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合河西地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从国内外引进48份甜高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48个甜高粱品种(系)鲜草产量为5113.7~9037.9 kg/666.7m2,12号鲜草产量最高,各品种(系)间鲜草产量差异显著;早牧的糖锤度最高,达19.5%;不同品种(系)的适应性表现差别较大。综合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品种(系)12号、7号、2号和44号在河西地区鲜草产量高、茎秆糖锤度高、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是河西地区种植饲用甜高粱的首选材料,可以在河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分析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2个甜高粱品种(系)的8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反映甜高粱性状的3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熟期因子、节数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值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证明主成分分析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类型能源植物生物产量试验、测定、测产、分析,采用生理指标与生物产量相结合的比较方法,研究认为:甜高粱叶绿素含量及呼吸速率不同时期均表现较高,生物产量也高;其次草高粱生物产量高,其他指标表现不一;而甜玉米生物产量较低,生理指标表现不一。综合分析确定甜高粱是目前最适合的绿色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茎秆高糖的能源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茎秆含糖量高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能源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①津259、津1009、津1112、津2122、津单2号5个品种的茎秆产量、茎秆含糖量、子粒产量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材料进一步试验;②玉米茎秆含糖量性状可以达到或超过甜高梁水平;③玉米各节间的含糖量变化比甜高粱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广东湛江地区种植了50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测定其生育期、单株鲜重、株高、茎粗、锤度5个主要数量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除生育期外,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锤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育期、株高、茎粗和单株鲜重指标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锤度与其它4个主要性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甜高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幅度为0.1039%~0.2931%;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50份甜高粱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Ⅰ类群5个数量农艺性状均表现良好,产量为90t/hm2,乙醇产量3360L/hm2,可作为今后开发利用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甜高粱产量和品质,获得最佳的施肥水平,为武威地区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武威地区推广种植的甜高粱品种BJ0603为参试材料,采用"3414"实施方案,在施肥方式上采用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2/3作基肥1/3作追肥,研究氮、磷在9种施肥水平对甜高粱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5(N_2P_1K_2)施肥水平下,即667m~2施尿素40kg+普钙33.3kg+硫酸钾20 kg,甜高粱品种BJ0603在株高、节数、收获秆数等农艺性状方面表现都较好,并且在该施肥水平下,甜高粱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糖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系)性状比较和年度间产质量性状表现,分析了甜高粱在黑龙江省自然环境备件下的生产潜力以及产质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探讨了主要栽培措施对产质量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系)性状比较和年度间产质量性状表现,分析了甜高粱在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潜力以及产质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探讨了主要栽培措施对产质量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苎麻品种(系)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土壤微生物量排序依次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不同品种间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而非根际微生物在品种间(系)差异不显著;苎麻根际微生物量大于非根际,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品种(系)纤维产量存在差异,以品种"中苎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圆叶青增产19.5%;苎麻品种经济性状指标、产量与主要微生物数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能说明不同苎麻品种间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择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分蘖数、茎秆糖锤度、单株鲜重及鲜草产量等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分析11个甜高粱品种(系)在河西地区盐碱地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中科甜30号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31,综合优于其他品种(系),具体表现为出苗好、长势佳、含糖高、丰产;中科甜4号和中科甜2号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765、0.690,位居第2、3位。该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品种的综合性状,避免以往品种比较试验中仅以某一因素为主、其它性状凭主观判断来评价品种的局限性,适于甜高粱等需多目标考察的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1.
河西地区甜高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5个甜高粱引进品种在武威地区种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观测各品种的物候期,测定其农艺性状及其鲜草产量和茎秆糖锤度,以期获得适宜在武威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型和醇用型甜高粱品种,为武威地区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海牛、BJ0603、大力士、tgl 1401产量、质量性状较好,可以作为种植饲用甜高粱的首选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黄河甜农艺性状好,含糖较高,可以作为醇用型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地区甜高粱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5个甜高粱品种引种于亚热带地区珠三角腹地的试验,研究其生长规律、主要农艺性状、糖含量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引种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而且偏早熟,生长势呈逐步增长的规律;糖含量呈前低、中平、后高的规律;品种间优势性状表现不一;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品种间表现程度不同;其中以t162综合性状优势强,是引种品种中表现优异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甜高粱品种(系)主要性状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连江  陈丽  赵春雷 《中国糖料》2007,(4):16-18,23
通过对当地15个有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种(系)生育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表明甜高粱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平均59169kg/hm2,最高92812.5kg/hm2),茎秆汁液中的糖分含量平均12.29%(最高15.15%);甜高粱茎粗与产量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与糖分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晓辉  杨明  陈伟涛 《杂粮作物》2010,30(6):424-425
对绿色能源植物甜高粱、甜玉米、草高粱不同类型的10个品种,采用定期、定时测定其生育过程中含糖量的变化指标,从中研究其变化规律,比较不同类型之间的特点。研究认为:不同区域的甜高粱含糖量表现为,西北甜高粱最高,而且变化平稳,其次是华南甜高粱变化波动,较低的是东北甜高粱生育期长;不同类型能源植物含糖量以甜高粱最高,其次是甜玉米,偏低的是草高粱。  相似文献   

15.
灰色关联分析在甜高粱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16.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进的11个醇用甜高粱品种为研究对象,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甜高粱品种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7.54%~19.44%,株高、茎秆长、茎粗和穗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甜高粱产量与株高、茎秆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茎粗、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出汁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株高、茎秆长、茎粗、穗长、叶长对甜高粱产量的直接效应有正向作用,糖锤度、出汁率、叶宽为负向作用,对甜高粱产量作用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茎秆长、茎粗、穗长。因此,在选育优良甜高粱品种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株高、茎秆长、茎粗、穗长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甜高粱吉甜3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甜3号甜高粱(Sorghum biclor×Sughum cone S.S.,Jitian No.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至2005年从高粱蔗3号自然变异群体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甜高粱新品种。该品种于2006年12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育成品种,并准予推广。该品种表现抗叶病、抗丝黑穗病、抗虫、抗倒伏。成熟期籽粒产量可达4500 kg/hm2,总生物产量可达84000 kg/hm2。适宜吉林省大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通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194份甜高粱品种进行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发现穗重、生育期、生物产量、穗长、茎粗、分蘖及含糖量等7个因子为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在甜高粱育种中应加强生物产量选择,适当考虑含糖量及生育期,但穗重、分蘖和茎粗不宜过高,并且穗长越短越好。研究结果将为甜高粱的品种改良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甜高粱两个不同类型的品种.定时而连续地研究了甜高粱同源二库不同形式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甜高粱茎秆中糖浓度的积累有3个高峰区,只是不同品种第3个峰值有所区别:(2)甜高粱不同部位鲜、干物质积累不同品种表现不一,有的出现1个峰值区,有的出现2个峰值区.但总体趋势前期一致后期波动增加:(3)甜高粱不同品种生长势表现为品种间差异不大.总体规律前期同步增长,中期日新增长的速度快,后期增长的量变缓慢:(4)甜高粱不同品种生育的动态变化为营养生长期相近.生殖生长期变化较大.而且研究认为甜高梁早、中、晚熟品种的属性主要决定于甜高粱生殖生长发育时期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9个甜高粱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9个甜高粱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高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量的品种。结果表明:海牛(PPS型)、大卡(PPS+BMR)、大力士、辽甜3号、猛犸1180产量、质量性状较好,茎叶产量7504.64~9400.92 kg/667m~2,茎秆含糖量11.26%~14.74%,可作为民勤县适栽的饲用型甜高粱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