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以清水和油菜素内酯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曲酸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曲酸溶液(50、100、200、300、400、500mg/L)处理后,小麦种子发芽势显著提高,以300mg/L效果最佳,优于清水对照组和20mg/L油菜素内酯处理;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根冠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小麦幼苗的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浓度为200mg/L时达到峰值并高于对照组;幼苗叶绿素含量比油菜素内酯对照组高,以200mg/L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抗寒性,促进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研究外源海藻糖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阐明外源海藻糖浸种的寒害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10℃),油菜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种子萌发过程中异柠檬酸裂解...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木醋液对油菜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生物炭制成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研究其促生作用,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杨木的木醋液对油菜苗期发育的影响。木醋液浓度为稀释600、500、400、300、200、150、100、50、10倍,共9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3月14日、4月4日两个播期,在两个播期的油菜幼苗分别达到三叶、八叶期时,于同一天进行叶面处理。结果表明,于油菜三叶、八叶期叶面喷施稀释300~500 倍的木醋液可提高油菜的根干3.04%~41.98%,茎干重35.74%~68.27%,叶干重19.80%~55.90%,植株总干重27.14%~57.02%;同时显著提高了油菜的株高和根颈粗,以及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面积、比叶重,其中以喷施稀释400倍木醋液的促进作用最强,其叶面积可比对照增加50.97%~85.53%。稀释10~50倍的高浓度木醋液则对油菜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喷施时期相比较,以三叶期喷施处理对根系、茎秆和叶片增长效应更明显,八叶期施用对根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弱。比较植株根冠比的变化发现,木醋液对油菜生长产生促进作用时,会降低根冠比值,即地上部茎叶的反应更强烈。综上所述,三叶期和八叶期喷施稀释300~500倍的木醋液可显著提高油菜的株高、根颈粗、叶面积、比叶重,显著增加油菜的生物量。一般以稀释400倍浓度的木醋液在三叶期施用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在10、50、100、200、500、1 000、2 000 μmol/L等7个浓度下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μmol/L的SNP可有效促进供试油菜种子的萌发,提高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油菜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而高浓度的SNP对油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SNP对油菜幼苗根的生长亦有抑制作用。总体来看,在100 μmol/L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烤烟育苗废旧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能性,以烤烟云烟87和油菜湘油15号的种子为供试材料,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考察了烤烟育苗废旧基质对两种作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以及幼苗鲜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生长过烟苗的废旧基质对油菜种子萌发、根长、芽长以及幼苗鲜干重抑制作用均不显著,生长过烟苗的废旧基质对油菜种子萌发、根长、芽长以及幼苗鲜干重具有抑制作用,但小于对烤烟种子的抑制;废旧基质经灭活处理后,对烤烟和油菜种子的萌发、根长、芽长以及生物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烤烟育苗废旧基质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可以用于油菜幼苗培育。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赣北区域棉油套作模式下油菜的播期与期间主要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量)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常规油菜中双1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10月11日、10月14日、10月17日、10月20日、10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油菜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不同对油菜种子出苗率、发芽势和苗高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主根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气温和降水量与油菜出苗率、幼苗鲜重、苗高相关性不显著,但油菜直播后10天的平均日平均气温与根鲜重、主根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在播期为10月17日时,油菜苗期的日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且油菜幼苗素质的各项指标均表现最佳。由此可知,为保证油菜直播质量,建议播期安排在10月中旬末,尽量追求播后气温较高及降水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探究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为橄榄及其他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生理研究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以未层积种子(层积0 d)为对照,对橄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每10 d一处理,共10个处理)的层积处理,研究橄榄种子在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不同层积时间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层积处理缩短了橄榄种子发芽启动时间,对橄榄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层积90 d和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率最高,均为82.22%,比CK种子(53.33%)高54.17%,发芽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间,层积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指数是CK的8.5倍(P<0.05)。层积能提高橄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以90、100 d处理的橄榄幼苗生长最好。橄榄种子的主要营养贮藏物质是粗脂肪(70.85%~81.67%),在层积过程中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新鲜橄榄种子(CK)中ABA含量较高(16.64 ng/g),而GA3未检测到。随层积时间延长,ABA与SA含量快速下降,GA3含量增加,IAA/ABA升高,利于种子休眠解除。层积处理橄榄种子有利于其营养物质达到萌发所需水平,加快内源激素变化,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地上部生长,以层积90~100 d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甜玉6号为试材,以25℃为对照.分析30℃高温处理对甜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物质重量和淀粉、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萌发.干物质重量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高温使其降解加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扣后降低的趋势.种子萌发前期高温组高于对照组.萌发后期则相反。因此.30℃高温处理能够加快甜玉米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吸收.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苯甲酸对萝卜种子萌发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萝卜品种枇杷缨全红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萝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苯甲酸浓度为10-3mol/L时,萝卜种子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和苗长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5.0%、39.5%和40.9%;苯甲酸浓度为10-7~10-5mol/L时,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萝卜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SOD和POD)分别在苯甲酸浓度为10-5mol/L和10-4mol/L时受到显著抑制。[结论]苯甲酸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高浓度时抑制,低浓度时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拉肖皂苷C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肖皂苷C(LG-C)与6-酮型油菜甾醇化合物结构相似,含有6-羰基活性官能团,表现出一定的油菜素甾醇类植物激素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了解LG-C对植物生长的调控作用,以小偃22为材料,研究了LG-C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LG-C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LG-C浓度过高会产生抑制作用,其中以0.005mg·L-1浓度处理总体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0.005mg·L-1 LG-C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分别提高8.9%、50.2%和140.7%,苗长、根长、真叶长和幼苗干鲜重分别增加31.5%、86.9%、41.8%、29.1%和111.1%,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29.3%、120.5%、49.7%和36.9%,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9.1%、75.9%和30.9%。  相似文献   

11.
小麦对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小麦茎根水提取液对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化感作用,并分离鉴定了化感物质。结果表明:扬麦158和扬麦10号不同生育期的水提取液对千金子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幼苗生长无抑制作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无抑制作用;利用室内生测及GC MS分析鉴定抑制千金子种子萌发的化感物质为有机酸,对千金子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达94.90%,有机酸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及肉豆蔻酸。  相似文献   

12.
磁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磁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强度及时间的磁场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磁场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经过磁场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高于对照;多数经处理的幼苗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也高于对照。说明磁场处理增强了小麦种子的萌发能力,提高了小麦幼苗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丰益菌剂对郑单958玉米种子分别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拌种时按菌剂:种子分别为1:15、1:20、1:25的比例进行拌种,浸种时将丰益菌稀释50、100、200倍分别浸泡种子24h,然后进行萌发试验,测定萌发5d后的发芽率、根数、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及叶片中SOD和POD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15拌种处理效果较好,拌种处理以后适宜的田间相对土壤湿度为65%。  相似文献   

14.
马向丽  毕玉芬  黄梅  刘倩  樊梅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479-1483
分别采用100、200、400mg/L赤霉(GA_3) 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处理非洲狗尾草种子,研究GA_3和PEG对非洲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结果表明,在适当浓度和处理时间范围内,GA_3和PEG溶液处理对非洲狗尾草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非洲狗尾草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幼苗生长势、简化活力指数及活力比,其中以200mg/LGA3浸种24 h和10%PEG浸种24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油菜抗旱、抗寒及休眠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转基因油菜品系及3个对照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转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对照苗期的抗旱能力、抗寒能力及其种子在大田土壤中的休眠能力,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对照苗期都有较好的抗旱能力、抗寒能力,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埋入土壤表层(3 cm)与深层(20 cm)条件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对照种子之间的萌发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研究了NaCl对豫棉15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0.4%以下)能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0.7%)时则显著抑制;无论盐浓度高低,都对棉花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当NaCl浓度超过0.5%时,幼苗的主根长、子叶面积、幼苗干重等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发酵液上清液(原液、稀释10倍液、稀释100倍液)浸泡棉花种子,测定其种子电导率、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及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稀释10倍液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势、苗高、活力指数、幼苗的高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这可能是因为该溶液降低了种子的电导率,提高了幼苗的SOD、P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包衣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龙  王玺 《玉米科学》2013,21(4):68-71
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包衣玉米种子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包衣玉米种子的萌发指标和幼苗形态指标均优于对照,其中,发芽率比对照高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包衣玉米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选择萌发、生长和生理3个方面的8个变量作为响应指标,采用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 ,利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秦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镧、铈及钙调蛋白抑制剂氯丙嗪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DNA的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镧(30~40 mg/mL)和铈(30~40 mg/mL)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明显促进了幼苗的株高、苗重、侧根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降低了幼苗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对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镧和铈在低浓度下对油菜生长的促进作用与胞内钙调蛋白有关,氯丙嗪可以不同程度逆转镧和铈的促生作用;镧和铈处理后,油菜幼苗DNA荧光有所增加,对DNA的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NaCl胁迫对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研究了NaCl胁迫对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则抑制种子萌发,发芽率极剧下降;棉花幼苗生长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盐胁迫的影响,盐浓度愈高,抑制幼苗生长愈显著;棉花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调节主要表现在根部;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耐盐适宜浓度极限为0.5%Na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