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大量的投饵、施肥及水土流失,使鱼虾养殖池塘的水域淤泥量日益增多,造成水质污染、鱼病蔓延、水位下降、产量降低。因此经常不断清除池塘淤泥是保证鱼虾塘养殖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人工清淤受养殖季节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并且耗工大,费用高,一般养殖单位不易解决。据此,浙江省温州市  相似文献   

2.
天津警备区汉沽养殖场,在全国性对虾暴发病流行的情况下,自1995年连续养殖中国对虾获得成功。采取综合防病技术措施,设置沉淀池,严格水质管理,彻底清淤消毒,鱼虾混养,投喂药饵,采取半封闭养殖方式,养殖中后期少量换水,并定期对池水消毒。95年精养池对虾亩产在32.1kg。鱼31.5kg,亩利润1058元;粗养池对虾亩产达9.4kg,亩8.9kg,亩利润291.45元。  相似文献   

3.
自古无鱼不成筵,发展生产供货源。放心水产进万户,源头控制第一环。养殖环境无公害,用水清淤要从严。绿色渔肥优质料,违禁药物莫沾边。合理密度巧搭配,生态养殖理当然。运输暂养防污染,全程监管保安全。品牌销售便民选,清洁鱼虾胜江鲜。持蟹把盏话盛世,人寿年丰尽开颜。七古·安全水产品$江苏镇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向保明!邮编212001~~  相似文献   

4.
夏新华 《海洋渔业》1983,5(5):222-222
<正> 荣成县根据本地低值鱼虾多的特点,积极发展水产品小包装生产。1982年,全县共利用低值鱼虾加工水产品小包装440吨,加工的品种达到了20多个,冷冻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由于虾病爆发、对虾养殖产量降低,效益不好,不少养殖户和生产单位对虾池前期的清淤清毒工作产生了消极情绪。认为效益情况难以预料、养殖方式又多属粗养、虾池的清淤消毒对养殖产量和效益影响不大。我们通过试验比较,认为作好虾池的清淤消毒、可明显改善水环境,对养殖产量和效益都有较大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报刊文萃     
<正> 最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发出“防治鱼虾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技术”和专利新产品“鱼虾救星”、“大虾新宝”等新药,并获第二届国际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金牌奖。应用“鱼虾救星”可预防及立即抢救鱼虾因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氮等中毒缺氧造成的浮头病,抑制和消除成鱼池中的病菌,能够有效地防治鱼虾病及赤潮危害。“大虾新宝”主治对虾病菌性和病熬性疾病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综合病症,并具有引诱对虾摄食,改善对虾体内营养增强免疫力的明显效果。使用这两种新药,无任何副作用,而且花1元钱便可获上百元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新药在山东、江苏、上海沿海的3万多亩水面150家鱼虾生产单位应用后,既挽回了损失,又多收益1500万元,1991年还将扩大用户10倍以上。摘自《科技日报》1990.12.5舟山渔场传来丰收喜讯,总产已突破10万吨。  相似文献   

7.
设计研究的清淤方案小型、灵活,清淤时无二次污染,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效率高,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清淤土方的一次性输距及浓度,并且降低清淤设备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8.
临猗县兽药厂是我县唯一综合兽药生产企业,生产畜禽水产两大系列二十余种药品。特别是在国内水产养殖科研单位十多名专家的共同帮助下,首家研制成功了防治鱼虾贝蟹疾病的更新换代药品一“鱼虾安”。1991年试销后,在全国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引起轰动。为了使“鱼虾安”过硬的质量,赢得更多用户的信赖,进一步覆盖全国,走向世界,临猗县兽药厂中请办理猗顿牌“鱼虾安”质量信誉、责任保险。本公司组织人员深入该厂实际考查后,证实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几年,单养南美白对虾模式的成功率普遍反映都比较低。相对而言,鱼虾模式风险就小得多。据我多年的跟踪分析,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朋友不再单养南美白对虾,而是采取成功率更高,风险更小的鱼虾混养模式。以下内容主要是关于潮汕地区鱼虾混养模式的简要介绍。1放苗前准备工作1.1池塘特点土质:1、沙泥底,保水效果较好,水质较稳定;2、泥底,保水效果好,水质稳定;3、红壤土,含铁质多,酸性严  相似文献   

10.
艾蒿为野生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它具有诱食、增色、促进鱼虾生长、改善鱼虾产品品质、防治多种疾病等功能。同时,艾蒿又是一种天然、多营养、无污染、无公害、无有害物残留的生态绿色饲料添加剂,值得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1.
池塘中溶氧在各水层中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下层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溶氧量始终处于较低状态,而鱼虾觅食、栖息多在池塘下层,水体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鱼虾的生长,增加鱼虾养殖容量和成活率的关键是提高下层水体的含氧量,在生产中,常用大换水的方法解决,为使进出池塘的水量保持平衡,常用的进排水方法是在池塘一端让活水流入,在池塘的下方开一排水口,这样排水口流出的多是表层富含氧水,活水和表层富含氧的水未被利用就从排水口流走了,而下层低含氧水中的氧难换,这对鱼虾的生长极为不利。生产中若能让池塘中下层低含氧水流出,上层富含氧层下沉补…  相似文献   

12.
乌龙入水     
随着工业的发展,渔业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以湖南湘江为例,沿江兴建的厂矿有1600多家,每天排入江中未经处理的废水高达500余万吨,经常大量毒死鱼虾。尤其枯水季节,有些地方已成为鱼虾绝迹的“一江死水!”  相似文献   

13.
在鱼虾养殖中,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直接危害鱼虾的健康.鱼虾亚硝酸盐中毒可以直接或间接引发多种养殖病害,会出现厌食、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急促、浮面浮头、体色变深、鳃丝呈暗红色等症状.目前,养殖对虾常在池底死亡,死亡后又没有明显疗状,大家俗称"偷死病".目前对此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池底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当对虾在池底蜕壳时亚硝酸中毒而亡.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贺江(白垢电站至江口电站江段)及其支流东安江(东安江电站至扶来江段)大规模爆发一种鱼虾寄生虫病害(此寄生虫后来由珠江水产研究所邹为民等定名为纺锤水鲺科,海湾水鲺属,典型海湾水鲺),造成江河野生鱼虾和网箱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导致江河鱼虾资源量的急剧减少,往往有渔民连续作业多天收获很少。面对这种寄生虫病在贺江流行造  相似文献   

15.
茹原 《海洋渔业》1988,10(5):212-212
<正> 生食鱼虾,不仅我国东邻日本人有此习惯,我国沿海一带也有许多居民喜欢生食鱼虾。活蹦乱跳的新鲜鱼虾,洗净后配上各种美味可口的调料,据说味道好绝了。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某些地区越来越盛行生食鱼虾,以生食鱼虾为一种时髦,甚至某些报刊还发表了所谓生食鱼虾无害的文章。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宣传,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6.
三都湾是鱼虾越冬与繁殖生长的良好渔场,包括东吾洋、官井洋可供鱼虾放流增养殖的水域面积有60多万亩。八十年代初期,我省水产科技人员在东吾洋开展对虾标志放流增殖试验和官井洋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成科学研究。都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东吾洋被列为“七五”期间国家水产综合技术开发重点。三都湾也作为我省重点港湾鱼虾放流增殖的重大课题,由省、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湛江南三岛的鱼虾混养模式,该模式是当地渔民结合市场情况和当地资源多年摸索出来的,在沿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鱼虾混养的虾多为当地土炮苗,鱼多为海水野生鱼,若无自然灾害,养殖效益稳定客观。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七八月份,水产养殖已进入中后期。随着池塘中残饵、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累积,水体中有机物越来越多,加上天气炎热,气温和水温升高,极易引起池塘中有害藻类(如蓝绿藻、微囊藻)和青泥苔的过度繁殖。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并且分泌藻类毒素,引起鱼虾缺氧及藻类中毒。青泥苔过度繁殖后,在气温和水温过高的情况下,易大量死亡浮出水面,消耗大量氧气,并且妨碍鱼虾的活动,影响鱼虾的生长,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增大疾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丹阳市自1994年以来,积极推广鱼病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一定成效,在570多公顷水面上,总发病率降低18.l%。主要的经验一是清淤消毒,改善池塘条件。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吨粮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及鱼塘护坡等工程,逐年逐批对淤泥过多的精养塘清淤消毒。二是  相似文献   

20.
鱼虾需要的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脂类的脂肪酸,类脂质的胆固醇和磷脂,有的可由鱼虾机体生物合成,有的则不能或合成量远远达不到不能满足鱼虾在发育生长阶段的需要。由此而产生的缺乏症,严重影响幼龄期鱼虾的生存和生长。改善鱼虾对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的需求,是用提高外源性营养水平的办法。因此,认识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在鱼虾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需要量,对制定鱼虾的饲料标准和提高鱼虾的生存率、生长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