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匡邦郁 《云南农业》2001,(11):19-19
窜到别的蜂群内盗窃贮蜜的飞翔蜂称为盗蜂.多由外界蜜源缺乏,或管理不当时引起.盗蜂一般发生在相邻蜂群之间,有时也发生在两个相邻蜂场,中蜂和意蜂之间也常会起盗,强群易盗弱群;有时也会发生整个蜂场各蜂群互盗.盗蜂攻击的蜂群,首先是防卫能力差的弱群、病群、失王群和交尾群.如不及时制止,盗者与被盗者相互撕咬,工蜂死亡严重,会导致全群覆灭和传播疾病.因此,防止盗蜂是蜂群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养蜂实践中,发现蜂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技术有直接关系。尤其在我国北方春天早、晚温差较大,蜜粉源稀少时,蜂群最容易发生蜂病。一经发病,势必造成损失、影响蜂群的增殖和经济效益。因此,春季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措施控制蜂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斌 《农技服务》2006,(4):43-43
1,症状蜂群出现衰弱,萎靡不振,翅膀发抖,失去工作能力。病蜂离群,四处爬行,腹部膨胀、腹部末端呈现暗黑色,粪便稀薄呈黄色而带有臭味。在箱底巢前有很多痢斑,病蜂群势迅速削弱,部分病蜂急剧死亡。  相似文献   

4.
以意大利蜂为对照,研究了喀尼阿兰峰抗白垩病的能力及机制。结果表明:喀蜂比意蜂具有较强的抗白垩病能力,意蜂的发病率是喀蜂的5倍。喀蜂抗白垩病的机制是:1.喀蜂群内子脾间的温度通常都超过30℃,相对湿度一般低于80%,不利于子囊孢子的形成。2.喀蜂清巢能力强,能有效地减少蜂群内的传染源;3.喀蜂幼虫能得到充足的饲料和适宜的温湿度,发育健康,增强了抗病务;4.喀蜂的王浆比意蜂的王浆具有更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5.
1.饲养强壮蜂群 蜜蜂是一种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越强壮,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就越强,调节箱内温湿度的能力也越强。特别是蜂群越冬,能够节省越冬饲料,也比较安全。要想饲养强壮蜂群,在分群的时候不要一次分得太多,预防分蜂热,及时合并蜂群。2.注意防治病虫害 现在已发现的蜂病有2  相似文献   

6.
洪学 《农家科技》2007,(1):25-25
<正>蜂群安全越冬是养蜂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蜂群越冬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十分重视蜜蜂安全越冬工作。蜜蜂安全越冬的基本措施是: 1.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的越冬适龄蜂群。在培养越冬蜂前期,要抓紧时间治螨和防治白垩病。每年秋天在最后一个蜜源后期,蜂王所产的卵都是越冬蜂。这个期间,要根据气  相似文献   

7.
翟广华 《湖南农业》2006,(11):18-19
蜜蜂麻痹症又称瘫痪病或黑蜂病,是一种流行广泛的成年蜂疾病。在雨季阶段较易发生。此病由病毒引起,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病原通过饲料传播,并存在于病蜂粪便中,蜂体、蜂具接触也会染病。此种病毒加热至93℃达30分钟,可以杀死。蜂群发病后,早期衰弱迟钝,病蜂常被健康蜂所驱逐  相似文献   

8.
<正>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在患病蜂群中,蜂球囊菌可快速蔓延,导致大幼虫和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虫尸失水干燥,慢慢变成石灰状硬块,颜色由灰色逐渐变成黑色或白色,故该病又称石灰子病。白垩病对蜂群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一个蜂场的全部蜂群灭亡。转地养蜂,由于蜜蜂过度劳累,其抗逆性下降,蜜蜂患白垩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蜂群极易患病。2014年吉林省养蜂所在本省范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研究天然蜂粮贮存规律及其生产技术,利用天然蜂粮生产器生产蜂粮,并分析其生产效率及其在蜂群中蜂粮的贮粮规律;通过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等措施使天然蜂粮生产器生产效率达到最佳。结果表明:工蜂能在天然蜂粮生产器中贮存并酿制蜂粮,其在继箱群中蜂粮的贮存率显著高于平箱群,且同一蜂群不同位置蜂粮的贮存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蜂群两侧蜂粮贮存率高于中间位置;脱粮器可以快速地将贮粮器中的蜂粮脱取出来,与手工脱取蜂粮相比,天然蜂粮生产器脱取效率提高了16~30倍;形成了与天然蜂粮生产器相配套的天然蜂粮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蛹病”是一种造成蜜蜂蛹期发病致死的疾病,是当前危害蜜蜂的一种新的传染病。1986年以来暴发流行,使养蜂生产遭受巨大损失。据研究,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通过蜂王产卵或蜂脾感染蜂卵,致使工蜂在卵期和幼虫期受到感染,到蛹期出现明显症状,使蜂蛹大量死亡。致使采集蜂数量锐减,蜂群生产力明显下降,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大减。若发病率达30%—50%,蜂群则完全丧失生产的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个蜂群死亡。  相似文献   

11.
李忠 《新农村》2001,(2):19-19
1.认真观察经过一冬的冬蛰后,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会在蜂箱周围绕飞,这时要仔细观察蜂群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飞出的蜂多,蜂群较强,而且飞翔有力。相反越冬不好的蜂,会有不正常现象:有些蜂腹部膨胀爬到巢前板上排泄;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  相似文献   

12.
蜂群秋冬时节的管理,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问题。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话既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幼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  相似文献   

13.
<正> 蜜蜂的病虫害是发展养蜂生产的重要障碍,它不但造成蜂群的削弱和产量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全场蜂群死亡。特别是随着养蜂事业的发展,转地放蜂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蜂病蔓延流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最近农业部公布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其中二类疫病中包括蜜蜂的疫病有6种。为了把好蜜蜂检疫关,现简要谈一下我们在蜜蜂检疫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吴桂英 《农家科技》1997,(11):16-16
<正>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  相似文献   

15.
阳新 《农技服务》1996,(9):33-35
<正> 加强蜂群秋冬管理,促进蜂群安全越冬,为来年多产蜜打基础十分重要。管理措施是: (一)培育越冬蜂群:越冬蜂群应是没有经过采集和哺育工作而又进行过飞翔排泄的健壮新蜂。 1、更换蜂王:在初秋期间培育一批优良善产的蜂王,以便更换老劣蜂  相似文献   

16.
1防自然分蜂蜂王衰老、蜂群过大、巢温过高、蜜粉脾压缩子脾等都会引起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管理上应及时更换老王、调整巢温,对大蜂群要注意调整,采取加脾扩巢或人为控制分蜂等方法。2防止盗蜂蜜粉源缺乏是引发盗蜂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盗蜂,制止不及时,将引起蜂群互相盗杀,轻者存  相似文献   

17.
1.认真观察越冬顺利的蜂群,飞出的蜂多,且飞翔有力。越冬不好的蜂,会有不正常现象:有些蜂腹部膨胀爬至巢前板上排泄;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蜂少,且无精打采;靠近箱体倾听,听到箱内声音嘈杂,表明箱内失王。对以上情况要及时在箱上标出记号,待大规模的飞翔活动结束后,立即检查,找出问题,及时解决。 2.全面检查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应对全部蜂群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探索石河子地区秋季蜂王产卵力随时间、气候、蜜源的变化规律及与蜂群群势的关系,找出该地区培育越冬蜂的最佳时间和最佳群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大批越冬适龄蜂,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础,笔者于1989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石河子农学院蜂场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供试蜂种为本地意蜂(5月培育的当年蜂王),饲喂的蜂蜜为当年产的葵花蜜。蜂群  相似文献   

19.
蜜蜂副伤寒病常在春季发生,它使成年蜂下泻而死,因此俗称“下痢病”。一旦发生此病,会严重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和春季繁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蜜蜂性比值对蜂群繁殖力及分蜂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意大利蜜蜂为材料,把定期害雄蜂封盖的蜂群作为试验组,不割雄蜂封盖的蜂群作为对照组,定期测定各组蜂群的繁殖力及分蜂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两组蜂群繁殖力分蜂性,都是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