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金彩  庄玉珠 《养猪》1994,(1):33-34
利用L—M型超声波直读测膘仪和笔式测风,分别对32头松辽黑猪和8头商品杂交猪的活体膘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上两种方法测膘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且与实际膘厚相吻合。活膘与用体瘦肉率呈强负相关,据此进行活体瘦肉率估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甲醛液可使牛羊催膘50kg水加入浓度为40%的甲醛液10-20ml,配成0.01%—0.02%甲醛液,让牛羊自由饮服。但甲醛稀释浓度不要超过万分之二,否则,会引起牛羊中毒。本刊辑甲醛液可使牛羊催膘...  相似文献   

3.
李强  李学伟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2):28-28,30
引进丹麦先进仪器FAT—O—MEAT’ER(肉脂仪)对中国鲁梅克斯食品总公司名山县屠宰场中5821头猪进行了现场测定,测量性状为最后一根肋骨处离背中线4~5cm处的膘厚(P2)和倒数第三、四根肋骨之间,离背中线4—5cm处的膘厚(RF)以及眼肌厚度(RM),并估测出瘦肉率。对所测胴体各性状的均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本地商品肉猪胴体质量低于国外水平。  相似文献   

4.
1感官检验 猪体脂肪颜色在胴体质量评定上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猪脂肪为白色,有些猪宰后见脂肪呈淡黄色和黄色,这种肉一般称为黄膘肉。黄膘肉是脂肪的一种非正常黄染现象,黄膘肉分为黄疸肉和黄脂肉(包括黄脂病肉)。黄膘肉的脂肪呈黄色且松软不结实,有时有异常腥味,外观很差。  相似文献   

5.
黄膘是指动物胴体的皮肤、皮下脂肪、肠系膜、腹部脂肪、粘膜,甚至实质器官等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黄染。因引起黄膘的原因不同,可分为黄疸和黄脂两种。  相似文献   

6.
猪黄脂病是屠宰后,猪肉中存在的一种黄色脂肪组织,通常称为“黄膘”。“黄膘”肉在商业上仍可食用。现将该病的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程宗佳 《饲料工业》2006,27(17):64-64
1.怎样根据育肥前牛的体膘决定育肥技术?(山西读者刘利良) 答:有些黄牛在育肥初期体膘较好,有些牛的体膘一般,还有些牛的体膘很差。对体膘不同的牛,要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不同的饲喂方法,制定不同的饲养计划。  相似文献   

8.
为了缩短饲养天数,节约饲料,提高肉用仔鸡上市等级,在饲养55—60天、体重达2.5—3斤时,经10—13天催膘短期育肥,体重可达4斤以上。羽毛光亮,肌肉丰满,体脂适度,合格率高。催膘期间,除做到环境安静,鸡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获得巴马猪皮下脂肪组织(包括背膘(backfat)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inguinal 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iWAT))在急性冷刺激(4 ℃、4 h)后其脂质组成应答的差异。正常饲喂的6月龄巴马公猪在急性冷刺激处理后进行屠宰,收集背膘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利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高通量脂质组学检测技术分析其脂质组成。结果表明,在巴马猪皮下脂肪组织中,中性脂类、游离脂肪酸、磷脂类和鞘脂类4大类脂质含量差异巨大,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中性脂类,在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和背膘中分别占4大脂类总和的97.43%和98.53%;含量最低的为鞘脂类,在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和背膘中所占比例分别为0.10%和0.07%。在16亚类脂质组成中含量最高的脂质为甘油三酯,在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和背膘分别占16亚类脂质总和的95.97%和97.33%;含量最低的脂质为磷脂酸,在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和背膘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98E-04%和1.13E-04%。主成分分析表明,背膘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在急性冷刺激后脂质组成存在差异。以∣差异倍数∣>1.5和P<0.05为标准筛选,共获得18种差异显著的脂类,其中16种脂类在背膘中含量显著低于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其中包括14种甘油三酯、DAG32:1(16:1/16:0)和PE40:6p;只有2种脂质(CL74:8(18:2)和TAG54:3(16:0))在背膘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腹股沟皮下。巴马猪皮下脂肪主要脂质组成为甘油三酯;急性冷刺激后,背膘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对急性冷刺激存在不同的应答。  相似文献   

10.
猪背膘中NADPH生成酶的活性与瘦肉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择湖北白猪断奶仔猪48头,测定150和180日龄的活体背膘厚及背膘脂肪组织中NADPH生成酶的活性。180日龄随机屠宰36头。对背膘中4种NADPH生成酶的活性与活体背膘厚及胴体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50和180日龄4种酶的总活性与活体背膘厚、胴体背膘厚及肥肉率呈正相关;与胴体瘦肉率呈负相关。说明4种NADPH生成酶的活性高时,猪的活体背膘厚、胴体肥肉率提高,瘦肉率降低。文中还给出了用酶活性估测瘦肉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猪背膘中4种NADPH生成酶的活性可以作为选择瘦肉型猪瘦肉率性状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探针测膘和超声波测膘比较李剑豪(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510650)膘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胴体瘦肉率呈强负相关(r=-0.5),可以通过测量膘厚得知胴体瘦肉率,所以膘厚也是在猪的品种选育综合选择指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自Hazel(1945)发明了...  相似文献   

12.
降低膘厚的方法张庚华摘译目前澳大利亚正在研究三种新的方法,通过降低膘厚来提高胴体价值。一种是使用饲料添加剂,另两种则与猪生长激素(PST)有关。1994年下半年将有一种商用PST产品上市,供猪农向肉猪注射。注射PST的猪肉主要向日本和美国出口。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猪的膘厚是猪种改良方面的主要性状之一。近年来由于应用了超声波测膘仪,故可以测定活猪的背膘厚度了,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猪种改良。不过,活猪背膘要测定三个部位,即肩、背、腰三处,这比起测定屠体膘厚要难操作得多了。因此,现在都以体长和骨骼为基础,规定固定测定一定的部位。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猪肉油膘在冷藏条件下的理化质量,我们结合冷冻工艺对油膘进行了有关理化指标的测定。材料和方法一、分组贮藏选用上海市正常屠宰猪38头,分9组,每组4头,经14时冻结,使肉尸中心温度由25℃降至—15℃,然后置于—18℃冷库贮藏。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1,(2)
背膘是猪背部皮下的一种层状脂肪组织,区别于腹腔的软脂肪组织,它是一种硬脂肪组织。猪背膘厚是衡量背部脂肪沉积情况的关键依据,也是评价生猪养殖和种猪选育的重要指标。文章系统性介绍了猪背膘的生化组成、生理特性与功能、背膘厚测定方法以及背膘在养猪产业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胴体和瘦肉评估、体况评估、检验饲喂策略、检验育肥效果、指示母猪繁殖指标等方面,揭示了猪背膘对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旨在为养猪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提升养猪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刘则学  沈峰  缪文  张昌新 《养猪》2009,(5):50-52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猪黄膘肉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猪的养殖和猪肉产品的销售,给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目前已有的关于黄膘肉问题的报道中,对黄膘肉种类的划分较模糊,成因的分析较笼统,导致在实验室鉴别方法上不够明确。笔者对黄膘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明确区分3个种类,分析对应的产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对不同的鉴别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为黄膘肉的诊断和解决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添加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增加背膘厚对低背膘厚所作的遗传选择导致了上市猪胴体背膘厚的降低。瘦肉生长模型表明,肥育猪采食玉米豆粕日粮时的能量摄入量一般都超过了其最佳瘦肉生长性能所需要的量。研究结果表明,当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了脂肪时,上市猪的胴体背膘厚就会增...  相似文献   

18.
红膘是由于充血、出血或血红素浸润所致,仅见于猪的皮下脂肪,是生猪宰后检验最为常见的病例。因诱发红膘的原因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死猪冷宰引起的红膘因各种原因导致生猪死亡后再屠宰放血的。1.1检验鉴定1.1.1脂肪色泽混浊,暗红色或红中带黄褐色,俗称“走膘”。呈现全身性病理变化,淋巴结充血或出血、水肿。耳、颈胸腹的皮肤黑紫色,脂肪、肌肉、肋骨、胸腹膜以及各脏器(尤以肾、肝、肺)的低下部位或下侧的一些器官和组织,可见到血液的沉积,呈现郁血性沉积。1.1.2这种现象多发生于尸体凝血缓慢的情况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荷兰大白猪单性状选择生长速度或背膘厚2个品系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母猪身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变化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选择性状175日龄体重和背膘厚与第一肥产仔数的相关为0.17和0.41,母猪身体组成性状体重和背膘与产仔存在正的较强相关,并表现年龄趋势,配种前体重、背膘是繁殖性能更好的预测者。哺乳期失重的遗传力为0.25,与下一胎产仔数的遗传相关为-0.76,与175日龄体重和背膘厚的遗传相关为-0.47和-0.41。快速生长系母猪身体组成性状的遗传趋势均为显著正值,低背膘系则相反。结果表明:选择生长速率,母狸身体组成和产仔数为正向变化,选择低背膘厚则相反;哺乳期失重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并与随后胎次的产仔数相关密切,应引起猪育种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吕万博  梅强  姜卓  赵丰 《养猪》2023,(1):54-62
本试验旨在研究成年母猪不同妊娠阶段背膘厚度和体况评分对产仔性能的影响,为下一胎次科学饲喂提供依据。选取47头加系大白母猪,试验周期5个月。分别在配种当天及妊娠第30 d、第60 d、第90 d和第110 d测定母猪背膘厚,同时进行体况评分。仔猪出生后观察活力,并测定母猪产仔性能。得出结论如下:各妊娠阶段背膘厚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对于提高母猪产仔性能有一定作用,配种时的适宜背膘厚度在17~19 mm;妊娠第30d适宜背膘厚度在19~21 mm;妊娠第60 d适宜背膘厚度在15~17 mm;妊娠第90 d适宜背膘厚度在16~18 mm;妊娠第110 d适宜背膘厚度在15~17 mm; 3分体况对产仔性能有利。建议本场加强母猪营养,以利于产后体况恢复并延长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