据试验羊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将羊群分为5个组,每组8只羊.具体分组如下:左旋咪唑分2个剂量组,5mg/kg体重组和10mg/kg体重组,丙硫苯咪唑2个剂量组,5mg/kg体重组和10mg/kg体重组.收集粪便,进行寄生虫线虫虫卵与虫体的的检查.试验结果如下:用药后,试验革只精神好转,症状减轻直至正常;各剂量组药物对各种线虫虫卵及成虫均有明显抑制及杀灭作用,其中,左旋咪唑10mg/kg的剂量组对线虫的驱除效果明显,丙硫苯咪唑也是10mg/kg剂量组对线虫的驱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取新乡市郊区某养殖场中自然感染寄生虫的40只小尾寒羊,根据试验羊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将羊群分为5个组,每组8只羊。具体分组如下:左旋咪唑分2个剂量组,5mg/kg体重组和10mg/kg体重组;丙硫苯咪唑2个剂量组,5mg/kg体重组和10mg/kg体重组。收集粪便,进行寄生虫线虫虫卵与虫体的的检查。试验结果如下:用药后,试验羊只精神好转,症状减轻直至正常;各剂量组药物对各种线虫虫卵及成虫均有明显抑制及杀灭作用,其中,左旋咪唑10mg/kg的剂量组对线虫的驱除效果明显,丙硫苯咪唑也是10mg/kg剂量组对线虫的驱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选择6~8月龄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80只进行驱虫试验。结果:(1)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成虫的驱虫率均达100.0%,对肝片吸虫幼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3.9%、100.0%和100.0%;(2)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0.0%、8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89.2%、98.2%和100.0%,对成虫驱虫率均分别为97.9%、100.0%和100.0%,幼虫驱虫率分别为90.7%、94.3%和100.0%;(3)三氯苯咪唑片剂10 mg/kg体重剂量与同剂量对照药物三氯苯咪唑混悬剂的驱虫效果无差异;(4)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15 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安全高效。驱除绵羊肝片吸虫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不低于5 mg/kg,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不低于1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4.
自Renoux(1971)首次报道了左旋咪唑(简称左咪唑)具有免疫学活性以来,许多报告均证实了这些研究,并对此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评论。本文就左咪唑预防和治疗牛乳房炎的免疫学活性进行了分析。病理学左咪唑以2~3mg/kg体重给予能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而驱虫剂量则为7.5mg/kg体重。当所给剂量大于免疫疗法水平时,可使免疫机能受到抑制。左咪唑不论是口服或其它途径给后都能迅速被吸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分为5,10,15mg/kg体重剂量组,并设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经口一次给药,采用粪检法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三氯苯咪唑片剂5mg/kg剂量组7,14,21,28d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6.7%,93.3%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7.1%,96.3%和100.0%;10,15mg/kg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三氯苯咪唑片10mg/kg剂量与同剂量三氯苯咪唑原料药的驱虫效果无明显差异;,三氯苯咪唑片剂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10mg/kg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高效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10%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8mg/kg体重、12mg/kg体重剂量臀部肌肉注射,驱除绵羊肠道线虫安全有效,且药源广,价格低廉,给药途径方便。按每kg体重12mg剂量臀部肌肉注射,7天后检查绵羊肠道线虫基本消灭,治疗效果100%,可作为推荐剂量在农牧区使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分为5、10、15mg/kg体重剂量组,并设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经口一次给药,采用粪检法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①三氯苯咪唑片剂5mg/kg剂量组7,14,21,28d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100.0%,10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4.9%,100.0%,100.0%和100.0%;10,15mg/kg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②同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和原料药的驱虫效果无显著差异;③三氯苯咪唑片剂3个剂量组试验牛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mg/kg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三氯本咪唑5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和92.9%,驱净率为75%;三氯苯咪唑10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100%,驱净率为100%;硝氯酚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100%,但对童虫的仅为74.3%,而驱净率仅为60%。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应用三氯苯咪唑混悬剂,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60头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①三氯苯咪唑混悬剂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3.3%、90.0%,对成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91.7%、93.8%,对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83.3%、90.1%;10、15mg/kg剂量对肝片吸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及成虫、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②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mg/kg剂量与同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的驱虫效果无明显差异;③三氯苯咪唑混悬剂3个剂量组试验牛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15mg/kg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临床使用以10mg/kg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0.
镜检兔粪便,发现10月龄以下的幼兔24只,全部有栓尾线虫卵,用盐酸左咪唑对全群95只兔,以2~6mg/kg体重口服,72小时后,全部兔粪中虫卵消失,且3~6mg/kg体重剂量可使兔排出球虫卵囊数减少;原卵囊少者,此时卵囊消失,体重普遍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降低规模化奶牛场乳腺炎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在干奶期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日粮添加盐酸左旋咪唑7.5mg/kg体重和亚硒酸钠维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验阿维菌素复方制剂2号中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混合有无配伍禁忌及驱除绵羊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方法通过虫卵和痒螨检查确定阳性羊,设Ⅰ组:阿维菌素复方制剂2号(阿维剂量0.4mg/kg.BW.左旋剂量4mg/kg.BW);Ⅱ组:1%阿维菌素注射液0.4 mg/kg.BW;Ⅲ组:20%左旋咪唑注射液4 mg/kg.BW;Ⅳ组:左旋咪唑片剂7.5 mg/kg.BW;Ⅴ组:空白对照组,按羊的体重皮下注射或口服药物。结果Ⅰ、Ⅱ组羊用药后痒螨驱净率达100%,10 d试验羊虫卵减少率为100%和粗计驱虫率也为100%。Ⅲ组羊虫卵减少率和粗计驱虫率分别为91.3%和85%,Ⅳ组羊虫卵减少率和粗计驱虫率分别为82.7%和75%。结论阿维菌素复方制剂2号中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混合无配伍禁忌,其驱除绵羊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3.
<正>1准确选用驱虫药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丙硫咪唑(25~30mg/kg体重)、左旋咪唑(25~30mg/kg体重),1次服用。2把握驱虫时间雏鸡在2月龄时进行第1次驱虫,4~5月龄时进行第2次驱虫;成鸡每年进行2次驱虫,分别在秋末冬初和春末夏初进行驱虫;产  相似文献   

14.
正1)加强环境卫生。2)定期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对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1次。3)常用药物。(1)敌百虫。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洗、喷、洒患部。1次/d,连用3 d。内服按100~120 mg/kg体重混料,1次内服。(2)左旋咪唑。口服按7~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按7.5 mg/kg体重,用于猪蛔虫、猪肺线虫、猪肾虫、猪棘头虫等。(3)依维菌素和阿维菌素。按0.3 mg/kg体重,1次皮下注射,1周后重复1次。(4)磺胺类药物。治疗猪弓形体病有良好的疗效,用时首次量加倍。磺胺嘧啶:按70 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注5 d。  相似文献   

15.
猪弓形虫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垦利县猪混合感染猪弓形虫病与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治效果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群防群治应用敌菌净(1片/kg体重口服,首次加倍),强力霉素(100mg/kg,拌料喂饲),同时对未驱过肠道寄生虫的猪群,用左旋咪唑(2~3 mg/kg/日,口服),连用3天.很快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6.
兔尖尾线虫病在庆阳市感染严重,为了寻求有效的驱治方法,做了用"丙硫苯咪唑"驱治兔尖尾线虫试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兔体重增加极显著(P<0.01)。"丙硫苯咪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养兔生产中建议用药量为20mg/kg体重。  相似文献   

17.
用左旋咪唑(15mg/kg 体重)饮水给药,驱除70日龄蛋鸡的蛔虫、鸡异刺线虫,安全,高效,对提前开产,提高产蛋率,减少产蛋期鸡的死亡有一定作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三种药物进行了驱治绵羊胃肠道线虫的试验,选阜新关山种羊场三道沟羊队77只母羊,随机分出37只为对照组,40只为试验羊,分成8小组,每小组羊5只,逐组使用灭虫丁0.01mL/kg,0.02mL/kg,皮下注射;丙硫苯咪唑5mg/kg,15mg/kg,30mg/kg,盐酸左旋咪唑5mg/kg,10mg/kg,15mg/kg,服药后4个月,逐组的减卵率分别为为75.5%、98.8%、100%、99.2%、100%、83.6%、97.7%、100%。驱虫组平均体重70.3kg/只,较对照组66kg/只多增重4.3kg/只。对照组中取5只羊作全年消化道线虫排卵规律观察,表明羊全年都排虫卵,但以当年8月和翌年5月为高峰,故每年驱虫以4、7月为宜。  相似文献   

19.
选择四川省某养麝场内16只感染莫尼茨绦虫的林麝,分别采用吡喹酮片剂(25 mg/kg体重,用药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1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进行药物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第7天和第14天采集其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绦虫卵并进行虫卵计数,通过计算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评估其驱虫效果。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吡喹酮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71%(6/7)、100%(7/7),而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为44.44%(4/9)、77.77%(7/9)。驱虫试验结果说明吡喹酮对林麝莫尼茨绦虫绦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经皮下注射国产咪唑苯碌(6mg/kg体重,间隔24h用药2次)治疗巴贝西虫病病犬63 例,治疗后7d以血液涂片复查36例,33例虫体消失,3例仍有虫体,治愈率为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