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欲达到良好的界面胶合或高强度的胶接接头,胶黏剂在木材表面上的润湿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含水率对木材润湿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胶黏剂在桦木表面的润湿眭能为着眼点考虑胶接问题,采用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粘接高含水率桦木,引入润湿模型,用平衡接触角θ和扩散-渗透系数K分别从胶滴的最终铺展状态和胶滴的扩散、渗透能力两个不同方面对润湿性能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在高含水率条件下,桦木的润湿性能与胶接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桦木含水率从50%增大到90%时,含水率越高,桦木初始接触角越小,平衡接触角越大,扩散-渗透系数K值越小,胶液在桦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越不好,其胶接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H2O2溶液对落叶松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用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API)胶接的落叶松木材的胶接性能,采用H2O2溶液对落叶松表面进行活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2O2溶液处理落叶松木材表面可以提高其胶接强度,用H2O2溶液处理过的落叶松表面比未处理过的落叶松素材的常态压缩剪切强度提高15%.文中还讨论了采用H2O2溶液对落叶松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可以提高其胶接强度的主要机理.通过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证明用H2O2溶液处理落叶松木材表面可以提高其常态压缩剪切强度的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即用H2O2溶液处理落叶松木材表面后,其表面或获得活性基团羰基.通过对其表面接触角的测定可以看出,H2O2溶液处理过的落叶松表面润湿性增加,这对胶接有利.  相似文献   

3.
运用超声空化作用处理漂白和炭化竹材以期提高竹材表面性能,提高胶黏剂在竹材表面上的浸润性,进而提高竹层积材的胶合剪切强度。分析了不同超声处理工艺对竹材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测试分析了超声处理竹片制成的竹层积材的胶合剪切强度变化。结果表明:超声空化作用能够提高竹材表面粗糙度、降低酚醛树脂胶在竹材表面的接触角,提高酚醛树脂在竹材表面浸润性。超声工艺参数对竹层积材胶合剪切强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温度、功率、时间,竹层积材胶合剪切强度表明:相比较于未处理的竹层积材,经最优超声工艺处理后的漂白竹层积材胶合剪切强度提升18%,炭化竹层积材胶合剪切强度提升12.5%,说明超声提高了竹材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润湿性进而增强了竹材与酚醛胶黏剂的机械耦合作用。总体来看,漂白竹材表面粗糙度大于炭化竹材、润湿性弱于炭化竹材,漂白竹层积材胶合剪切强度大于炭化竹层积材。  相似文献   

4.
对两种木材用常温固化胶粘剂--单宁-甲醛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胶接的速生杨木的静态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速生杨I-72为被胶接对象,自制的双组分型单宁胶压缩剪切强度范围为8.08~8.92MPa,但木破率较低,要满足日本集成材JAS标准中用胶规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相比较而言,聚氨酯胶粘剂的胶接强度较高,其压缩剪切强度值均在9.8MPa以上,木破率在75%以上,能够满足日本集成材JAS标准中用胶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针对30min内胶接桦木生材(含水率在60%~90%)集成木方的生产需要,采用聚醚多元醇、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DI)为主要原料制备单组分快速湿固化聚氨酯木材胶黏剂,以表(?)时间,常温凝胶时间和干、湿状压缩剪切强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NCO:—OH摩尔比值(R)大小、聚乙二醇(PEC)分子量大小和溶剂量与增塑剂量的比例,探讨了各项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优化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所合成胶黏剂压制桦木生材集成木方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日本JISK6806—2003Ⅰ类板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夏  卞丽丽  郭雨  郭媛媛  冯雪  朱丽滨 《森林工程》2011,27(2):35-37,40
采用不同链长的聚醚多元醇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反应,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水性异氰酸酯(P-C、P-D),联剂分别加入到氧化玉米淀粉胶黏剂和脲醛树脂胶黏剂中,以改善胶黏剂的胶接性能。通过粘接强度测试研究不同结构、不同用量的水性异氰酸酯对改性胶黏剂的胶接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玉米淀粉和脲醛树脂中加入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胶合板,胶接强度及耐水性均有显著提高。氧化玉米淀粉胶黏剂中加入10%的水性异氰酸酯P-D后,所制备胶合板的干态剪切强度可达2.64MPa。脲醛树脂胶黏剂中加入7.5%的P-D后,干态、湿态剪切强度分别为1.24MPa和1.23MPa,甲醛释放量为0.31mg/L,达到E0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芦苇的表面改性及粘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芦苇为原料,以环保的水溶性树脂胶为黏合剂,对芦苇不进行粉碎,而直接粘接用来制造芦苇板,以充分利用其本身强度.用热NaOH溶液对芦苇进行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芦苇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热NaOH溶液可以破坏芦苇表面的蜡质层,增加其胶接强度;将水溶性酚醛树脂胶黏剂与水溶性聚乙烯醇缩醛胶黏剂配合使用,或加入0.5%的表面活性剂,也可改善其与芦苇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烯醇(PVA)与硅酸钠进行交联处理,以改善硅酸钠胶黏剂的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研究了PVA交联反应温度、时间和p H值对硅酸钠胶黏剂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交联改性提高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交联温度为80℃,交联时间为90 min,p H值为9时,PVA交联硅酸钠胶黏剂的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最佳;FT-IR分析显示PVA和硅酸钠成功发生交联,并促进硅酸钠胶黏剂的固化,从而使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笔者研究了桦木、落叶松和樟子松高温热处理材的胶合性能,并与常规干燥材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木材的胶合剪切强度与所用的胶黏剂有关,聚氨酯胶合的三个树种木材的剪切强度普遍大于白乳胶胶合的木材。无论是室内用的白乳胶或室外木结构用的聚氨酯胶都能与三个树种的高温热处理材很好地胶合,胶合试件的浸渍剥离率或煮沸剥离率皆为零。木材经高温热处理后,其剪切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阔叶材桦木下降幅度最大,针叶材落叶松下降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0.
桦木单板化学镀镍过程的FTIR和XP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娟  李坚 《林业科学》2006,42(3):7-12
采用化学镀法在桦木表面获得Ni-P合金镀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桦木单板化学镀前预处理后,桦木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和化学镀后元素的变化.FTIR分析表明:分别经活化和解胶处理后的桦木单板表面FTIR谱与素材几乎重合,表明活化和解胶处理过程没有使木材表面发生任何化学反应.XPS分析结果表明:活化后桦木单板表面吸附了内部包裹着具有催化作用的Pd0胶粒,此时Pd0起不到催化作用;解胶后,Pd0才显露出来并催化化学镀反应的进行,但化学镀过程之初是Ni先沉积而P的沉积滞后,所得镀层成分为Ni-P合金.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6.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17.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Symphyopappus casarettoi syn. Eupatorium casarettoi was partionated in hexanic, chloroformic and methanolic fractions. Extract and fraction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ex vivo assays. The methanolic fraction showed a higher antioxidant potential compared to the others fractions, 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its total phenol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ethanolic extract and the methanolic fraction attenuated ex vivo iron-induced cell death, quantified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eakage,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against lipid damage induced by ir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S. casarettoi inflorescence and its methanolic fraction have in vitro and ex viv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9.
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连续几年的防治试验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溃疡病的形成原因,结合试验点实际,研究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出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