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玉米矮花叶病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大发生,实属历年罕见,造成约5亿kg的产量损失,是当前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本文对该病的发生概况、症状、发病规律等进行了叙述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危害越来越重,已经成为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是MDMV-B株系,至今尚未发现MDMV-A株系。感染MDMV的症状因寄主抗病能力、生育时期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根据显症叶片数及叶绿素被破坏的程度,参考病株高度、单株产量等指标,提出了5级分级标准用以记载植株的发病级别。MDMV可以种子传毒,农田杂草为病毒的积累和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初侵染源为病害发生、流行创造了条件。MDMV是一种借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实践证明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辅助以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MDMV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主要的玉米种质资源中,只有塘四平头和获白系统抗或高抗MDMV,而具有国外或旅大红骨血缘的材料基本感MDMV。国外学者对MDMV-A株系的抗性遗传研究较深入,我国则需加强对MDMV-B株系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4.
5.
6.
玉米矮花叶病(MDMV)和玉米褪绿矮缩病(MCDV)是美国广泛分布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害(Gordon等,1981)。这两种病毒病在玉米带南部地区的南部边缘地带的马齿型和甜玉米上大量发生,特别是在约翰逊草大量分布的地区,该草是MDMV和MCDV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杂交种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反应M.R.Kerns等著王娇娟译以前关于玉米矮花叶病(MDM)对产量影响的研究多半评价了感病杂交种对MD-MV-A或SCMV-MB的反应。尽管这些研究认为MDM使甜玉米减产,但还未弄清楚具有不同症状反应的抗病杂交种的... 相似文献
8.
1998的主矮花叶病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大发生,实属历年罕见,造成约5亿kg的产量损失,是当前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本文对该病的发生概况、症状、发病规律等进行了叙述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 相似文献
9.
以田间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B)和自然感染相结合方法,鉴定了东北地区部分玉米品种资源100份,筛选出543、2125、2026、CY119等自交系和沈试29、87-1×L105、444×87-1、丹408-2、吉单321等杂交种高抗材料13份.对部分玉米材料以温室苗期接毒鉴定与大田接毒鉴定比较,多数品种温室鉴定比田间鉴定发病率高1倍左右,但部分品种仍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抗病性.温室鉴定应该与大田鉴定相结合以缩短鉴定年限,使鉴定结果更加可靠.大田鉴定播期不同,同一品种的抗病性表现有别,播期晚病率高、病情重;接毒后抗性品种潜育期长、显症慢。 相似文献
10.
玉米蚜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蚜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研究王存晋(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阳111000)玉米蚜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早有发生。自80年代初玉米蚜在辽宁省普遍发生,一些年份部分地区危害尤其严重,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从80年代初到1996年,经11年我们分别在康平、辽阳、黑... 相似文献
11.
玉米矮花叶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温室浸种、保护剂和治疗剂试验以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供试药剂DHT、灭毒灵、病毒A、A21、三功苄、三功苄 1号及黄枯绿等对玉米矮花叶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0.3%DHT和0.3%灭毒灵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病毒A300倍、A21 200倍效果也比较好,可以配合使用,黄枯绿作为治疗剂、保护剂以及浸种剂都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利用。三功苄及三功苄1号浸种无效,但作为治疗剂和保护剂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三功苄2号作为浸种剂和保护剂有一点作用,无治疗作用,应用前景不大。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MD MV)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的报道,只是轻重不同。在我国的20世纪60~70年代,该病曾在河南、河北、甘肃等玉米产区爆发流行,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北方春玉米区虽有零星发生,但一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近几年来,该病害对辽宁省的玉米产区的为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6年辽宁省发生的矮花叶病毒病达8万hm2,其中生产田6万hm2,制种田2万hm2。玉米矮花叶病毒发病的地块,一般减产2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控制该病害在辽宁省进一步扩展危害,我们对其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弯孢菌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Curvularialunata(Walk)Boed〕及尾孢菌叶斑病(又称灰霉叶斑病,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Daniels)三种病害在辽宁省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在近几年发病更重。1994年建平县朱力科镇66.7hm2制种田,因矮花叶病毒病危害造成绝收,损失惨重。1995年绥中县塔山镇种植的丹玉20玉米田突然爆发弯孢菌叶斑病,2700hm2玉米严重减产。到1996年全省已有12个市40多个县(区)玉米田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为玉米大、小斑病混合发生区,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病逐年加重。通过对河北省玉米生产上的11份主栽玉米杂交种和11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对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单独接种和复合接合鉴定结果看出,被玉米矮花叶病侵染的玉米对大、小斑病的抗性严重丧失,病级一般加重2~3级,病指增高40%以上,由抗病品种变成了感病品种,所以选育种植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时,必须同时兼抗玉米矮花叶病。 相似文献
17.
玉米矮花叶病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准确地预测玉米矮花叶病发生流行情况,对该病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历史资料和实际调查数据,应用生长模型预测法、马尔科夫链预测法和回归模型预测法对该病进行了预测预报研究,初步建立了玉米矮花叶病流行预测体系.生长模型预测法可对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的春玉米进行玉米矮花叶病短中期预测,对夏玉米出苗后即可进行短中期预测.马尔科夫链预测法可对发生程度作概率预测,可作为玉米矮花叶病长期发生趋势预测预报的一个参考.应用回归模型预测法可进行中期预测,预测一个生长季的最终病情。 相似文献
18.
19.
花生蚜虫田间发生规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蚜虫田间发生规律简报李绍伟,李国恒,贾耀军,闫好钦,吴占清(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开封475141)开封是河南省花生主产区上一,常年播种面积6.67多万公顷,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5%左右。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条件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花生... 相似文献
20.
玉米矮花叶病预防性育种和抗病遗传研究标准化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分析造成当前我国玉米抗病育种被动局面与短期行为的思想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可行性出发,提出下一步玉米抗病遗传育种,应树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开展与当前进行的生产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抗病育种相结合的预防性育种工作及抗病遗传研究,并建立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遗传研究方法的标准化体系,该体系包括采用株系的依据、调查的性状和标准、亲本的要求及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