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邹莹 《中国兽医杂志》1996,22(11):52-53
狂犬病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邹莹(新疆畜牧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狂犬病至今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狂犬病在全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的24亿人群中流行,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狂犬病,而且还不断有新...  相似文献   

2.
新型动物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疫苗的研究及应用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文通过对伪狂犬疫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猪瘟疫苗及以痘苗病毒作为表达载体的狂犬病,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的阐述,表明将为我国重大疫病的根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伪狂犬病现状及伪狂犬病疫苗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令达 《养猪》2000,(1):39-4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叫奥叶兹基氏病(Aujeszkysdisease,AD)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又名猪疱疹病毒I型(SuisherpesvirusI)所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和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最常见于猪、牛、羊、犬、猫和鼠类,现以猪感染最为普遍。临床上多以发热、骚痒(猪除外)和急性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猪和鼠是此病的主要自然宿主和传染源。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在猪群中出现,将很快通过空气和接触经呼吸道传染给其它猪只和猪场,近来的研究表明,伪狂犬病病毒还能通过乳汁和生殖道感染。特别是在集约…  相似文献   

4.
冯晓 《警犬》2013,(6):52-53
目前,全球有25亿人生活在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环境中,每年至少有5万人因染病而死亡,其中99%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约占发病总数的56%,而非洲约占44%。全球狂犬病发病率在上升,据WHO估计,每年有1000万人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方式。每年国内狂犬病疫苗需求旺盛,但目前国内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较少,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Rabies)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熏RV)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100%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注射疫苗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主要是细胞培养疫苗,兽用疫苗主要是减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在细胞培养中增殖速度慢、滴度不高,要获得高效价的疫苗通常要经过纯化、浓缩。由于价格和产量的限制,主要用于暴露后免疫,兽用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在注射后存在着发生狂犬病的潜在危险,因此,急需研制一种不含完整病毒颗粒、免疫原性好的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及基因疫苗正在…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消灭了狂犬病.在我国,每年有约3 000人死于狂犬病.腺病毒作为载体的优点包括高效的入核机制、优良的转染性、较低的病原性、较高的基因表达量及清楚的基因背景.目前,腺病毒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20世纪末,以腺病毒为栽体的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疫苗就已诞生,一直发展至今.以腺病毒栽体狂犬病疫苗作为口服疫苗,可望在控制和消除狂犬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有25亿人生活在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环境中,每年至少有5万人因染病而死亡,其中99%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约占发病总数的56%,而非洲约占44%。全球狂犬病发病率在上升,据WHO估计,每年有1000万人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方式。每年国内狂犬病疫苗需求旺盛,但目前国内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较少,进口品种单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该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到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有效的办法是用疫苗预防。近年来,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得到飞跃式发展,推动了病毒学和免疫学向纵深发展。对狂犬病病毒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以及对狂犬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深入了解,为分子水平上研究狂犬病疫苗打下基础。目前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狂犬病疫苗种类有很多,本文对动物狂犬病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型伪狂犬病疫苗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伪狂犬病病毒(PRV)为α疱疹病毒,能引起多种动物的伪狂犬病。该传染病遍布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1947年首次发现本病,现已蔓延到十几个省市,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防制伪狂犬病的主要策略。尽管疫苗不能完全阻止PRV强毒感染和排毒,但它...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口服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新型疫苗研究对于畜禽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疫苗是基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原理,但大多数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很难启动细胞免疫.鉴于传统疫苗所存在的缺点,开发新型疫苗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新型疫苗,这类疫苗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疫苗的缺点,也填补了疫苗种类的空白.文章中重点论述了重组活载体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T细胞疫苗、食物疫苗、DNA疫苗、RNA复制子疫苗、多肽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8种新型疫苗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概况,并对各新型疫苗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现状、危害与防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狂犬病病毒(RV)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我国大陆地区人、犬、猫、鹿和毛皮兽中的狐、貉、狼、獾狂犬病的流行状况与特点。并对我国在狂犬病防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如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公益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实施对犬猫强制免疫,提高免疫质量等狂犬病防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物疫苗作为一种口服疫苗,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点、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应用前景、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制作流程、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作用机理、已获得的转基因植物疫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转基因植物疫苗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使转基因植物疫苗能更好的服务于畜牧生产。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疫苗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根据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特点,人和家畜家禽摄食方式的不同,应用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预防集约化饲养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热点逐渐由人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向家畜和家禽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方向转移。文章就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优点、人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家畜饲用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及禽用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分别以 p IRES1neo和 p VAX1为载体 ,构建了以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为目的基因的基因疫苗单或双基因表达载体。以司苯 -甘油作为包裹剂 ,按 1μg DNA用 0 .5μL司苯 -甘油比例混合 ,将各表达载体制成 DNA疫苗 ,进行小鼠免疫试验。免疫共分 p IRES1neo、p IG- neo、p IN- neo、p IGN、p IG- neo p IN- neo、p VAX1、p VG、p VN和 p VGN9个试验组 ,每只小鼠于后肢胫前肌每侧接种基因疫苗 5 0μL (0 .5 g/ L ) ,共免疫 3次 ,间隔 14 d。通过间接 EL ISA和细胞中和指数测定分别检测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 ,1免疫 3次后 ,所有试验组抗体阳转率 10 0 % ;2第 3次免疫后 14 d检测 ,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3以 p IRES1neo为载体构建的基因疫苗免疫效果普遍优于以 p VAX1为载体构建的基因疫苗 ,其中含有糖蛋白 /核蛋白双基因共表达载体 p IGN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其他试验组 ;4以 7.5个 L D50 的 CVS强毒肌肉攻毒 ,保护率达 89%。通过以上试验证明 ,p IGN是用于本动物免疫试验的最佳 DNA疫苗。  相似文献   

17.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严重危害鸭健康的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具有四季多发、传播途径广泛、其致病菌可在养殖场长期存在、经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等特征.临床上,疫苗免疫是防控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主要有活疫苗、灭活疫苗、多价苗、联苗、菌体成分疫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产出能使人体获得特异免疫能力的新一代食用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采食口服疫苗则安全实用、省时省力。这里综述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原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促进分子免疫学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结核分支杆菌(MTB)引起的结核病 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短程督导化 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卡介苗是预防该 病的惟一疫苗,但其免疫效果极不稳定。分 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制新型MTB疫苗 提供了理想方法,人们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St)减毒株作为 载体,将编码MTB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其 中,可构建重组St疫苗,如rSt Ag85B疫苗 和rSt ESAT 6疫苗;将编码MTB保护性抗 原的基因导入小鼠巨噬细胞或骨髓细胞可构 建MTB活细胞疫苗,如J774 HSP65疫苗和 BMC HSP65疫苗;利用基因诱变可构建 MTB减毒活疫苗,如MTB嘌呤营养缺陷株, ICL基因剔除株,VitB5营养缺陷株和十一萜 醇激酶基因变异株。文章介绍了结核分支杆 菌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活细胞疫苗和 减毒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 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