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铃薯新品种凉薯8号是由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于1995年用凉薯97作母本,A17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杂种实生籽,经1996年实生苗培育,1997年选种圃鉴定建立株系,1998年株系圃鉴定入选,编号961-8。经品系、品比预试、品比试验、省区试、生产对比试验、品质、抗病鉴定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川凉薯7号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于1999年用从我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引进的IX-55—6作母本,3903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实生子。2000年培育实生苗选择单株,编号215—20,2001年进入株系圃,2002年升人品鉴圃,2003年品比预备试验,2004—2005年品比试验,2006年多点试验,2007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2003。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已有40多年的历史,70年代以前主要以引种为主,引进的品种多数来源于前苏联、德国、美国等国家,如燕子、卡它丁、阿普它等,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米拉品种即是由高山作物试验站(原凉山州农科所)于1960年从四川省农科院引进鉴定后示范推广的品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扦插剪尖次数与繁殖系数及经济收益分析余显蓉,李艳(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西昌615000)1-gi言在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中,围绕降低脱毒微型薯成本,加快繁殖速度这一问题,我们作了试管苗扦插成活后,在70d收薯的前提下,不同剪尖...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苗网室无土立体栽培技术研究高慧君,陈涛(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615000)1前言随着抗马铃薯癌肿病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脱毒薯的不断推广应用,西昌脱毒微型薯良种繁育中心仅有的600m2网室面积与年生产脱毒微型种薯任务量大的矛...  相似文献   

6.
<正> 品种来源: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农科所1976年用6-36(波友1号×375-48)作母本,燕子(schwalbe)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原系代号“602-97”。在1983~1984年双点次的州区试中(四川省未组织省级区试),平均亩产1997.7公斤,比对照“米拉”平均增产16%。1986年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凉山州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并决定推广。1988年获凉山州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川凉薯10号’是由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选育,于2013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会顺23’,父本为‘S01-266’,20102011年四川省区试,鲜薯平均产量1 476 kg/667 m2,比对照‘米拉’增产16.4%。‘川凉薯10号’干物质含量29.6%,淀粉含量22.9%,蛋白质含量2.66%,还原糖含量0.24%,维生素C含量18.3 mg/100 g FW。该品种抗晚疫病,高抗病毒病。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布拖县甜菜试验生产加工一条龙成果鉴定会由凉山州科委主持于1982年12月15—16日在布拖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州、县计委、经委、农办、农业局、农科所以及县科委、糖厂等十五个单位、三十八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11月3~5日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召开了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暨1998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26名委员、专家、政府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大会得到了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协、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有关领导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得到了百事集团、中种集团、辛普劳公司、”卡乐比公司、福建亲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正羊马铃薯种业集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科所、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以及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慷慨赞助。会议由…  相似文献   

10.
四川凉山州种植金太阳、凯特两个鲜食杏品种由于授粉树配置不合理和花期气候条件的影响,存在“花而不实”,产量低的问题,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010年春在凉山州西昌进行了金太阳、凯特两个品种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结果:大幅度提高了座果率,达93.0%以上,比自然座果率提高50.0%以上;产量提高2倍。人工辅助授粉是凉山州杏树栽培提高座果率和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余世学  曹吉祥  李军 《杂粮作物》2010,30(5):375-378
燕麦是凉山州高寒山区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是当地彝族群众的特色风俗食品。长期以来种植粗放、产量低、效益不高。该文对凉山州燕麦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凉山州燕麦产业发展思路、模式和市场定位,并从产业扶持政策、推进产业化经营、建设燕麦高产示范基地、强化科技推广等5个方面提出对凉山州燕麦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烈臣 《作物研究》2014,(3):336-336
2014年4月19-20日,湖南省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会议在衡阳市农科所召开,全省从事油料作物研究和生产管理的20多位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考察了耒阳市新市镇油-稻-稻三熟制油菜示范基地和衡阳市农科所的油菜试验基地,并围绕油菜生产的形势与技术需求、油菜品种选育目标与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品种来源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是固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中心22号作母本,宁88-8-306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无性多代筛选。1999~2002年进行实生苗单株选择、品种观察、品系鉴定,2003~2004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新品种———鲁豆12号山东省济宁市农科所,272131郭来地周爱连王霖鲁豆12号是济宁市农科所于1983年以文丰7号作母本,诱变3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育成。1996年4月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4年开始在鲁南、鲁西南及黄...  相似文献   

15.
黄志仁 《大麦科学》1992,(1):F003-F003
全国首次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讨会于1991年4月19-21日在湖北荆州地区召开。会议是由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陆炜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及部分省、市农科院、地区农科所和高等农业院校等24个单位的35个代表。会上交流了有关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国内外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北方区11省24个参试单位,计有中农院油料所,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东海县农科所,安徽省肥东县农科所、肥东县花生原种场、砀山县农科所,河南省开封地区农科所、阳县试验站、通许县农科所,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陕西省大荔县农科所,山东省临沂、潍坊、泰安地区农科所、莱阳农学院、文登县口子公社山后张家大队,河北省邢台、唐山地区农科所,辽宁省阜新市风砂改良所、旅大市农科所、锦州市农科所、复县农科所,黑龙江省泰来县五七大学,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 中熟组3年共收到9个省20个单位56份材料;早熟组2年共收到11个省2O个单位的30份总结材料。  相似文献   

17.
宜油17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宜6A作母本,优质恢复系03-1320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年参加四川省地市州农科所油菜联合多点试验,同时参加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引种试验;2006、2007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参加四川省油菜预备试验,  相似文献   

18.
玉米单交种牡单10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利用自选玉米自交系128作母本,131A作父本,于1986年配制杂交组合,代号为牡201。1998年2月经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牡单10是牡丹江农科所为牡丹江制药厂(年需商品玉米15万...  相似文献   

19.
阿青 5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和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联合选育的高原优质青稞新品种 ,2 0 0 2年 10月 2 1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0年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用自育品系 83- 93- 7- 2 - 1作母本 ,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育成品种川 83- 5 319作父本组配杂交 ,组合为 83- 93- 7- 2 - 1×川 83- 5 319,经 7年 8代系统选育而成。阿青 5号系春性中晚熟青稞品种 ,属四棱裸大麦 ,长芒、勾头、全抽穗 ,穗脖弯垂 ,全生育期 12 2d。株高 85~90cm ,株型半紧凑型 ,幼苗绿色 ,半直立型 ,长势强 ,分蘖多。种子锥型、黄褐色、腊质 ,腹沟浅 ,千粒重 4 0 8g ,穗长 6 0cm ,每穗粒数 37 0粒 ,小穗密度 6 2粒 /cm。籽粒品质好 ,蛋白质含量 8 4 % ,容重 80 5g/L ,粗淀粉 (干基 ) 78% ,氨基酸总量 8 4 9%。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中抗云纹病和网斑病 ,轻感散黑穗病、斑点病 ,抗倒伏。州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1 4 9% ;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13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9 2 %。生产示范平均产量 4 0 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33 6 % ,适宜在我州青稞主产区种植 ,也适宜在海拔 2 6 0 0~330 0m之间的云、甘、青、藏等青稞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5月10~13日委托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市农业局,在盐城市召开了全国啤酒大麦和麦芽生产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宁夏、云南、江苏等会议上11个省市的科研、大专院校、啤酒厂、麦芽厂及大麦生产基地的40个单位共70余位代表。11位代表作了重点发言,陆炜同志作了全国啤酒大麦和麦芽生产形势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