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西番莲研究近况:Ⅶ.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世界西番莲遗传与育种的研究概况.在遗传学方面,叙述了西番莲染色体观察方法,不同种类的染色体数以及有关一些性状的遗传原理.在育种方面,重点介绍选种和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并对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育成的西番莲栽培品种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就克服西番莲杂交育种的四个障碍的试探性方面,杂交组合的选配、种质资源的搜集与引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玉米杂交育种技术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非 《杂粮作物》1999,19(6):23-35
目前玉米育种上,应用最广泛,最富有成效的育种方法还是杂交育种。在育种过程中不但要进行杂交,而且还要进行自交,必要时还要进行回交,杂交育种就是综合运用杂交、自交和回交等技术手段来进行新品种选育的,是一项综合的技术系统。由于育种的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杂交、自交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也有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必须先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来选育优良的基因纯合的亲本自交系,然后再采用不同的自交系进行杂交,利用F1代的杂种优势。单交种的F1群体最整齐、杂交优势最强,单交在自交系间杂交运作也比较简单。单交的弱点是双…  相似文献   

3.
花生育种所涉及的大部分性状为数量性状,因其易受环境影响,造成选择困难。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花生国辐射后代的主要性状的遗传力以及相关性进行估算,以克服选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科学预见,提高选择效果,加快辐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
广东花生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3,32(Z1):174-179
广东花生育种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农家种的征集评选,系选种的选育及其后的推广应用.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农家种的杂交选育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辐射技术与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成为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的典范;1970年以前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青枯病育种,1970年以后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旱锈病育种兼抗青枯病育种.70年代中期开始直接利用外来种质和抗性基因改良花生抗病(青枯病、锈病、叶斑病)性并取得成效;1981~1986年抗锈遗传研究对选育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育种家以农家种狮头企为基础亲本材料,经过50年不断遗传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花生品种群体.广东花生选育种历史实质上是农家种狮头企及其后代的遗传改良历史.广东花生育种工作及其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广东和全国花生生产及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龙江啤麦基地的生态及生产条件特点,提出了本基地主要育种目标及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应多棱与二棱兼顾。多棱以高产、抗赤霉病,增加千粒重的浸出率、抗倒伏为主;二棱以高产、抗根腐病、抗倒伏为主。科学的育种目标必须伴随着科学合理的亲本选配,杂交组合方式及选种方法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面积栽培花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栽培种植,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类型,尤其是建国以后花生产区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以杂交育种为中心的花生选种育种工作,促进和加速了基因组合的变化,丰富了品种类型。近年来国内外对花生栽培种分类的研究工作正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育种工作者亦提出了一些方案,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提出我们的分类意见供同志们讨论参考。 一、我所在1959—1960年及1962—1964年对搜集保存的1815份花生品种材料进行整理研究,自1972年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搜集保存的580份材料,分别对植株的茎、叶、花、荚果、种子等各部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抗性等57个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甘蔗杂交育种中,自交和串粉是难以避免的,使部分品种的系谱不能正确反映品种本身的血缘关系,并造成遗传参数估算偏差。由于甘蔗不论双亲杂交、回交或自交的后代都是强分离的群体,且部分亲本材料花粉发育不良、杂交亲和力低,甘蔗的数量遗传研究要比许多作物更复杂,也更困难。在甘蔗选、育种过程中,如何正确解释和应用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对提高育种效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义湘 《作物研究》2007,21(2):96-97
介绍了用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相结合选育的恢复系配制的杂交早稻组合金优22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金优225熟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和抗性有较大改进,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并讨论了水稻育种目标、选育方法、亲本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新的育种方法也不断出现 ,如转基因育种、航天育种等。但杂交育种仍然是选育大豆品种的主要方法。 1 974~1 998年辽宁省共审定 42个大豆品种 ,其中 37个为应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大豆许多有益的经济性状多属于较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 ,受多基因控制。杂交育种主要是通过基因的重组 ,使性状互补和累加 ,出现超亲后代并从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大豆育种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以下是我们在杂交育种实践中的几点体会。1 针对辽宁省各区域特点 ,分别建立明确的育种目标从生产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花培育种与杂交育种2种方法对籼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选择效果,以恢复系R7272和香5为亲本,采用花药培养和传统杂交2种方法培育获得新品系,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新品系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育种的平均产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稍低于9311,但显著高于杂交育种。2)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选择结实率高,有效穗多,同时兼顾穗粒数、穗长和千粒质量的品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适当增加株高和生育期,保证结实率的同时,协调好穗数、穗长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提高当前中稻产量的育种方向。3)选择遗传距离适当、优势性状互补的双亲,通过提高花药培养效率,得到花培大群体并进行精细鉴定筛选,是当前加快育种速度、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的又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抗感黄曲霉侵染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7×7 完全双列杂交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7 个亲本中有5 个抗黄曲霉品种(系),2 个高产感病品种。结果表明, 花生荚果和花生仁大小与黄曲霉感染率呈正相关。单株果重与黄曲霉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果重、单株果数、出仁率、主茎高、分枝长、果枝数、主茎叶数、百仁重等性状是超显性遗传,上位性成分和显性成分占主要,在后代中选择优于亲本的单株的概率很低,容易因遗传漂移而影响选择效果。在抗黄曲霉育种中,产量性状很难突破亲本的局限,因此在选择亲本时必须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2.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冬小麦再高产育种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小麦高产育种涉及到的目标性状是众多的数量性状,要对这些数量性状同时进行改良并重新加以组装,进而育成产量水平有较大突破的新品种,必须首先突破原有的传统育种方法,在杂交手段和杂种后代处理这两个关键性技术环节上进行较大的改进,本文反轮回选择的理论和穿梭育种的方法综合运用到冬小麦再高产育种实践中去,进一步强化了轮选穿梭思路在冬小麦育种实践中的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中叶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结合生物统计学和遗传学的方法,对主要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遗传参数,对指导育种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关花生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国内研究甚少。为改进花生早熟品种的选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选取了当前山东省大面积种植的和新选育的花生早熟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数理遗传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花生早熟品种主要性状的平均值、遗传力和  相似文献   

15.
回顾和综述了甜菜育种的主要动向:群体选择(类型选种)、品质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抗病育种、多系品种的培育及形态特征的遗传规律研究。讨论了甜菜育种技术上的主要变异特点:积极创新和寻找新的遗传变异,突出杂交和选择是甜菜育种的基本手段,选种过程中注意个体间在群体的表现,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是提高育种的新途径。并根据多年育种实践提出宝贵经验和策略:确定甜菜育种目标要有的放矢,从育种目标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育种目标简便有效的测定技术;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及协作、选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根据常规杂交育种技术能促进基因重组,辐射诱变技术诱导基因突变、花药培养技术能使基因型一次纯合稳定的理论,将杂交、辐射、花培技术融于一体,建立了综合育种技术。通过9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大大缩短育种周期。结合异地加代与选育,  相似文献   

17.
花生品种形态性状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谭忠 《花生学报》1998,(1):17-19,22
对花生五大类型共30份种质资源应用胁迫敏感指数进行了干旱棚盆栽抗旱性鉴定,初步探讨了花生品种形态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生品种类型及株型,叶色,茎茸毛长短,开花习性,果嘴等性状与抗旱性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叶形,茎茸毛稀密,荚果网纹等性状与抗旱性无关,据此认为花生育种宜选用龙生型与普通型珍珠豆型种质进行了亲本组配,而不宜采用多粒型种质;对杂交后庆注重选择株型松散,叶色较深,茎茸毛长,交替  相似文献   

18.
在青稞新品种选育异地加代繁殖中,用同一育种目标对杂交后代选择时,极易偏离目标。近年来,我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主要性状的变异进行了试验研究,基本确定了相应的异地选择标准。因此,提高了选择效果,缩短育种年限,为“十五”贮备了一批优良品系和大量的杂交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马铃薯的育种方法 ,从技术方面大体可分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育种三类。现将这三种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以比较分析 ,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开展马铃薯育种工作。1 研究现状1 1 杂交育种1 1 1 品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的育种方法。它一般包括品种 (系 )间的杂交、自交、回交和杂种优势 (指纯自交系间的杂交 )等四种方式。我国于 4 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马铃薯的品种选育工作 ,50多年来已育成了 10 0多个品种 ,其中大多数品种都是通过品…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黑龙江啤麦基地的生态及生产条件特点,提出了本基地主要育种目标及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应多棱与二棱兼顾。多棱以高产、抗赤霉病、增加千粒重和浸出率、抗倒伏为主;二棱以高产、抗根腐病、抗倒伏为主。科学的育种目标必须伴随着科学合理的亲本选配、杂交组合方式及选种方法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