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以门源油菜为母本、E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白菜型春油菜常规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组春油菜区域试验,陇油18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130.1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6.40%,增产油籽300.15 kg/hm2。陇油18号生育期108 d,平均株高126 cm,一次有效分枝数3~6个,单株果数268个,角粒数20.85粒,千粒重2.98 g。籽粒含油量(粗脂肪)38.89%,芥酸含量0.98%,硫苷含量22.41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 400 m以上春油菜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技推广》2001,(6):21-22
甘蓝型核不育两系优质杂交油菜皖油14号 皖油1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优质油菜杂交种,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株高14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5~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约3.8 g.硫甙31.22μmol/g,芥酸0.36%,含油量44.3%.抗寒性强,对病毒病的抗性优于中油821和秦油2号,菌核病抗性与中油821相当,耐渍性一般.1998~1999年度参加全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7.97kg,比对照增产0.24%.适宜在长江下游安徽、江苏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皖油14号     
皖油1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优质油菜杂交种,品种来源为9012A/4485-88,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株高140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5~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加粒,千粒重约3.8g.硫苷31.22μmol/g,芥酸含量为0.36%,含油量为44.3%.抗寒性强,对病毒病的抗性优于中油821和秦油2号,菌核病抗性与中油821相当,耐渍性一般.1997~1998年度全国(长江下游)油菜区试平均单产1 666.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3%.1998~1999年度全国区试平均单产2 631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85%.1998~1999年度参加全国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369.6kg/hm2,比对照增产0.24%.适宜在长江下游安徽、浙江、上海、江苏省(市)推广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宁油22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油菜新品种,属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类型。株高162.20 cm,一次分枝9.22个,二次分枝8.46个。结角密,单株有效角果数424个,角果中长。每角种子数20.02粒,千粒质量3.72 g。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20.91μmol/g,含油量45.17%。全生育期244.2 d,比对照早熟0.5 d。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2 896.43 kg/hm2,比对照增产3.8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油22比对照增产13.03%。菌核病抗性中等,抗倒性强,抗寒性中等,适合机收。  相似文献   

5.
冬油2号是以郑杂1号为母本,宁油1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品种。在2010—2012年的甘肃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349.45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2.56%;2011—2012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8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8.49%。该品种株高114.9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79.9个,角粒数22.9粒,千粒重3.2 g。芥酸含量187 g/kg,硫苷73.41μmoL/g,含油量417.2 g/kg。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天水、平凉、陇西、宁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2010年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以A35-0608-4为母本、20-5-26-8为父本杂交,从F4代分离群体中发现早熟优良变异单株Y011-85,进入系统选育,于2016年育成油菜品种玉油7号。该品种生育期早熟,株型紧凑,秆硬弹性好,分枝部位中等,有效分枝6.5个,每角粒数20.7粒,千粒重4.15 g;2018-2019年云南省优质油菜品种多点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12.50%,表现高产稳产;该品种品质检测,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27.04μmol/g,含油量高达47.53%。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最佳播期10月10~15日播种、确保最优密度15.0万~18.0万株/hm2、重施苗肥、适时追施高效硼肥、关键期防控好蚜虫和白粉病等。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518057,电话:0791-87090548)选育的油菜新品种"赣油杂6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203天,株高152厘米,分枝高度68厘米,有效分枝数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6个,每角籽粒平均20粒,千粒重3.7克。  相似文献   

8.
核优46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Y204A作母本,与自交系049003组配育成的高油抗逆强优势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2009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省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1.42 kg,较对照皖油14增产7.0%。全生育期平均230.1 d,比皖油14号早0.4 d。株高平均171.6 cm,有效分枝部位适中,平均43.6 cm,结角密,平均1.25个/cm,主花序长平均69.5 cm,有效分枝较多,一次分枝平均9.7个,二次分枝平均6.9个,全株有效角果数多,平均482个,平均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 g,种皮褐黑色。省区试平均芥酸含量为0.45%,硫甙含量为20.38μmol/g饼,含油量为43.75%。抗病性、抗寒性强,明显优于对照;抗倒性中等。该品种地区适应性广,适宜安徽省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旺成油8号2016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叶片绿色,植株健壮,分枝均匀,抗倒,抗(耐)菌核病能力强。一般株高233.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高度89.9厘米,平均一次有效分枝数7.7个,单株角果数550个左右,单株籽粒重28.9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陇油21号是以青油14号为母本、青海大黄为父本选育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2014—2015年极早熟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846.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55.58%.陇油21号生育期112 d,株高127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2~5个,单株果数114个左右,角粒数26.95粒,千粒重3...  相似文献   

11.
天油97油菜新品种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不育系97A与恢复系90R组配的杂交油菜新组合,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海拔400米以下区域全生育期213~ 225天,400米以上221~236天,平均223.9天,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单株有效角果数476.2个,每果粒数17.3粒,千粒重3.56克.株高212.6厘米,最低分枝部位8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4个.  相似文献   

12.
中油杂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的丰产、优质、广适杂交油菜品种。通过国家和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3鄂审油003-2003。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三系杂交种。平均株高180厘米,株型紧凑,分枝部位较低,一次分枝9个,二次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77个.每角粒数17.2个,千粒重3.2克。抗倒性较强。2.品质优。芥酸含量1.08%,硫苷含量28微摩尔,克,含油量35.87%,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3.熟期早。全生育期平均213天。  相似文献   

13.
天禾油10号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圜审油2010009。该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20天左右,平均株高195.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1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93.9个,每角粒数183粒.千粒重3.37克,据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2千克。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南油12     
审定编号:川审油2006002 品种来源:不育系南A7×恢复系96R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2005年、2006年两年的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株高214.4cm,一次有效分枝数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554.5个,每果粒数15.9粒,千粒重3.2g,含油率40.92%,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7.51μ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能力和抗倒力强于对照蜀杂6号,抗病毒病能力和耐寒力与对照蜀杂6号相当;植保鉴定结果,与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感-低抗病毒病,中抗-高抗菌核病.  相似文献   

15.
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优质双低油菜的当家品种,对9个新油菜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史力丰的产量为2 775kg/hm2,比油研七号增产12.53%;分枝起点低,二次有效分枝多,单株有效角果数多,籽粒大;植株较矮,抗倒,菌核病发病轻,成熟期适中,可大面积示范推广;超级油菜和油研九号2个品种可以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16.
皖油14号(又名皖杂优1号、区试代号CO22)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新型隐性核不育系9012A与4485-88配制而成的甘蓝型油菜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0年5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审定. 皖油14号为高产、双低、高耐菌核病杂交种.属半冬性品种,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的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而整齐.早播不易早薹早花,但可促进年后早熟高产.全生育期230天左右,较秦油2号早2~3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长柄,叶侧裂片2~3对,缺刻较深,顶裂片椭圆,叶缘锯齿状.花瓣较大,侧叠呈覆瓦状,黄色.株高14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杆韧性好,不易折断倒伏.分枝部位低,枝多角多,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5~6个.单株有效角果42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上下,千粒重3.8~4.0克.硫甙含量31.22微摩尔/克,芥酸含量0.36%,含油量44.3%.其菜籽加工出的油为低芥酸营养型保健油,饼粕可作为高蛋白饲料使用.该品种抗寒性强,对菌核病和病毒病的抗(耐)性均优于中油821和秦油2号,耐渍性中等.平均亩产170千克左右. 该品种地区适应性广,在高产生产条件下丰产潜力较大,适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广大地区种植,特别是我省长江以北油菜产区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扬油9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7品种名称:扬油9号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F5078/选40//宁1136/加拿大2号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苗期半直立,叶色较淡,花瓣黄色,花瓣较大,种子黑色。全生育期232天,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52.2cm,一次有效分枝数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2.1个,每角粒数22.3粒,千粒重4.65g,菌核病发病率16.97%,病指7.26;病毒病发病率5.49%,病指2.4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17.46μmol/g,含油量42.6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个油菜品种在初花期进行淹水处理,在收获期测定各品种的产量及株高、根长、分枝数、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同时检测菜籽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和硫苷的含量,考察淹水胁迫对油菜产量性状以及油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初花期遭受渍害,会严重影响产量,20个品种平均产量下降21%。品种间耐渍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的耐渍性不同,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渍害主要是通过影响油菜的角果数来影响产量,并导致油菜产油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升高。淹水胁迫后,株高、主花序长度、主根长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分枝高度升高。油菜的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下降,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没有变化。淹水胁迫使油菜的芥酸、硫苷含量增加,从而影响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19.
皖油18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信息》2003,(10):25-25
油菜皖油18号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丰乐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全生育期225天左右。春前苗期生长相对缓慢,春后生长加快。株高150~170cm,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花瓣较大,覆瓦状,黄色。角果直立。一般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6~7个。全株有效角果数430~500个左右,每角粒数17~21粒,千粒重3.5g左右,抗倒耐肥,抗病性较强。硫苷含量28.54μmol/g,芥酸含量4.92%,粗脂肪含量43.04%。2.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全国长江下游区区试。1998~1999年度平均单产2 700kg/hm2,较对照中油82…  相似文献   

20.
淮油2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83.5 cm,1次分枝8.6个,2次分枝4.5个,单株有效结角402.5个,角果直生,中长,籽粒排列紧密,每角粒数22.2粒,千粒重3.57 g。该品种种子含油量45.00%,芥酸含量0.24%,硫代葡萄糖甙22.10μmol·g~(-1)。全生育期244.4 d,比对照早熟0.3 d。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2年结果表明,平均产量2 904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7.4%,生产试验结果淮油22比对照增产8.6%。抗倒性和耐病性都中等,株型较紧凑,适合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