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罗非鱼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吉富罗非鱼产业化生产技术、红罗非及吉奥罗非鱼养殖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大大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市罗非鱼产业发展。2008年,罗非鱼养殖面积4765公顷,产量2.46万吨,占全市养殖产量的33%。但是,罗非鱼在养殖生产中仍会出现这些或那些质量安全管理上的问题,给我市在罗非鱼养殖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推广养殖的一种淡水和半咸水鱼类 ,目前有 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 ,年产量保持在 1 2 0万吨左右 ,成为世界上热销的品种之一。我国是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国家 ,目前养殖罗非鱼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山东等地 ,主要有 4种 :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单性罗非鱼。 2 0 0 2年 ,我国出口罗非鱼数量达到 3.2万吨 ,其中广东省 2万吨 ,福建省 0 .5万吨 ,主要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地罗非鱼养殖与出口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各地信息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3):30-32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德全教授谈发展罗非鱼产业 本刊讯: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在全世界罗非鱼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德全教授同顾我国罗非鱼养殖的历史、现状,他说:罗非鱼养殖正逐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下半年,在茂名高州大地上,中国第一家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长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破土而出,给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企业+合作社十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开始在渔业生产上找到了发力点。时隔半年,被誉为中国罗非鱼之乡的肇庆高要也在白土镇成立了当地首家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的养殖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常平  梁振昌 《水产科技》1999,(4):10-11,17
罗非鱼分类上属鲈形目(Pere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罗非鱼自然群体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为非洲湖泊、江河中的主要经济鱼类,现地处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或地区都养殖罗非鱼。罗非鱼种类很多,目前养殖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及其杂交种奥尼鱼为主,本文主要介绍罗非鱼的养殖概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夏秋两季气温高,雨量多,鱼类进入生长最旺季,鱼病病原体也大量繁殖。由于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罗非鱼的病害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来,已经有几种疾病在罗非鱼上发现,链球菌病是罗非鱼育成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无乳链球菌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其他链球菌  相似文献   

7.
张良尧 《齐鲁渔业》2006,23(12):24-25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广西合浦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罗非鱼的咸淡水养殖,在近20年的养殖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利用咸淡水养殖罗非鱼的技术经验。现将主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传统的鱼片如狭鳕、青鱼、鲽鱼等供应不足,而罗非鱼以其无肌间刺、易于繁养殖、适宜加工等特点成为首选替代产品,为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水产品贸易对象。尼罗罗非鱼从1978年引进我国,在很多地方开展了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试验,其生长迅速,个体肥大,肉质完全可与海水鲷媲美,产量也较高,但时至今日海水养殖罗非鱼尚不成规模。为了促进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的发展,笔者将我所曾进行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成情况做一工作小结,向大家汇报。一、养成设施1.池塘每个面积3亩,水深1.0m~3.0m,多为闲置的、用于海水育苗的海边蓄水池塘,形状不…  相似文献   

9.
<正>茂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养殖罗非鱼历史悠久,养殖面积近22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年出口罗非鱼加工产品2万多吨,罗非鱼产业已成为茂名渔民增收、农业创汇的支柱产业。同时,茂名罗非鱼养殖户大胆创新,打破传统养殖模式,创出一条具茂名特色的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新技术,既提高了养殖产量,又保证了产品质量。现将他们特有的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新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池塘建造  相似文献   

10.
<正> 罗非鱼养殖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现将目前国外罗非鱼养殖的若干问题作如下概述。一、罗非鱼养殖的不同概念根据Huet(1972)鱼类养殖的定义,由于罗非鱼养殖的目的不同,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大量生产食用鱼为目的,侧重于数量上大幅度增加,很少考虑到质的问题。第二类,完全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生产食用鱼,根据市场、餐馆需求或出口需要,生产养殖鱼类。第三类,完全从质量要求,不需要追求数量,按消费对象需要,供应高质量的食用鱼。根据不同的养殖技术及其管理方法,可把罗非鱼养殖方法划分为粗养、精养、半精养三种方式。精养方式,主要取决于人工投饲,根据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普遍认为罗非鱼抵抗力强,很少有病害发生。但现今,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罗非鱼的病害也会发生并越来越严重,已经有几种疾病在罗非鱼上发现,其中链球菌病是罗非鱼育成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包括以前定名为S.difficilis、difficiie的链球菌,现在认为是无乳链球菌的同种异名)。海豚链球菌(StroDtococcus iniae)也可以引起罗非鱼大量死亡,但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决罗非鱼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罗非鱼苗繁殖过剩、造成成品鱼上市时间延长和规格小等问题,提高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索了罗非鱼和斑点叉尾的混养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罗非鱼养殖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池塘的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对罗非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提高罗非鱼养殖效益和促进广西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试验地点和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4-10月在广西水产  相似文献   

13.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优势、机遇和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养殖的优良品种,属热带性鱼类,不但生长快,易繁殖,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而且在淡水、海水中均可养殖。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普通规格罗非鱼(1斤以上)和大规格罗非鱼(4斤以上)在养殖模式和效益方面的差异,并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行业提供一种新的罗非鱼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1,(10):71-73
罗非鱼市场报告:进出口形势比较乐观 去年全球罗非鱼出口总额超过了十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罗非鱼进出口形势都比较乐观。纳塔尔世界水产养殖协会会议上巴西强调加强罗非鱼产业发展,巴西罗非鱼养殖和国内市场需求都在增长。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养殖罗非鱼与饲料有关的疾病有:营养性疾病和由于饲料变质产生毒素而引起的疾病。 一、营养性疾病 1.由营养缺乏症产生的疾病: (1)病因:由于池塘养殖罗非鱼与工厂化养殖罗非鱼的养殖环境不同,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需求量上是有较大差异的,如果将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预混料用于工厂化养殖罗非鱼就会出现生长减慢,体表和内脏器官产生器质性病变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产生的疾病。 (2)症状:主要表现在生长慢,罗非鱼食欲下降、脊柱畸形、突眼、腹水、缺钙等现象。 (3)危害:生长下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广西罗非鱼产业的发展现状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全世界共有600余种。目前,已经产业化养殖的共有15种,养殖范围最广的是吉富罗非鱼。我国养殖的罗非鱼大部分从非洲引种,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抗逆性好、繁殖力强、方便养殖管理、产量高等众多优势。同时,罗非鱼适合于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在淡水和咸淡水都可以生长。另外,池塘、网箱、流水池、循环系统等各种水体中,养殖罗非鱼都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近年来,我国的罗非鱼养殖产量呈急剧上升的态势,成为了罗非鱼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广西由于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1988,(1):19-19
由王楚松编著的《罗非鱼的养殖》一书,农业出版社将于1988年4月出版(修订第二版)。一本书论述罗非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详细介绍罗非鱼的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以及越冬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引种罗非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约有60种,目前世界上已进行养殖的种类有15种。我国目前主要有莫桑比克、尼罗和奥利亚三种罗非鱼。养殖规模正逐年扩大,南方、北方以至东北、西北地区,均有养殖,特别是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罗非鱼已成为最主要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0.
湖南罗非鱼养殖始于一九五八年,在六十至七十年代,主要是养殖莫桑比克罗非鱼,自一九七九年尼罗罗非鱼引入后,迄今,罗非鱼已成为湖南城郊养鱼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养殖对象。同时,罗非鱼养殖还逐渐向丘陵山区和滨湖地区发展。为了查明罗非鱼在湖南养殖状况,本文作者于一九八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