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市净月潭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吉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净月潭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森林、潭水、阳光、沙滩、空气、绿色”六大特色。这里风光秀美,自然古朴,能让人心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享受自然。  相似文献   

2.
李春兰 《绿色科技》2014,(3):296-297
以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主导,详细论证了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丰富资源以及该保护区“天人合一”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创新理念,旨在实现生态旅游环境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保健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探险、休闲、娱乐、疗养、保健等多种需求,因此,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生态旅游来实现自己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以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并保护自然、促进当地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等为目的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21世纪中有更大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态旅游教育是我们旅游职业学校顺应旅游市场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广西大明山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 ,分类描述了大明山主要的景观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 ,提出了建设“自然公园”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提出“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国家公园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耦合关系。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公园对发展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即地方参与性、统筹性、广泛性、严格性和困难性。基于此,提出了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开发;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生态旅游进行管理;深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科教元素及基于公共需求;开发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五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南江湖旅游扶贫示范区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交通地理位置建设镇坪县城的重要旅游集散区;基于山水资源品质打造“山珍海味”的民俗美食地;基于自然神秘奇观打造“科普之心”的探索之地;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地。围绕南江湖景区功能定位,提出依据山水特色,确定生态旅游发展项目;发挥水陆条件,确定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根据融合趋势,推进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江西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创建“后花园”,把生态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振兴江西林业。  相似文献   

8.
1 生态旅游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人类应享有以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认识和实践的恢宏而深远的课题。遵循这一原则生态旅游应是通过对环境的审美感受 ,使人们重新发现自然物的环境意义。主张“无为”、“倾  相似文献   

9.
张琦 《中国林业》2013,(9):16-21
在富含负氧离子的森林中漫步,拂去心灵上的浮尘;在湿地公同中倾听群鸟争鸣,做自然的观察者;当“久在樊笼里”的都市人,走进森林、亲近鸟兽,那种“复得返自然”的亲近感会油然而生。毋庸置疑,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渴望自然的热情也日益增长,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但由于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等因素,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以方正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越来越多地见于各种各样的旅游宣传品中,各地都大兴生态旅游,旅游者也大讲生态旅游。然而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什么利弊,很多人都不清楚,以至把生态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方式或提法混为一谈。其实,我国拥有十分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生态旅游研究起步较晚,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生态旅游的利弊也还要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不只是自然旅游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相…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木桶原理”或权重因素,在建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景区的调查数据,建立或修改完善了自然条件方面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指标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目前植被、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藉此提出了提高植被、停车场、住宿设施环境容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突出生态旅游,而四川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已成为建设“生态四川”、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认识四川生态旅游的基础上,采用会内会外法和k.J法,初步构建了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一级评价指标4项,二级评价指标19项,三级评价指标76项,并分别赋予了指标相应分值。通过对四川188个主要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试评价,其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结果表明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指标选择科学合理、分值赋予准确恰当,而且评价过程简单快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乌兰浩特市城市公园倡导的是生态旅游,目的是使市民更直接更纯粹地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回归自然、拥抱自然。其以“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为建设理念,以“原生态、挖文化、重特色、花小钱、办大事”为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的7 项原则.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性和"泄漏”极限、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认为这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旅游地带来实惠,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强调生态旅游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浙江安吉是“两山”理论发源地,位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竹文化在安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基于近年来安吉竹产业及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研究了“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安吉现象。研究表明:竹文化提升安吉生态旅游的竞争力,生态旅游为竹文化注入新动力,“竹文化+”生态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但还存在着竹文化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不紧密、产业深度开发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必要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竹文化挖掘整理工作,重点培育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企业、景点,实现全域融合发展,串点连线全域特色旅游,实现安吉“竹文化+”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  相似文献   

17.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介绍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和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和生态旅游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介绍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和生态旅游景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和生态旅游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际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生态旅游具有普及性、专业性、保护性和原始性的特点。国外开展生态旅游的形式包括:文化型生态旅游、科普型生态旅游和生活型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型生态旅游。在国外,森林旅游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最后,论述了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勇 《陕西林业》2011,(6):10-11
森林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融合森林生态及人文社会等文化内涵为对象的郊野休闲性高端旅游。使旅游者通过亲近了解自然、感受生态文化,通过拥抱回归自然等愉悦体验和身心享受,激发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其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游山憩水,感受自然,愉悦身心”已成为当前休闲度假旅游活动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